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红立,研发并首创了中国雕刻之乡——曲阳县拼色石雕像。

时间追溯到2300多年前,曲阳石雕,自汉代发轫,经典石雕工程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其传统技法一直以单色石材创作。

时光之车驶入20世纪的90年代,当年的刘红立,风华正茂,作为曲阳雕塑产业界新秀,他不甘于平淡,不囿于古法,不桎梏于习惯,决意破旧立新,使曲阳石雕这棵“老树着新花”。

刘红立在立足传统基础上,凭借勤奋和出色的天资,很快在雕刻技艺中崭露头角。之后,他游历西欧和北美,潜学高等美术学府。有一次,在欧洲的一个著名博物馆中,他欣赏到一件象牙和金属材质相结合的雕塑品,乳白的色调和金属坚硬质地互相映衬,美轮美奂。刘红立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将不同石材结合起来,为素洁一色的曲阳石雕像着上色彩呢?

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刘红立在欧洲考察时留影

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刘红立,便踏上了研发之路。他用心观摩,多方搜集资料,反复摸索试验……他先后克服了拼色石雕像试验的三个难关:一是作品整体色彩构思,白、红、绿、紫等各种色彩如何和谐布局;二是不同石材如何坚固而无缝隙拼接,宛然天成;三是拼色石雕像如何经受住岁月检验。

“艺痴者技必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刘红立终于研发出了曲阳石雕艺术史上、具有开辟性意义的7个拼色石雕像。

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曲阳县第一批拼色石雕像“诞生记”

首批拼色西方人物雕像

圣洁无暇的面庞、火焰般悦动的红衣、碧玉温润的绿植、饱满欲坠的葡萄……拼色石雕像,在那一年的广交会上,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世界客商的聚焦。这些拼色石雕像比同类单色石雕像的单价足足高出2倍有余,但是很快就被国外客商抢购一空,并签约了200多个拼色石雕像订单。

自此,曲阳石雕艺术有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品类——拼色石雕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