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把我們都騙了:張無忌的九陽神功,其實是張三丰傳授的

金庸把我們都騙了:張無忌的九陽神功,其實是張三丰傳授的

金庸的《倚天屠龍記》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說。

小說中政治局勢複雜,虛構人物與歷史原型虛虛實實,縱橫交錯,真假難辨。不得不佩服作品構思之精彩絕倫,情節引人入勝之妙筆生花。

但仔細品讀之餘,細思恐極。你會發現:張三丰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宗師,數百年來讓無數江湖人士景仰,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心裡一直有個疑問:張無忌的九陽神功,真是他在崑崙山中奇遇白猿,自學練成的麼?我的觀點是,金庸把我們都騙了,其實是張三丰傳授給張無忌的。

首先,在神鵰結尾,瀟湘子和尹克西從少林覺遠大師處,盜得《九陽真經》時,張君寶其時十二三歲;到倚天中張無忌在崑崙山遇到白猿,已經約一百年的時間了(張三丰百歲壽誕都過去了幾年)。

一頭蒼猿,能活那麼久?還是在肚子裡有個特大“腫瘤”的情況下?

再者,張無忌從小在冰火島長大,至十歲時才返回武當。一個在蠻荒之地成長的小男孩,能有多少知識儲備,就無師自通將“九陽神功”練成了?

當然,這不能成為“張三丰傳授了張無忌九陽神功”有力佐證。

要想印證我的觀點,還是要看看當時的社會形勢,江湖格局。

金庸把我們都騙了:張無忌的九陽神功,其實是張三丰傳授的

如你所知,郭靖黃蓉身殉襄陽之後,蒙古大軍揮師南下,元朝一統天下。曾經聲勢浩大,如火如荼,“驅逐韃子,恢復宋室”的民間抗元運動,逐漸轉入地下,大部分已經偃旗息鼓,洗手作罷。

各大門派幫會,在長期的征戰中死傷慘重,高手凋零,看元朝大局已定,為了保存門派實力及江湖地位,大都默認了元朝廷的合法性。

偶爾有小股抗元運動,也在蒙古人的鐵腕打擊之下分崩離析。比如郭襄藉助楊過當初的人脈資源,曾組織過一支義軍,組織營救文天祥未果,為了逃避元當局清剿,只得改旗易幟,將一批烈士女家屬收留在一起,在峨眉山頂昄依了佛門。

唯一進行抗元的,就只剩下了明教。而各大門派明哲保身,志不在此,一批有志之士就紛紛投於明教門下,明教的實力於是不斷壯大。這又打破了各大武林勢力的既得利益和安穩局面,所以都聯合起來,視明教為異端,成了正派人口中的“魔教”。

郭襄創立的峨眉派,由於武功難登一流,在江湖上一直處於二流門派;丐幫在以前的抗戰中損失慘重,幫主耶律齊戰場突亡,本幫諸多武學失傳,降龍十八掌到了史火龍手裡變成了“降龍十巴掌”,江湖地位急轉直下,丐幫無奈退出武林領導階層。

少林派自“火工頭陀事件”後,休生養息,韜光養晦,苦心經營,元氣恢復,一枝獨大,又重新奪得了武林至尊的寶座。

可令少林派不安的是,當年的“少林棄徒”張君寶,在襄陽之西的武當山頂,另起爐灶,廣收門徒,“武當七俠”在江湖上網絡各派勢力,武當江湖地位一日千里,大有超越少林之勢。

總的來說,倚天當時的江湖格局:一超多強。少林為武林霸主,武當緊隨其後,伺機超越,崑崙、峨眉、華山、崆峒各自奮爭一流。

金庸把我們都騙了:張無忌的九陽神功,其實是張三丰傳授的

少林派在經歷了射鵰、神鵰幾代時間的沉默之後,好不容易重回武林權力巔峰的位置,面對武當派的崛起,少林派能坐以待斃?

於是,少林派在江湖上炒作張三丰“剽竊”少林武學,以此來說明武當武功本屬少林。毋容置疑,當年覺遠大師是傳授了“九陽神功”給張三丰的。

問題是,張三丰到底學會了多少?郭襄靠從覺遠圓寂之際的隻言片語中,創建了峨眉一派的武學。無色和尚來得更晚,也由此悟出了“少林九陽功”。

而張君寶追隨覺遠多年,是有可能記住了全版的九陽神功心法。關於學術“剽竊”論,武當少林展開了很長時間的“口水戰”,爭吵不休,一度使武當江湖形象受損。

少林派還揪住“龍門鏢局滅門事件”,在江湖上大肆渲染“武當威脅論”,武當派雖被誣陷,卻找不出有力證據,百口難辯。一時間,武當形象被抹黑成了邪惡門派,各門派唯恐避之不及。

終於,少林派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以置武當於死地。

武當山頂松柏長,張真人百歲壽誕之際,張翠山攜魔教之女殷素素歸來。少林率眾高手抵達武當,華山、崆峒、崑崙也相繼到來。就連與武當聯姻的峨眉,也派了代表出席,滅絕只是選擇了象徵性的迴避。

武當,處在了創派以來最大的危機中。張三丰該如何化解?

金庸把我們都騙了:張無忌的九陽神功,其實是張三丰傳授的

是背水一戰?或許武功通神的張真人,能率眾弟子殺出一條血路,但以後又該向何處去?即使勝了,武當也走到了各大門派的對立面,江湖之大,恐怕再也沒有武當派立身之地。

何況少林派此次高手悉數到來,成昆化身的圓真也帶領好手,把住了武當山下各個出口。更何況張翠山之妻殷氏,是魔教高層之女,這是個抹之不去的口實。

張三丰權衡利弊,選擇了妥協。他意識到武當派的綜合實力,還不足以與少林派抗衡。當張翠山選擇自刎時,張三丰本可以阻止的,但他棄卒保車,保持了沉默,以示默許。

張翠山夫妻的以死之謝江湖,讓少林派始料未及,畢竟當天是張三丰百歲壽辰。加上張三丰露了一手武功,從玄冥二老手中秒奪小張無忌,敲山震虎,少林派的計劃落空。

此後,張三丰帶著張無忌遠赴少林寺,表面上是求少林治病救人,實質上是向少林表明姿態,願意臣服。

返回途中,漢水之畔,偶遇魔教周子旺餘將常遇春。從常身上,張三丰敏銳的看到了明教不是一群烏合之眾,人人口中的魔教,將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天下不可忽視的力量。

而張無忌是明教高層重要人物外孫的特殊身份,將是日後武當於明教聯繫的唯一紐帶。所以,張三丰放心的讓張無忌隨常遇春而去。

因為,他早就將九陽神功的心法,偷偷的傳授給了無忌,他身上的寒毒祛除,只是個時間問題。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張三丰不正大光明的用九陽神功為張無忌療傷,因為那就間接承認了武當“剽竊”少林武學的江湖論調。

這也就解釋了,小張無忌在外流浪了這麼多年,身帶玄冥神掌之毒,卻沒有要了他的命。

這也就解釋了,九陽真經心法“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有武當武學以柔克剛的異曲同工之妙。

這也就解釋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朱武連環雙莊作為大本營,峨嵋派前腳剛到,曾阿牛(張無忌)後腳就來了。因為他早就練好九陽神功,遵從張三丰的叮囑,一直在崑崙山附近暗中的監視著一切。

張三丰,憑藉他敏銳的政治嗅覺,清醒的判斷,精心佈局了張無忌這顆棋子,順利的靠上了明教這棵大樹。從此,武當派在明朝如日中天,成為了武林至尊,獨領風騷數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