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把我们都骗了: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其实是张三丰传授的

金庸把我们都骗了: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其实是张三丰传授的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

小说中政治局势复杂,虚构人物与历史原型虚虚实实,纵横交错,真假难辨。不得不佩服作品构思之精彩绝伦,情节引人入胜之妙笔生花。

但仔细品读之余,细思恐极。你会发现:张三丰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数百年来让无数江湖人士景仰,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张无忌的九阳神功,真是他在昆仑山中奇遇白猿,自学练成的么?我的观点是,金庸把我们都骗了,其实是张三丰传授给张无忌的。

首先,在神雕结尾,潇湘子和尹克西从少林觉远大师处,盗得《九阳真经》时,张君宝其时十二三岁;到倚天中张无忌在昆仑山遇到白猿,已经约一百年的时间了(张三丰百岁寿诞都过去了几年)。

一头苍猿,能活那么久?还是在肚子里有个特大“肿瘤”的情况下?

再者,张无忌从小在冰火岛长大,至十岁时才返回武当。一个在蛮荒之地成长的小男孩,能有多少知识储备,就无师自通将“九阳神功”练成了?

当然,这不能成为“张三丰传授了张无忌九阳神功”有力佐证。

要想印证我的观点,还是要看看当时的社会形势,江湖格局。

金庸把我们都骗了: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其实是张三丰传授的

如你所知,郭靖黄蓉身殉襄阳之后,蒙古大军挥师南下,元朝一统天下。曾经声势浩大,如火如荼,“驱逐鞑子,恢复宋室”的民间抗元运动,逐渐转入地下,大部分已经偃旗息鼓,洗手作罢。

各大门派帮会,在长期的征战中死伤惨重,高手凋零,看元朝大局已定,为了保存门派实力及江湖地位,大都默认了元朝廷的合法性。

偶尔有小股抗元运动,也在蒙古人的铁腕打击之下分崩离析。比如郭襄借助杨过当初的人脉资源,曾组织过一支义军,组织营救文天祥未果,为了逃避元当局清剿,只得改旗易帜,将一批烈士女家属收留在一起,在峨眉山顶昄依了佛门。

唯一进行抗元的,就只剩下了明教。而各大门派明哲保身,志不在此,一批有志之士就纷纷投于明教门下,明教的实力于是不断壮大。这又打破了各大武林势力的既得利益和安稳局面,所以都联合起来,视明教为异端,成了正派人口中的“魔教”。

郭襄创立的峨眉派,由于武功难登一流,在江湖上一直处于二流门派;丐帮在以前的抗战中损失惨重,帮主耶律齐战场突亡,本帮诸多武学失传,降龙十八掌到了史火龙手里变成了“降龙十巴掌”,江湖地位急转直下,丐帮无奈退出武林领导阶层。

少林派自“火工头陀事件”后,休生养息,韬光养晦,苦心经营,元气恢复,一枝独大,又重新夺得了武林至尊的宝座。

可令少林派不安的是,当年的“少林弃徒”张君宝,在襄阳之西的武当山顶,另起炉灶,广收门徒,“武当七侠”在江湖上网络各派势力,武当江湖地位一日千里,大有超越少林之势。

总的来说,倚天当时的江湖格局:一超多强。少林为武林霸主,武当紧随其后,伺机超越,昆仑、峨眉、华山、崆峒各自奋争一流。

金庸把我们都骗了: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其实是张三丰传授的

少林派在经历了射雕、神雕几代时间的沉默之后,好不容易重回武林权力巅峰的位置,面对武当派的崛起,少林派能坐以待毙?

于是,少林派在江湖上炒作张三丰“剽窃”少林武学,以此来说明武当武功本属少林。毋容置疑,当年觉远大师是传授了“九阳神功”给张三丰的。

问题是,张三丰到底学会了多少?郭襄靠从觉远圆寂之际的只言片语中,创建了峨眉一派的武学。无色和尚来得更晚,也由此悟出了“少林九阳功”。

而张君宝追随觉远多年,是有可能记住了全版的九阳神功心法。关于学术“剽窃”论,武当少林展开了很长时间的“口水战”,争吵不休,一度使武当江湖形象受损。

少林派还揪住“龙门镖局灭门事件”,在江湖上大肆渲染“武当威胁论”,武当派虽被诬陷,却找不出有力证据,百口难辩。一时间,武当形象被抹黑成了邪恶门派,各门派唯恐避之不及。

终于,少林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置武当于死地。

武当山顶松柏长,张真人百岁寿诞之际,张翠山携魔教之女殷素素归来。少林率众高手抵达武当,华山、崆峒、昆仑也相继到来。就连与武当联姻的峨眉,也派了代表出席,灭绝只是选择了象征性的回避。

武当,处在了创派以来最大的危机中。张三丰该如何化解?

金庸把我们都骗了: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其实是张三丰传授的

是背水一战?或许武功通神的张真人,能率众弟子杀出一条血路,但以后又该向何处去?即使胜了,武当也走到了各大门派的对立面,江湖之大,恐怕再也没有武当派立身之地。

何况少林派此次高手悉数到来,成昆化身的圆真也带领好手,把住了武当山下各个出口。更何况张翠山之妻殷氏,是魔教高层之女,这是个抹之不去的口实。

张三丰权衡利弊,选择了妥协。他意识到武当派的综合实力,还不足以与少林派抗衡。当张翠山选择自刎时,张三丰本可以阻止的,但他弃卒保车,保持了沉默,以示默许。

张翠山夫妻的以死之谢江湖,让少林派始料未及,毕竟当天是张三丰百岁寿辰。加上张三丰露了一手武功,从玄冥二老手中秒夺小张无忌,敲山震虎,少林派的计划落空。

此后,张三丰带着张无忌远赴少林寺,表面上是求少林治病救人,实质上是向少林表明姿态,愿意臣服。

返回途中,汉水之畔,偶遇魔教周子旺余将常遇春。从常身上,张三丰敏锐的看到了明教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人人口中的魔教,将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天下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张无忌是明教高层重要人物外孙的特殊身份,将是日后武当于明教联系的唯一纽带。所以,张三丰放心的让张无忌随常遇春而去。

因为,他早就将九阳神功的心法,偷偷的传授给了无忌,他身上的寒毒祛除,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张三丰不正大光明的用九阳神功为张无忌疗伤,因为那就间接承认了武当“剽窃”少林武学的江湖论调。

这也就解释了,小张无忌在外流浪了这么多年,身带玄冥神掌之毒,却没有要了他的命。

这也就解释了,九阳真经心法“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有武当武学以柔克刚的异曲同工之妙。

这也就解释了,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朱武连环双庄作为大本营,峨嵋派前脚刚到,曾阿牛(张无忌)后脚就来了。因为他早就练好九阳神功,遵从张三丰的叮嘱,一直在昆仑山附近暗中的监视着一切。

张三丰,凭借他敏锐的政治嗅觉,清醒的判断,精心布局了张无忌这颗棋子,顺利的靠上了明教这棵大树。从此,武当派在明朝如日中天,成为了武林至尊,独领风骚数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