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裡的大俠們衣食無憂,銀子都是從哪裡來的?

金庸江湖裡的大俠們衣食無憂,銀子都是從哪裡來的?

不知金庸的讀者們有沒有印象:在《射鵰英雄傳》中,初涉江湖的郭靖有過一次很鋪張浪費,奢侈之極的“飯局”——在“張家口大酒店”請黃蓉吃飯。奢侈到什麼程度呢?

“四乾果、四鮮果、兩鹹酸、四蜜餞。”這還只是飯前熱身。接下來是八個下酒菜:

“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樟腿、姜醋金銀蹄子。”

本來黃蓉是想點海鮮的,結果酒店沒有,也只好將就了。一般人也許想,就兩個人吃飯,差不多夠了吧?其實不然,請耐著性子往下看。

“再配十二樣下飯的菜,八樣點心,也就差不多了。”黃蓉道。

無酒不成席,喝的是“十年陳釀”三白汾酒。這下兩人該開懷暢飲,把酒言歡,吃得盡興了吧?結果是兩人一見如故,只顧去閒扯,一桌子菜都涼了。

黃蓉道:“再熱就不好吃了,原材料再做一桌來。”兩人又只隨便吃幾口,郭靖買單,共計:“十九兩七錢四分”。相當於人民幣兩萬元。

郭靖身上沒帶碎銀子,摸出一錠金元寶結了賬。

話說,金庸江湖裡的這些大俠們,個個衣著考究,器宇不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他們的銀子都從哪裡來?

金庸江湖裡的大俠們衣食無憂,銀子都是從哪裡來的?

簡而言之,大俠們的收入來源,有這麼幾個渠道:

其一、幫別人擺平江湖是非,所得的感謝費。

前文講到:郭靖請黃蓉吃飯,花了“十九兩七錢四分銀子”,按照大宋當時的物價,摺合人民幣約兩萬元。對於郭靖來說,多嗎?

多乎哉?不多矣!郭靖當時身上足有“十斤金子”,還有許多珠寶,是名副其實的土豪。那是他同江南七怪一起,幫鐵木真挫敗了金國的襲擊,得來的賞金。

這是武林人士經濟收入來源的一條重要途徑。他們身負絕世武功,能辦常人所不能為之事,得到的酬勞自然也就相當豐厚。

其二、劫富濟貧,盜取官府庫銀,獲不義之財,名曰:江湖救濟。

比如說喬峰,聚賢莊一戰中受傷,被蕭遠山救走,帶到一個隱蔽山洞內養傷。傷愈復出江湖,可身無分文,喬幫主是怎麼做的?

喬峰趁夜潛入粱縣銀庫,盜取了幾百兩官銀,沿途大吃大喝,一路無憂。

所以說,江湖群豪們出手闊綽,一擲千金的背後,是錢來得太容易。官府的安保措施對於他們來說,形同虛設,銀庫就如他們的ATM機,二十四小時不打烊,隨到隨取。

金庸江湖裡的大俠們衣食無憂,銀子都是從哪裡來的?

其三、武林各大門派,都有自己合法的產業、田地,以及勢力範圍內的灰色收入。

比如說在《笑傲江湖》中,林震南為了“福威鏢局”能在江湖上少遇點麻煩,就想著法的給各大門派送禮,可大部分門派卻避而不見。

用林震南的話說:那是高攀了。林震南算是有錢的了,可連送禮的資格都沒有。這也說明了比他地位高、財富多的人,想尋求大門派庇護的,大有人在。

還比如,劉正風金盆洗手時,衡山妓院出現田伯光的身影。衡山派有人道:“早就想封了這藏汙納垢之所,今日正好……”話外之意,保護費好久都沒漲了啊。

其實,這些“灰色收入”只是武林大派收入的一小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們也有正當合法的收入來源,比如說開的有酒店,良田的出租等。

《笑傲江湖》裡,任盈盈做了日月神教教主以後,就向令狐沖任掌門的恆山派送了大禮:

“敝教又在恆山腳下購置良田三千畝,奉送無色庵,作為庵產。”合法地契,一應俱全。

那這三千畝良田,誰來種?不可能是一群嬌滴滴的小尼姑吧,都出租給佃農了,收取租金。

金庸江湖裡的大俠們衣食無憂,銀子都是從哪裡來的?

最後,開館授徒,那也是要收費的。

而且,一般習武之人都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公子哥,學得一身武藝保身;窮人家的孩子都在家,刨那一畝三分地,哪有深造的機會。

就比如說《水滸傳》裡的魯達,上五臺山去當個和尚,還是走趙員外的後門。趙員外一上山,就車拉肩挑,成群結隊的往寺裡送財物。

再比如林平之,拜岳不群為師後,回洛陽舅舅家省親,洛陽金刀王家就重禮謝師,金銀珠寶,送個不停。

所以說,金庸江湖裡的這些武林人士,各路大俠們,我們表面上看他們好像整天無所事事,卻又豐衣足食,生活無憂。

其實,他們在歷經千難萬苦,成為武林高手之後,在江湖上揚名立萬,成了名人,錢財對於他們來說:那都不是個事。

就好比如今,你見過哪個明星,為錢發愁的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