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硕鼠”行为,给未来的医保体系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这些“硕鼠”行为,给未来的医保体系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中国老龄化的基本处境是“未富先老”和量大面广,中国的社保、医保体系也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惨淡建立起来的。如果不从制度上进行查漏补缺,任由各种过度消费医保基金的“硕鼠”行为发生,不仅滥用了医保制度,还给未来的医疗保障体系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就此看来,相关的制度改革和完善已经刻不容缓!

来源: 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每日经济》5610期

特约主播:代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

相信很多的听众朋友对去年年底,中国的医保慌一定还记忆犹新。各家医院对涉及到可以报销的医疗项目收紧口子,导致大家人心惶惶。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医保正在迅速亏空,未来我们有应该做些什么防止问题的再次出现?今天安邦智库通过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01

医保基金

赤字问题显现

实事求是的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涉及民生的不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比如道路“村村通”、医保体系建设、农村低保网络建设,以及以广大农村为主的扶贫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在各种保障机制和保障网络逐步完善的同时,国内过度消费保障体系的问题也逐渐浮现。以比较突出的医保为例,近年医保资金支出增长过快,在有些地区超出了当地资金的承受能力,甚至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

从我国的医疗体系组成来看,医保基金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二者均主要以市级统筹为主。根据2013年的数据显示,在当年我国的,医保资金已经不堪重负。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会越来越多,这部分医保支出的占比将非常巨大。

要缓解医保基金的赤字,要说起来其实并不困难,无非是开源和节流。

在开源方面,扩大医保范围是最简单的做法。但是,

由于我国的医保基金覆盖面已达95%以上,进一步扩面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并且,我国社保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已非常高,上调筹资标准也并非易事。如果这种态势继续发展下去,将会给整个医疗体系的建设带来很大风险。

那么剩下来就只有节流一条路可以选择,当我们对中国医保现在的主要消费模式进行调查的时候才发现,这其中的乾坤令人大吃一惊。

02

骗保问题严重

在某些地区,医院还会和患者沆瀣一气骗保。有不少医院开具高价格及大剂量药品的虚假医嘱单,给患者使用低价格及小计量的药品,同时进行药品的虚拟入库及出库,骗取医保拨付款。还有的医院鼓励医院职工“就诊”骗保,让自己的员工当“病人”,医生没病自己开方住院,从社保部门骗领补贴。

甚至有的医院扣留病人社保卡虚报诊疗,将患者一次就医发生的费用分批次上传,既获得大量虚报的诊疗费,又降低了医院的次均费用,以此躲避医保部门的监管。滋生了不少腐败问题。这样的事情不单出现在地级市,在北京,有些改制而来的民营医院,将一些没什么大病的中老年人,请到医院的病房里吃喝玩乐,不仅免费,有时还给予一定的补偿,不过前提是需要将社保卡压在医院里。

在上海,有一些老年人利用医保卡从医院大量开药,然后倒卖获利。还有一些城市,还出现过医保定点医院与患者合谋骗取医保的恶性案件。在基层县乡一级,也有不少患者把医保定点医院当成养老院,长期住在医院,严重消耗了医保基金。

03

制度改革和完善

已经刻不容缓

其实不难发现,过度消费医保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在医保基金这个大池塘里挖了很多漏洞,为数不少的医保基金就通过这种方式无谓地消耗掉了。对于中国本来就很虚弱的医疗保障网来说,这是釜底抽薪式的打击。随着老龄化加剧,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医保体系承受的压力将显著增大。如果医保基金资源在此之前就已千疮百孔,那未来面临的情景将是一场灾难。

中国老龄化的基本处境是“未富先老”和量大面广,中国的社保、医保体系也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惨淡建立起来的。

如果不从制度上进行查漏补缺,任由各种过度消费医保基金的“硕鼠”行为发生,不仅滥用了医保制度,还给未来的医疗保障体系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就此看来,相关的制度改革和完善已经刻不容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