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不是求舒服,是舒適得力,片面求舒服就是懈、身體散了

站樁中的動靜,非咱們生活當中直觀表達的動和靜

若非運用全面整體的思維(抽象思維)去站樁,這個問題就無頭緒可解,欲得其站樁內涵更是艱辛不見效果,順其闡述就是老調重彈的話題:意念、意念還是意念。

意念(抽象思維)非想想而已,意念的建立在言傳身教當中尚不易理解,更勿論道聽途說。

站樁容易,這個容易是建立在相對用心的基礎上,懷抱石卵盼思晨、緣木求魚之心反而會欲速不達,時間的長短,跟站樁所得沒有直接的關係。

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非言語所能表達,正如祖國醫學一樣需全方面的望聞問切。

站樁的意念是自然而得的動。

站樁的過程本身就是形松意緊的,意念在持物能不緊嘛?

這就是站樁來源於生活之理。但是站樁時,身體又是松的,不用力,身體才得以輕鬆。傳統武術的精華:不用力而有力。

站樁是舒適得力不是求舒服。片面求舒服就是懈了,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的站樁,是認識不到的。


深圳市聚賢意拳協會

由意拳第四代傳人、武術明家周廣學先生創立,並由香港意拳學會會長霍震寰先生擔任榮譽會長。協會,融養生、技擊為一體,以傳播正宗意拳、發揚中華武精神、普及傳統養生文化為宗旨,正本清源為己任,為傳統文化及武術愛好者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協會微信公眾號:szzhanzhuang)

站樁,不是求舒服,是舒適得力,片面求舒服就是懈、身體散了

協會會長:周廣學先生講解站樁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