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谁的救赎与新生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导演本世纪初在经历《霸王别姬》的成功和《荆轲刺秦》的失利之后,陈导演又奉献给观众的一个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叫刘小春的小提琴手如何跟随父亲从农村去北京学琴并最终成功走上舞台的故事。陈导演在里面也饰演了一个角色,我觉得很精彩。在导演演的戏里,冯小刚是很优秀的一个,尝试过很多角色,而且都有出彩的地方,张艺谋主要就是客串,偶尔也能爆出一两个点,但是还是有些痕迹,而另一个导演姜文虽然也是演员出身,但是个人风格太明显,并且气场太强,气场强自然有气场强的优势,但是也就限制了戏路,影响了作为一个演员的可塑性。在我的印象里陈凯歌的形象是略有些不苟言笑的,比如《道士下山》拍出来以后,他去央视《开讲了》的节目里演讲的时候,那个状态符合我的印象。因为他平时没有演过角色,所以大部分心里只认他是个导演,看他当演员时,首先想到的是可能是找不到合适的演员、也可能是想玩一把票,但是如果是玩票的话,很多时候都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其实你演的一般,但是周围的人当着你的面都说很好、交口称赞,于是你就真以为演得好了。不过真正看过陈导在这部戏里的表演后,大家应该就不会认为他演得不好了。

主人公刘小春的饰演者本身就是一个专业的小提琴手,也天赋过人,其实对于他来说做演员是很陌生的一件事,所以他的演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透露出一股很扎实的真,没有专业演员那么多的套路和经验,所以表现的都是导演教他、指导他的,而这件事上陈凯歌导演和他的关系,跟电影里是很有重合度的。拍摄现场,陈导演是给他说戏的,指导他怎么理解、怎么表现,电影里于教授是教他拉琴的,指导他怎么酝酿感情、怎么表达感情。小春这个角色恰好也是一个有些自卑、有些自傲的混合体,所以个人表现的气质占很重的比例,而不会有过多的所谓演技的影响。

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谁的救赎与新生

在这里想称赞一下刘佩琦的表演,他在片中饰演的是主人公刘小春的父亲刘成,如果说刘小春的那股真使这部电影出彩的话,那真正这股真得以凸显的正是刘成的衬托。说起刘佩琦,我想到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大宅门》里的白三爷,但是这部电影里一个农民父亲让他刻画的入木三分,个人本身的懦弱与为了儿子硬起头皮鼓起勇气融合在了一起。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他对儿子深沉的爱,这种爱不是用单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她是存在于言行与相处的状态,即便相顾无言也情意绵延。

刘小春和刘成这对父子,在到了北京以后,开始逐渐有了隔阂,刘成单纯地想让孩子成功,只是他的眼界类似井底之蛙,所以能想到的很窄很小,来北京之后才逐渐撞开了一些门路,而且我们也确实要感叹命运的神奇,如果不是刘成去送餐是看到了于教授,那又怎么会有接下来刘小春的另外一片世界。刘小春的身世是一个爆点,一方面为叩开于教授的家门加分,另一方面为他的感情、琴技提供动力源泉。俩人在小春住到于教授家的那一刻开始隔阂达到新高度,然而顶峰便酝酿着破而后立。所以刘成在听到于教授让小春住在他家的消息时,反而跟丽丽说该高兴又高兴不起来,而小春在听到于教授给他说的“比如刘成不是他的亲生父亲”时,哭着跑回去找父亲刘成。小春从于教授的“比如”里隐约猜到了什么,而父亲回家的举动,让他压抑的情感开始爆发,以至于哭着问“你是不是不要我了”。父子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一时的不理解和有情绪都能过去,只是需要合适的契机,并且也需要有一方主动去袒露心迹(说到这里,屏幕前的你有没有想起谢霆锋和谢贤)。这是情绪累积的隔阂达到顶峰之后的一个崩塌和重塑,父子关系在血浓于水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刘成作为父亲,知道自己的孩子一直在越飞越高,并且在无意识中早已不受自己的控制,甚至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视线,他渴望孩子成功,但是又不知道孩子成功以后自己要在哪里、能在哪里,小春的身世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在乡下老家时小春的优秀可以是他骄傲的资本,这个问题可以埋在心底不去提及,但来到北京以后,小春的优秀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于是这个问题就生根发芽,如雨后春笋般疯狂生长。天下的父母都知道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的怀抱,去更广阔的天空翱翔,但是这一天来临的时候还是难免失落,而对于刘成来说,小春的身世在这时候就从心底冒了出来,成为了一根扎在那里的刺。一方面,渴望孩子成功,渴望他能知道自己的身世,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并且不会自卑;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成功,害怕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害怕他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害怕他成功以后不再属于自己,与自己世界的交集越来越小,害怕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伤心、并且也不知道他届时会对自己有怎样的情绪和看法,害怕他找到亲生父母后自己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小春是刘成的精神寄托,活一辈子所有的精气神都在这、所有的骄傲都在这,如果他走了,甚至说他离他稍微远了一些,那自己该怎么办?他舍不得孩子,但是又知道自己不能耽误他,他恐惧未来,但是又希望由小春能尽早地拥有未来。

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谁的救赎与新生

于教授给小春“比如”的那个身世,不论是对父亲还是对小提琴,都让小春找回了自己的情感,但是正是因此,他才让刘成在比赛前就离开北京。而对小春来说,对父亲的交待就成了一个槛。

插一段看似不相关的内容。林夕给陈奕迅写过一首歌词《shall we talk》,这首歌是林夕自己在与妈妈接触的过程中凝结出来的。林夕说,为什么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给最亲近的人,并且不想给他们花时间,甚至都不想跟他们说话。总觉得以后能在一起的时间还很长,殊不知一切都不是你想的那样。夕爷把对母亲的感情提炼和升华后,放在了生活中与亲人和朋友身上。据林夕自己说,他是因为与母亲发生了矛盾而有感,所以酝酿这一首歌词,定下来之后,他首先做的就是跟母亲道了个歉,觉得只有经过了这一步自己才能心安地写。

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谁的救赎与新生

影片最后,小春追到火车站去给父亲拉了那首比赛的曲子,也是他的一个升华。对父亲的情感在得知身世后迎来了爆发,于是自己的琴技也达到了新的水平,于教授给刘成买火车票,说明小春的心里还是有一个结,而小春追去火车站给父亲拉的那首曲子,感动了父亲也成全了自己,我相信自此以后,他琴技中的感情、感恩就是一个稳定的、永恒的存在了。这就是他最大的升华。

陈红饰演的丽丽这个角色,不是用来让人讨厌的,她的存在可能就是为了衬托和升华。陈凯歌作为导演自然是要给媳妇一个优待的,这个我们要理解导演,并且只有把这个作为基础,才能理解电影。丽丽作为一个三陪女,风情万种的她刚好符合了刘小春对女性的想象。说衬托其实也是互相衬托,首先,丽丽作为一个风尘女子,这里的形象类似杜甫那篇琵琶行里的那位,而且我们也能慢慢感受到丽丽也有她不得已的苦衷(比如知道刘小春给她买大衣之后,跟于教授说这辈子没人对她这么好过;比如她要把五万给刘成时,刘成说你一个姑娘家更不容易),但是我们从点点滴滴里能够看出,丽丽还是重情义、重感情的,虽然爱享受物质生活,但是良心未泯,有底线。其次,一般来说一部电影中,不能没有拿得出手的女性角色,在这部电影里,小春的同学林雨只是为了陪衬,并没有升华,所以她的存在依附感太强、撑不住,其他女性几乎没有存在感,丽丽这个角色的设定,是这部电影中一个撑起场来的女性角色。而升华就是她在得知小春给自己买的大衣后,更加拿他当弟弟,跟“韩总”打电话时态度的改变,也唤醒了她的尊严,跟于教授哭着说“这辈子没人对我这么好过”,也唤醒了她心底的美好向往。

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谁的救赎与新生

丽丽的存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用一个感人的原因、合理的方式引导于教授正式接纳小春。刘成从于教授家里出来后,于夫人感动的落泪,但是于教授的反应是“你还真信啊”、“这种故事这些年听得还少吗”,所以刘成的故事是没有打动于教授的,但是丽丽的出现,让于教授产生了好奇,也了解了小春身世之外的东西----他很有性格,敢把自己的琴卖了,给喜欢的姑娘买件大衣。这些都是于教授没有勇气做的,就像他的学生利用他的名气他没有勇气将其踢开一样。刘成讲的故事把小春拉上了天,但是丽丽讲的故事则是让小春在天与地之间建立了联系,所以丽丽这个搅局者很合格。

于教授用“比如”的方式告诉小春他的身世之后,小春哭着跑回了家里,他跟过去,支开刘成后跟小春说:我太希望你成了。而在影片中于教授第一次出场时,是他的一位学生演出后的致谢,该学生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依然总是拿于教授出来借用,于是在厕所里于教授发了几句牢骚,而那几句牢骚正是他说了很多年的,对那位学生很有一种无奈的感情,可能也是互相利用吧。于教授已经厌倦了原来学生的沟通方式,但可能还是要互相借用名气,于是他只能忍着、凑合着往前走。但是小春的出现让他的音乐生涯出现了又一次新的生命。所以影片最后,虽然小春去火车站为自己的父亲演奏,并没有按照于教授的安排去参加比赛,但是我依然相信于教授是欣慰的、知足的,因为这一次之后,小春就真的成了。

其实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宁静饰演的米兰,那就是我梦中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