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行动」贫困村的闪亮转型: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

「脱贫攻坚在行动」贫困村的闪亮转型: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

2012年,案山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2017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500多元,达到小康水平。六年时间不到,案山村是如何迈出这历史性跨越、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的呢?7月19日,记者随“脱贫攻坚在行动”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案山,实地探访贫困村转型旅游度假村的背后。

「脱贫攻坚在行动」贫困村的闪亮转型: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

案山村全域旅游航拍 罗昊摄

走进案山,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庭院、特色鲜明的民居、精心设计的盆景,以及随风摇曳的翠竹,眼前被称为“大山里的苏莲托”的案山村,让人很难联想到这个村庄曾经的落后和贫困。案山村离市区有40多公里路程。过去这里的村民多以外出打工、在家务农为生,村内基本都是土坯房,牛栏猪舍密布,破败不堪。

2012年,刘继光调任大陇镇,眼前的贫穷让他吃惊:群众不富裕,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是一个典型的贫困留守村,整个村庄缺少生机跟活力。

怎么办,怎么样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时任大陇镇镇长的刘继光愁得每晚每晚都睡不着觉。改变来自于一次偶然的问路。在一次下乡调研期间,刘继光看到一对老夫妻在炎热太阳下问路,想寻找一个避暑的地方,他便主动过去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此后连续三年,两位老人多次来到案山村避暑,每年刘继光都会盛情款待他们,村民也会邀请他们到自家吃饭。“我们来到这里后,确实感觉这地方山好水好人好,身体也感觉比以前好多了。只是这里实在是太穷了,我们希望能够为它做点什么。”老人便介绍了他的几个亲戚来到案山村实地考察,借此契机,特色旅游案山村规划迎面而来。盛夏时分,井冈山黄洋界脚下的大陇镇案山村的游客沉浸在一片欢乐中。吃农家乐、住现代风格民宿、品尝咖啡、去K歌……在享受闲适的同时,又避免了乡下生活的单调。

如今的案山村,发展了农家乐、精品民宿、咖啡屋等新业态,还将配套建设乡村酒吧、KTV等娱乐场所。自去年6月正式接客以来,案山村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3万余人。贫困村转型的背后,是客商、村集体和村民的大合唱。案山创新采用“1+8+48”的产业互助模式,即1个陇上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8个村居合作社、48户蓝卡户,共同入股组建红墟坊乡村旅游公司,通过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帮助群众增收,破解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脱贫攻坚在行动」贫困村的闪亮转型: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

王根梅在家制作客家小吃

「脱贫攻坚在行动」贫困村的闪亮转型: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脱贫攻坚在行动」贫困村的闪亮转型: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

案山村小道 匡羿臣摄

贫困户范祥平一家因病致贫,为了治病基本花光所有积蓄。看着日益火红的旅游市场,他动起了心思。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范祥平将自家三楼装修成了民宿,由旅游公司统一安排接客。“开张不到半个月,就已经收入了2000多元。”范祥平笑地合不拢嘴。

利用空闲资源作为产业支撑,党委政府引导村民装修房屋改建民宿,资源变资产。据悉,目前,案山村全村52栋房屋已经有12栋打造成了民宿,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整合旅游资源和闲置资源,让百姓在产业致富这条道路越走越宽。

“众里寻她千百度,案山正在灯火阑珊处。”地处偏远、以丘陵为主的地形让案山无法发展工业和规模农业,但这刚好也给予了案山“后来居上”的最佳动力: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秀,结合红色历史,案山“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的全域旅游思路大获成功。

大陇镇党委书记刘继光告诉记者,去年案山村建档立卡的7户25人贫困人口,都已实现脱贫。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以“红色引领,绿色崛起”的思路,擦亮案山乡村旅游招牌,打造成为江西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