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個「破壞王」,千萬別制止!

場景一:

“媽媽,我喜歡玩具汽車!”

然而……請看下圖(車禍現場)

孩子是個“破壞王”,千萬別制止!

其實,孩子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拆開,是孩子學習探索的一種表現,他們並非故意破壞一個東西。

他們對會跑的小汽車、會飛的小飛機有強烈的探索慾望。於是,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

這是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正常表現,也是孩子才智發展的動力。

場景二:

“媽媽,我喜歡布偶青蛙!”

然而……請看下圖(我愛洗澡皮膚好好!)

孩子是個“破壞王”,千萬別制止!

其實,孩子和玩具“過家家”,是他認識世界、融入世界,併成為社會人的開始。

他們在學著扮演各種角色,學著研究各種關係,學著成為這世界真正的一份子。

這有利於促進孩子智力增長,並讓孩子變得更有愛心哦。

場景三:

“媽媽,我喜歡菠蘿!”

然而……請看下圖(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啦!)

孩子是個“破壞王”,千萬別制止!

其實,這是孩子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表現。童真童趣就是這麼來的,孩子的思維開闊,腦洞大開,讓父母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也讓這個世界更多姿多彩。

家長苦惱:“我娃總喜歡各種玩具,但沒想到買回來卻是各種破壞!有時零件被拆得七零八落,搞得家裡一片狼藉!他這樣真的正常嗎?!”

孩子是個“破壞王”,千萬別制止!

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孩子們都會有很多讓你哭笑不得的奇怪之舉,那是他們還不太懂得“世界規則”的緣故。有時可能會讓你尷尬,但更多的是帶給你樂趣。

那麼,家長該如何做呢?

1.家長首先應有寬容的心態,不要為了維持一絲不亂的環境而處處限制孩子,也不需為此沮喪、生氣,說出一些批評、警告甚至威脅的話語。

2.孩子要搞“破壞”,家長不僅不應該制止,還應格外的重視和愛護,適時給予正確的引導,肯定並給予適當的配合,如回答他們不解的問題。

3.家長要肯定其探索精神,但指出行為中不當的一面,讓他們知道隨便把物品拆開是不愛惜物品,在鼓勵和保護的前提下,對其行為給予認真的分析,一邊因勢利導地進行教育。

4.家長要儘量鼓勵並參與

,鼓勵適當破壞是在鼓勵創造力,保護並培養孩子對更多的事物的探索興趣,家長可以參與並適時做出正確地引導。

5.沒有條件,家長還應有意識創造條件,引發孩子思考。比如家長可以提一些問題引起孩子思考,玩具汽車都有哪些組成部分啊?布偶青蛙全身溼了該怎麼辦?菠蘿是長樹上還是地上?看到鬧鐘轉動,為什麼嘀嗒嘀嗒響?這樣主動帶領孩子從破壞中尋找答案,並學習各種知識。

還記得嗎,這些能力和童趣你也曾經擁有的,只是現在都被抹殺了……所以,請珍惜且享受孩子的這些童真吧。千萬別一味地制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