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0后的童年物质是匮乏的,精神却是富有的。

没有手机Wife,没有空调小汽车。连电视机都是奢侈品。

上学是走路去的,田野就是游乐场。

学习之外,看课外书就是娱乐。

看动画片,那简直是天大的享受。小伙伴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圆溜溜的,生怕一眨眼错过了精彩的情节和画面。

当然,那时候的动画片,全是大师级的精品,对得起孩子们渴求好奇的眼睛。

不信来看看:

1: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虾》《荷花蜻蜓图》。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1962年,茅盾看了这部影片,写下诗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柳叶乱飘雨,芙渠发幽香。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2: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1964年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大闹天宫》是一部民族风格鲜明而成熟的杰作。1983年在法国公映时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耐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耐艺术所做不到的,即是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大闹天宫》的民族风格是一种浓重、华美的格凋,就像中国民间的喜庆乐曲一样,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情绪。宏伟的场面、奇特的形象、绚丽的色彩等等,都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主要表现为造型的装饰美。影片从中国古代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通过设计者的精心设计,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既是民族的、又是新颖的艺术风格。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3: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是迄今为止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高峰。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1980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1983年获得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哪吒闹海》成功地摆脱了原著《封神榜》的黑暗色彩,而是塑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美丽童话世界,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堪称出神入化,人物塑造也是极富神采,每一次观赏本片,就仿佛会将观众带回到那个年代。影片的配乐是由金复载所作,中国传统乐器在这部片子中运用的恰到好处,优美动听的配乐也是这部动画电影成功的关键。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4:崂山道士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崂山道士》是根据《聊斋志异》故事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1年制作的木偶动画片,全片充满了诙谐幽默,其中最经典的一段是学习穿墙术和嫦娥伴舞赏月饮酒的情节,用稚拙的木偶把神话故事演绎的活灵活现。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为使本片达到良好的表演和艺术效果,本片邀请了脍炙人口的老艺术家程之担任艺术指导,以及著名的昆曲文丑(小花脸)刘异龙先生进行指导 。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5:九色鹿

《九色鹿》动画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的。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1980年夏天,美术设计师冯健男和九色鹿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由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从东到西到了敦煌。对着丰富绚丽的壁画,团队人员临摹了五大本速写。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5个主创人员在敦煌的千佛洞里呆了整整23天,任务就是要完成九色鹿动画片中所有背景场景的设计。那时条件艰苦,并且需要靠手绘,只为将九色鹿形象以最真实、生动的形式呈现在电影荧幕前。整个九色鹿虽只有24分钟,但为此创作设计了200余幅场景 。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6:葫芦兄弟

《葫芦兄弟》(又名:葫芦娃),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经典。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四方脸、粗眉大眼、头顶葫芦冠、项戴葫芦叶项圈,勇敢正直的葫芦娃7兄弟曾陪伴一代人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之后的不少人都能哼起动画片里的旋律。葫芦七兄弟也成为中国美术电影的经典形象。 1988年诞生的葫芦兄弟自打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就牢牢吸引了广大少年儿童,成为百看不厌的动画节目,是中国动画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之一, 被奉为一代人的“童年经典动画”,连诡计多端的蛇妖都形象生动,令人难以忘怀。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好猫咪咪

《好猫咪咪》,国产猫和老鼠之经典版,虽然还是把猫和老鼠按传统的敌对状态进行的安排,却丝毫没有影响到片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类似于大老鼠骑在小猫身上的骑牛运动的动作,小猫用自行车转老鼠、开电灯烫老鼠等细节,处理得相当有水准。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老鼠怕猫,那是谣传;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千古偏见,一定推翻。"这经典台词还有谁记得?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真正的艺术品是能超越时间的,这是70后的美好记忆,也是所有看过这些作品的人美好记忆。

童年看过的动画片还有哪些经典之作?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70后的童年含金量有多高?看看这些大师级别的动画片就知道了……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郑小萍,笔名看云起,新闻媒体从业者,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知音》、《女友》、《辽宁青年》、《西安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散文《母亲的虎头鞋》被收入《没有大人的夜晚——感动小学生的100歌故事》一书(九州出版社)。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欢迎走过路过的朋友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留下自己的真知灼见。欢迎大家常来一亩田,发现美分享美,看云起,嗅蔷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