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村話長江

新華社記者 馬千里 駱曉飛 趙雅芳

草原管護員鬧布桑周,搬離長江源頭已10多年,“人搬下來了,心還在山上。”

“經常回山上看看,每次回去都要在沱沱河邊靜靜地待一會兒。”抿一口酥油茶,鬧布桑周口中有關“山上”的故事像流水一樣舒暢、自然而真切。

“山上是我們昔日的家園,也是長江的源頭。我們搬下來十幾年,山上的草長得好了,水也更乾淨了。我們的搬遷是值得的。”鬧布桑周說。

鬧布桑周說的“山上”,是他出生和長大的地方——唐古拉山鎮,今年44歲的他,30歲以前都在那裡度過。

唐古拉山鎮是長江源頭所在。由於高寒缺氧,氣候惡劣,受超載放牧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生態曾經退化。過去,這裡的牧民群眾生活艱苦。

2004年11月,響應國家三江源生態保護政策,包括鬧布桑週一家在內的長江源頭7個村128戶牧民,離開了世代生活的草原,搬遷到了青海省格爾木市郊,從此,他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新家園——長江源村。

如今,走進長江源村藏式風格的大門,乾淨寬闊的村道、紅頂白牆的院落映入眼簾。在村裡的廣場上,村民們時常圍在一起談天說笑,非常熱鬧。

“取名長江源村,既有來自長江源頭的意思,也寓飲水思源之意。”長江源村駐村第一書記秦大雲介紹,目前,長江源村共有245戶、568名村民。

65歲的長江源村的老支書更尕南傑是當年響應搬遷的第一人。他在長江源頭過了大半輩子的遊牧生活,目睹了過度放牧帶來的草原退化,經歷了幾十年的困難生活,也親身見證了搬遷後城市便利的交通、醫療、教育條件給牧民生活帶來的變化。說起10多年前的“背井離鄉”,他不但不後悔,反倒非常欣慰。

更尕南傑介紹,過去在山上時,一家人一年四季都住在帳篷裡,靠養牛羊維持生計,一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搬遷下來後,政府不僅通過開展培訓推動勞務輸出、發展汽車維修和藏族服飾加工等後續產業,而且實施草原獎補以及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等政策,家家都有穩定可觀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草原上鼠害少了,野驢、野馬等野生動物多了,河道里也幾乎看不到垃圾了,以前乾涸的小河裡又有水了。”更尕南傑說,和以前相比,看病、孩子上學都很方便,尤其是孩子上學條件的改善,直接影響了一代人。

2011年,鬧布桑周夫妻先後成為草原管護員,負責撿拾長江源頭垃圾、巡查草原鼠害、火情,這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回到”故鄉。他們每次從“山上”回來,都要把“山上”的故事、草原的變化講給孩子們聽。

鬧布桑周說,給孩子們講山裡的故事,就是要告訴他們長江源頭的變化,以後我們的子女也要繼續保護那片土地、保護長江。

46歲的仁青措今年5月新開了一家超市,她給這個超市取名“格拉丹東綜合超市”,因為搬遷之前,她從家裡就可以看到長江的發源地格拉丹東山峰。這個經營藏服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超市,開業僅兩個月,就給她帶來了1萬餘元的收入。

“拿我們家來說,國家的草場補貼一年有3.6萬元,當草原管護員有一年有2.1萬元的工資收入,加上超市收入,生活越來越好。”仁青措說,大家手上都寬裕,村裡的生意也好做。

秦大雲介紹,長江源村現有172名草原管護員、23名溼地管護員,每個月工資都是1800元。此外,全村外出務工的有75人,加上從事運輸、汽車修理的人,長江源村現在可以說“家家有產業”。2017年,長江源村人均收入已經突破2萬元。

長江源村的變遷,是三江源生態保護實踐的一個縮影。自2005年啟動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以來,國家在這一地區投入的生態保護和建設資金累計超過了180億元。而隨著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呈現穩步恢復趨勢。

最新監測結果顯示,三江源地區的長江、黃河、瀾滄江干流流域水質優良,經絮凝、沉澱、過濾等常規淨化處理即可供生活飲用;2017年,這一地區向下遊輸送水量超過600億立方米。(新華社西寧7月20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