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文:孟老師

案例:

老王在深圳某互聯網公司工作,幹了4年,工資7000元,原本還覺得公司挺好的,打算再做幾年。可最近無意間看到新同事的工資條,發現他的工資竟然有9000,新同事參加工作不到2年,乾的活和老王是一模一樣,老王心理嚴重不平衡,私下裡找到老闆,表達了想法,希望能漲工資。

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可是老闆卻用未來畫餅,以一大堆堂而皇之的理由打發了老王,老王心想:新人的表現很普通,可那又怎樣?人家還是繼續做的好好的,同樣的工作,同一家公司薪資差異這麼大,他如何能安心的做工作!老王難以接受,於是就辭職跳槽到另一家互聯網公司,工資更是輕輕鬆鬆破萬!

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其實,在現實職場中,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甚至有些時候,面對老員工的質疑,甚至是離職的威脅,一些老闆也感覺到很無奈,企業整體薪資水平原本就低,要想吸納新人進來,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力成本,給的薪資必須具有市場競爭力,否則沒人來,自然造就了新人比老人工資高。這樣的局面最終造成的後果是:部分不服氣的老員工跳槽離職,同樣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自己滿意的薪酬,甚至還有人總結出有時候忠誠於企業,苦苦等待老闆的加薪也未必比得過員工的一兩次跳槽。還有部分捨不得走或走不了的員工雖然表面看不出不滿,但私底下的抱怨情緒非常多,並影響到實際的工作效率,甚至出現那多少錢幹多少事的心態。

那麼到底該如何發工資,才能既讓老闆滿意,又能留住員工吶?

任正非說過,員工離職無非是兩個原因,錢沒給夠,心委屈了。但錢給多少才是給夠?人的慾望永遠沒有止境。你今年加了,明年加不加?你給這個加了,那個加不加?固定加薪只會不斷吞噬企業的利潤,不斷上漲的人力成本讓企業不堪重負。

在任正非看來,工資應該這麼發:

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1、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2、三個人幹五個人的活,拿四個人的工資

3、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4、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價值

那麼,想要給員工加薪工資,又不不想增加成本怎麼辦呢?

在我看來,必須要滿足以下原則:

1、給員工多個加薪渠道,可持續加薪的機會。

2、讓員工加薪來自自己創造的結果,讓他為自己加薪。

所以,最好的薪酬模式,應該釋放員工的天性,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大幹一場,努力創造好的結果,給企業帶來好效益,並從中獲取屬於自己的高收入。

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KSF是怎樣激勵員工拼命工作的?

  • 1、員工清晰的知道怎樣可以獲得高薪,因此工作有了方向
  • 2、員工的薪資完全與其所做的事情結合,你只有乾的多,你才拿的多
  • 3、公司整體會形成一個積極工作的文化氛圍,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員工幹活的動力更強

KSF模式是最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簡言之,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案例

記得馬雲曾經說過:

那些沒有加工資的崗位是因為我看不到他們存在的價值。那麼加了工資的崗位是因為公司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馬雲的看法很簡單,就是加工資更要加價值。如果價值不增長,只增加收入,結果就是企業的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而且,企業會逐漸失去給員工加薪的動力和能力。

所以馬雲實行了薪酬全績效的模式,有能力的工資更高,沒能力的工資低也是理所當然,那種混日子的員工直接被自然而然的淘汰。

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馬雲

所以在此:

建議中小的企業使用KSF的薪酬模式.

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PPV薪酬全績效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特別禮物:

  •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 3、線上輔導1小時。
  •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KSF模式的激勵性體現:

  1. 員工有6-8個加薪渠道,薪資彈性大
  2. 只要員工自己乾的好,就能自己為自己加薪
  3. 員工與企業利益趨同,員工獲得高薪的同時,企業獲得高利潤
  4. 員工成為企業的經營者,不會輕易離開公司,和老闆一起共同經營公司

KSF的分錢與共贏模式

一、分誰的錢

1、市場的錢;2、浪費的錢;3、新價值點的錢;4、超值的錢;5、高效的錢。

二、憑什麼分錢

1、員工創造了更高價值;2、人效提高了,資源充分利用了;3、做出了超出原來的價值、產值;4、做出做更好更多的事情。

三、如何分錢才有意義

尋求平衡點,比過去做得更好

原則1:只要做得比過去好,超越 標準就可以分錢

原則2:企業願意為粘合度、匹配度高的指標付費

原則3:①平衡線思維:

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

給員工一份加薪計劃,給企業一套改善企業的的方案;

②平行線思維:

平行向上、可持續良性增長

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高度粘合,實現目標一致趨同

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老員工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立刻離職!老闆內心崩潰,白培養幾年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KSF對員工的轉變:

  • 收入由老闆給 →收入由自己創造
  • 薪酬變化幅度不大 →薪酬上升沒有空間限制
  • 做多做少一個樣 →只有做的多才能拿得多
  • 在上級監督下做 →自動自發工作

KSF對企業的轉變:

  • 企業由老闆一人經營 →企業由全體員工共同經營
  •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成本上升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利潤上升
  • 員工消極工作 →員工主動加班拼命幹
  • 人才留不住 →人才趕都趕不走

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贊,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