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振兴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柴华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振兴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柴华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为深入推进《梁家河》学习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钻研梁家河的“大学问”,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留在梁家河的宝贵财富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获得教益,从《梁家河》中汲取思想营养和精神力量,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的奋斗谱写新时代碑林区追赶超越的崭新篇章。

近期,按照碑林区委的部署要求,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梁家河》诵读活动,将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的部分诵读内容录制诵读音频。从6月7日起,在微信公众号“碑林发布”和“魅力碑林”连续推送。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振兴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柴华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振兴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柴华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今天

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振兴社区

党支部副书记柴华

为大家诵读

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诵读来自碑林发布

陕北的孩子

习近平的政治天空终于露出了一道光。1972年冬,他加入了共青团。

对习近平来说,入团之路如同劳动时走的山路一样,蜿蜒曲折。

在远离北京的梁家河,那顶看不见却又无时不在的“黑帮子弟”帽子再次被人拿了出来。

那个年代,这顶“黑帮子弟”的帽子足以压垮任何一个挺直的脊梁。对“黑帮子弟”来说,所有的门都是关闭的,招工、上学、当兵、入团、入党都与“黑帮子弟”无缘。尽管在梁家河这顶帽子终于被换作“可教育好的子女”。

而这次入团,倔强的性格却帮了他。

入团申请书写好后,习近平把大队支部书记请到了自己的住处,吃了一盘炒鸡蛋、两个馍。饭后,他问:“我的入团申请书你该递了吧?”

“我怎递?上面都说你是可教子女。”显然,大队支部书记与上级交流过习近平的事。

“什么叫可教子女?”

“上面说你没(与你父亲)划清界限。”

“结论在哪?一个人是什么问题,得有个结论。我父亲什么结论?你得到中央文件了?”

支部书记被他说动了,就下决心说:“那就往上递。”

不久,习近平知道了结果。

从公社回来,大队支部书记对他说:“公社书记把我骂回来了,说我不懂事,这样的人,你还敢递?”

“我是什么(人)?我干了什么事?是写了反动标语,还是喊了反动口号?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

习近平不认输,第二份、第三份……不停地写着。他坚信自己的父亲是好人,自己也是好人。“我那时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只是一个感觉,就是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会越少。”

公社团委干部刘明升找到他,跟他聊了好久后,站在了习近平一边。第八份入团申请书递上去后,终于获得了批准,他成了一名共青团员。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振兴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柴华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振兴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柴华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柴华 中国共产党党员,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振兴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