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子洲縣多地移民新村成「空心村」 關係戶倒賣現象嚴重

最近,榆林市子洲縣的群眾反映:在他們那裡,建好的移民新村很多無人居住,成了新的空心村。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記者看到,大多數村子裡卻空蕩蕩不見人影,馬岔鎮續家灣移民新村一共75戶,只住了十來家;小寨移民新村60戶,住進來11戶;牛家溝移民新村入住率也不足一半;何家集鎮的移民新村作為子洲縣較大的移民新村有275戶,但入住率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子洲縣續家灣移民新村村民續海孝:“國家補貼四萬八千元,個人投資一萬五千元,就這個門面裡面什麼都不管,裡面你再裝修,好一點的你就得十來萬元,平常一點的你就得四五萬、五六萬元,修大門裡面裝潢呀,這個負擔就重,要不為什麼大部分人住不進來?住不進來是有些人有住處,有些是現在投資不起。”

小寨移民新村村民:“住在這裡就是工也打不著,種地沒收入,就是這個困難,就是沒收入。”

在何家集鎮移民搬遷小區,記者看到,許多空置的移民搬遷房外都張貼著賣房信息。居住在這個移民小區的賀海聖和高彩霞,老家都在距離這裡10公里之外的大山深處,因為申請不來移民搬遷房,只好掏高價買二手移民搬遷房。

子洲縣何家集鎮移民新村村民高彩霞:“買高軍民的。”

記者:“多少錢買的?”高彩霞: “8萬元。”

記者:“這個移民新村村民把這房子拿到手以後自己不住,又倒手賣出去的有多少戶?”

惠海明:“大概有七八十戶。”

記者連續兩天前往何家集鎮政府採訪。

記者:“為什麼這麼多房子都空在這裡沒人住?”

子洲縣何家集鎮黨委書記賀鯤:“我現在開會著呢,縣上組織的會議。”

子洲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常在彬:“市場不可預測,沒辦法預測這個東西,修的時候政策宣傳的時候,群眾熱情很高,說好這個房子住進去之後呢,擺脫多少年的爛窯洞,什麼住進去好,可是修好之後,他又不住了。”

常主任說,對於目前這種現狀,他們也沒有什麼的好的解決辦法。

移民搬遷本來是國家的一項惠民政策,可到了子洲縣,卻因為政府部門審核不嚴,監管不力等原因走了樣,變了味。我們希望當地能夠嚴格執行我省的移民搬遷政策,積極培育相關產業,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讓廣大移民群眾真正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