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楚汉之争中项羽会失败?

用户100851050498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随着秦王朝量的逐步衰弱,各地起义军在相互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以项羽为首的楚国力量和以刘邦为首的汉力量对峙的局面。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同时也宣告了秦末农民战争任务的完成,事实上另一场战争也在这时拉开帷幕最突出的两股势力——刘邦、项羽,为争夺全国统治权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夺,史称“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的取胜告终。

目前基本的看法认为刘邦入咸阳,秦国的灭亡,为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之争的分水岭。鸿门宴之后,刘邦退出咸阳,项羽进入秦国都城,火烧咸阳宫,在发泄了楚人对秦的仇恨之后退出关中,定都彭城,自称西楚霸王,随即开始了对天下的分割。可以看出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重要原因在于,他本人并不看重称王于关中。公元前206年正月,他迁楚怀王至江南,尊为义帝,都郴。二月,将关中一分为三:章邯为雍王,据咸阳以西,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据咸阳以东,都栎阳;董翳为翟王,据上郡,都高奴。这三人均为秦朝降将,故后世遂将关中称为三秦。与此同时,项羽将刘邦封为汉王,统辖巴蜀之地,都南郑。

在项羽分封后不久,齐国旧贵族田荣首先竖起反对项羽的旗帜迫使项羽不得不出兵讨伐。这种局面为刘邦反攻中原创造了有利的时机。最初刘邦进入咸阳时,就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获得了人心在被封于巴蜀后,又向项羽求得汉中,获得允准后率军进入巴蜀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麻痹项羽,为自己赢得了厉兵秣马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内,刘邦拜韩信为将,制定了反攻三秦的计划。公元前206年7月,在项羽忙于与田荣、彭越等人的战争时,刘邦正式吹响了楚汉之争的号角。8月,汉军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一举占领了咸阳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平了塞王欣与翟王翳,完全占有了关中。忙于应付东方战争的项羽无暇顾及关中局势的变化,只得任由刘邦在关中发展自身势力。刘邦在关中立住脚后,向东推进至陕,为东进与项羽角逐做准备。

同时,张耳在与陈余的冲突中战败来投,张良也在这一关键时刻回到刘邦阵营。在项羽灭秦后分封的诸王中,反项羽的势力均不断向刘邦靠拢,也足以看出刘邦力量逐步在诸王中脱颖而出,相反项羽却并未注意到这一点,对这个逐步成长并最终成为自己最强的对手,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刘邦这时定都栎阳,并开始健全辖区内的行政系统和机构。在政权建设的同时,刘邦继续向外扩张,陆续占领了陇西、北地。在一切条件发展成熟以后,他开始走上东征征途。

刘邦在关中紧锣密鼓地酝酿东征时,项羽却深陷在与齐国田荣的厮杀中。虽然城阳一战击破田荣,但其弟田横率领旧部继续抗楚,战争呈胶着状态。这时刘邦大举东进,先后降魏王豹、殷王司马印,陈平亦在此时弃项羽投汉,刘邦很快就平定了河南地区。因项羽杀掉义帝楚怀王,刘邦乃为其发丧,这样刘邦为讨伐项羽就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争取到多数诸侯的支持,使汉军在道义上、舆论上居于主动地位。

公元前205年,汉军东进攻陷彭城,取得了与楚军之间的首战胜利。此举引起了项羽对刘邦的重视,他迅从齐地返回,一战而收复彭城,并一路追奔逐北,至荥阳形成两军对峙局面。经过一年的坚守,荥阳被项羽攻陷,刘邦孤身仓皇北逃,在获得韩信大军的支援后,汉军兵势复振。楚汉相争在今河南境内胶着,经历长时间的对峙,最终达成协议,以鸿沟为界,西属汉,东属楚(鸿沟为战国时魏国开凿的运河,其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今中牟县、开封北,折而南经通许东、太康西至淮阳东南入颍水)公元前203年,达成协议后,项羽罢兵东归,汉军随即尾随而来,最终刘邦会同韩信、彭越等各路诸侯军将楚军围困于垓下,一举将楚军歼灭,项羽自杀。

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在秦灭亡以前,刘邦、项羽怀着共同的目的——推翻秦朝暴政,并肩作战。秦亡以后,随着共同敌人的消失,面对权力的重新分配,楚汉双方势不两立。秦朝虽然以暴政引起天下公愤,但它所建立的君主集权制度却代表了历史的走向。历史的发展要求建立高度集权的稳定的帝国,而项羽的政策却志在恢复战国时期的割据状态,其本人的地位俨然与春秋霸主相似。在历史的关口他采取了错误的选择,从而引发了各地诸侯的再一次激烈争斗。自秦末农民起义始至汉灭楚,整个中国经历了一次自东向西,又自西向东的战争洗礼,灭秦以后本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而项羽的错误选择,致使北中国在重建秩序的过程中,又重新经历一次战争的洗礼,故其最终失败是难以避免的。


苦茶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是楚汉争霸中的一个著名人物。“不学文,不想只记姓名;不学武,不想只以一敌百,要做便做万人敌”。年少时的他就已经突发如此豪言壮志,而最终却输给了作为十里亭长的刘邦。所以究竟是为何呢?终究是因为什么导致其在楚汉之争中自刎乌江,一败涂地呢?

我总结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1)鸿门宴放了刘邦

在鸿门宴之上,项羽不顾范增的暗示,对杀刘邦一事犹豫不决。当时刘邦攻下咸阳,打算在关中称王,而项羽远在函谷关赶来。刘邦当时的实力与项羽还是差很多的,因此刘邦便找项伯为自己说情,结果铲除刘邦很好的一个机会失去了。也体现出他优柔寡断的一面。

(2)鸿沟协定项羽太认真

当时刘邦占领了很多地方,项羽只有苏北等小部分土地,他们签订了一个鸿沟协定,项羽自己遵守规定而刘邦却单方面撕毁条约。这样也充分表现出项羽太容易当真,他终究只是一名武将,不精于决策。

(3)错误建都于徐州

项羽建都徐州而不是咸阳,给了刘邦很大的一次机会,正是张良为刘邦出良策,刘邦才定都咸阳。咸阳是一个富饶且可守之地,项羽错失良机。

(4)失民心

项羽一生杀戮无数,没有给百姓好的印象,他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而刘邦却是爱民惜才,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新文化报实习生lxy


新文化报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败给刘邦,我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一,项羽在灭掉秦朝以后,应刻顺应历史朝流,自己做皇帝,实行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而不应该开历史倒车,搞奴隶社会周朝封王的分封制,项羽可以把功臣任命到各地为地方省级干部,只管行政,军队由中央控制,防止刘邦,英布等这些被封王爷造反,因为他们只有行政权,没有军队,无法造项羽反。

二,治理国家光军事手段不够,还要有政治宣传工作,这一点刘邦比项羽做得好些,所以刘邦打败了项羽,如项羽分封义军首领为王,他自己做了管理各路王的大王西楚霸王,因故杀了义帝楚怀王。这时刘邦手下谋士张良,阵平等人利用政治宣传工作,到各路王爷处说项羽弑杀君主义帝楚怀王,为不义之人,各班王爷应一起用军队攻打项羽,为义帝楚怀王报仇。所以才有后来汉王和各路王爷军队垓下包围项羽,项羽兵败自杀成功。

三,项羽有点刚腹自用,过分相信自己一己能力,不会识人用人,他的重要人材如韩信,阵平,英布后来都投靠了刘邦,项羽连他的亚父军师范增也被他赶走,而刘邦这边,文有萧何,张良,阵平等人,武有韩信,英布,彭越,樊哙,周勃,泸綰等许多武将,可见刘邦才能之高,善识人,用人之长,最后在楚汉战争中打败了项羽。


蔡哥谈


楚汉相争,绝对不只是一场军事上的斗争,而是政治、军事、经济、人才上的综合实力的较量。项家其实早有分工,项梁一直被培养当王的,而项羽从小就被培养成了一个为项梁打仗的军事人才,殊不知项梁早死,项家没有其他合适当王的人,所以重任就落到了项羽的肩上。

项羽当王后,只知道穷兵黩武,不懂得用人,给他配一个谋臣范增,项羽也不听他的。而刘邦虽不怎么懂打仗,但他会用樊哙、韩信等军事家,还会用谋臣张良和经济学家萧何。

项羽只是一介武夫,只懂打仗,是一名军事家;刘邦是一名政治家,所以项羽永远是刘邦的手下败将。


三角板3


汉军阵营有刘邦扛伤,张良法师,韩信打野,还有萧何,樊哙阵容合理。楚军阵营就一个项羽在拼命,还一个范增一言不合挂机了。前期项羽发育不错还能一挑五,后期汉军意识,装备跟上来了项羽泉水都不敢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