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四方湖—《诗经》研究的活化石

怀远四方湖—《诗经》研究的活化石

怀远四方湖—《诗经》研究的活化石

(作者:赵辉) 在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有一个美丽的天然湖泊——四方湖。四方湖为自然河流北淝河的一段,位于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南,为一自然湖泊。关于四方湖的地名来历、意义,人们普遍理解为湖泊的形状为四方形。这种理解难免过于简单、牵强,难以让人信服,事实上湖的形状和四方形毫无关系,完全可以排除湖名来历的这种说法。笔者通过对《诗经》的研究,告诉你一个充满自信与霸气的怀远四方湖来历的前世传奇。

怀远四方湖—《诗经》研究的活化石

在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自然胡泊——四方湖,在四方湖北岸有一座被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遗忘的古城遗址。对于它的历史,中国史学与中国考古至今没有一个完整可靠的定论,使得对它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笔者根据《左传》和《水经注》的有关记载以及笔者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论证此古城遗址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向国。这个遗址是周朝历史上诸侯国向国的唯一所在,其他地区的所谓向国,完全是牵强附会、是孤证,经不起多方位的论证与质疑。

关于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为春秋向国遗址的论证,笔者已经通过多篇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反复阐述、证明、说明了古城遗址为春秋向国的唯一存在。至于读者普遍提出的疑问“有无怀远古城遗址为向国遗址的考古证明?有无《诗经》和向国关系的考古证明?”,笔者实在无法提供,也无法查证有相关资料,国家与政府考古研究为此做出过相关的结论。笔者无法影响国家与政府去做相关的考古工作,笔者个人也不能介入考古的实物寻找工作,否则成与不成,都是盗窃国家文物。笔者只能做一些史料的分析、考证与论证,结合笔者的一些亲身经历、所感所悟,论证、证明怀远县古城遗址为春秋向国。而且这个向国是和有关中国文化起源,悬而未决的中国《诗经》的诞生地与发展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向国在中国现有的历史记载中一直默默无闻,仿佛是个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不大、可有可无的诸侯国。笔者根据宋朝出土的兮甲盘中的铭文记载,论证了被称为中华诗祖的尹吉甫,在三十多岁建立军功后,受周宣王之命,前往南淮夷地区治理成周四方地区,来到的正是笔者考证的怀远县境内的向国。诗祖尹吉甫在向国负责对四方的诸侯国和南淮夷部落的治理和征收赋税。“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兮甲从王,折首执讯,休亡敃(愍),王赐兮甲马四匹、軥车,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责(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其贾,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隹我诸侯、百姓,厥贾,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蛮宄贾,则亦刑。兮伯吉父作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兮甲盘铭文正是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明确记载。

在向国,尹吉甫将周朝成周四方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周边地区国家和部落纷纷来到向国缴纳贡税和贸易交易,成为西周周宣王中兴的重要功臣。向国在此时期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繁华,为向国在历史上最自信与骄傲的时期。尹吉甫在向国的工作与生活时期,也是尹吉甫诗经创作从开创、发展到高峰时期。在如此文治武功、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下,尹吉甫的《诗经》作品里,充满了豪情与自信。

怀远四方湖—《诗经》研究的活化石

“诗皇甫作都于向,即此”这段《怀远县志》的简单注释记载,陈述了尹吉甫创作的所有诗经作品都在向国完成。因此,尹吉甫的《诗经》作品里,就不可避免地隐含了向国的地理、地貌、视角,这也是我们破解《诗经》之谜的钥匙。

尹吉甫在向国建立的丰功伟绩,是西周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向国最自豪、最骄傲、最繁华的时期。向国也深刻的打上了尹吉甫的个人烙印,即使现在向国早已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在中国人的记忆中了无痕迹。但一个普通的,看起来毫无历史感、毫无文化感的湖泊名称,就如文化传承的活化石,为我们揭示了尹吉甫在向国的历史存在,这就是位于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的

四方湖。

在历史考证普遍认为,为尹吉甫诗经作品的《崧高》、《烝民》、《江汉》、《常武》诗经作品中,尹吉甫对其治理下的“成周四方”地区“受天之祜,四方来贺。”的局面,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描述。其中《崧高》的“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烝民》中的“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江汉》中的“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常武》中的“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反复多次地表述了对“四方”地区治理的成效,表达了尹吉甫的万丈豪情。

在此豪迈的心情下,尹吉甫将向国向城南、北淝河的一段宽阔湖面,命名为“四方湖”,即是对向国当地人的褒奖,也得到了向国人民的普遍认同。而兮甲盘铭文中“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责(积)

至于南淮夷”也明确陈述了尹吉甫、成周四方与向国密不可分的关系。向国向城南的“四方湖”名称能延续至今,穿越二千八百多年历史,不得不说是个奇迹,是《诗经》、向国、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活化石。这应该和“四方湖”名称,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意,得到当地百姓的普遍认同有关。

如果笔者以上的陈述,还不能让你理解认同《诗经》、尹吉甫、向国、四方湖、怀远古城遗址的密切关系,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领略《诗经》中有关“四方”的二十三首作品,它们分别是《节南山》、《十月之交》、《北山》、《何草不黄》、《大明》、《棫朴》、《皇矣》、《下武》、《文王有声》、《假乐》、《卷阿》、《民劳》、《抑》、《崧高》、《烝民》、《江汉》、《常武》、《烈文》、《我将》、《执竞》、《桓》、《玄鸟》、《殷武》。其占到305首诗经的十五分之一以上,可见“四方”在诗经里的重要地位。

1、《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2、《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惨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禹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3、《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4、《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5、《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氵京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6、《棫朴》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7、《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

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訽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8、《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9、《文王有声》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10、《假乐》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11、《卷阿》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々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12、《民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13、《抑》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无言不仇,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于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14、《崧高》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々,钩膺濯濯。

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々。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15《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々,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16、《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々。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17、《常武》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々,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18、《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19、《我将》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20、《执竞》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々,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21、《桓》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22、《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23、《殷武》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二十三篇《诗经》原文读完,你认为怀远“四方湖”的名称来历,与《诗经》、尹吉甫、向国、兮甲盘有必然关系,还是笔者个人的牵强附会与一厢情愿呢?

因此,在无任何文物考古证明的前提下,笔者根据在向国向城故土上的生活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各方论述、求证,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诗经》产生于向国、发展于向国;尹吉甫工作于向国、诗经作品产生于向国;向国向城与四方湖,是《诗经》中相当一部分作品的来源,是《诗经》研究的活化石;向国向城遗址与四方湖一体,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