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带您去旅游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 山西省 阳城县 北留镇皇城村中道庄,这一片依山就势、宏伟壮观的山西宅邸。

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陈廷敬故居的照壁

您还记得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官居清顺治和康熙两朝宰相的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吗?

这里就是皇城相府是陈廷敬为母亲修建的。据说,陈廷敬在京城做官时,母亲特别想去京城看看,但因母亲年迈,不方便出远门,陈廷敬就在家乡为母亲建了类似于紫禁城的府第,层楼叠院,错落有致这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 就是“皇城”。因为陈廷敬号午亭,所以“皇城相府”又叫“午亭山村”。

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这里没有桂林山水的灵秀,没有泰山的挺拔伟岸,没有故宫的华贵磅礴,却是中华文明古国的一个缩影,有着许许多多引以自豪的历史遗迹。

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皇城相府,规模宏大,整个建筑群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一踏进皇城相府,金瓦辉煌、红柱流丹的御书楼便为这个规模宏大的明清建筑群落,谱就了一曲雍容华贵的乐章。御书楼因有康熙为陈廷敬亲笔提写的匾额和楹联而闻名遐迩。匾额“午亭山村”的名字意韵悠远,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诗,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一生品行的高度赞扬。

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走过御书楼,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便立于眼前,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但牌坊上陈家历代为官子弟的名姓,依然清晰可鉴。牌坊后面左侧便是有名的“点翰堂”。陈家在当地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点翰堂”是康熙帝到皇城相府时,亲笔点定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新科翰林而题名,它是陈家世代沐浴皇恩的标志性建筑。

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是取“河山为囿”之意的河山楼,导游介绍说是为抵御流寇侵扰而建,整体为砖石结构,没有方木,同时能容纳千余人避难。如此大规模的民用军事防御堡垒,一般人很难想象,即使今天看来,河山楼的设计也非常科学合理。它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两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为了便于探知敌情,河山楼楼顶不仅建有垛口和堞楼,而且还专辟有利于转移逃生的秘密地道。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河山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有充足的粮食。

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沿木制楼梯,到达顶层,楼外美丽如画的风景,一览无遗。据说,河山楼竣工的第二年,陈氏家族又修建了“斗筑居”城墙,将河山楼、世德居、树德居等建筑囊括其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堡。

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内城是陈家人日常生活的地方,由八个独立封闭又巧妙相连的四合院组成。每个院子门口的两个石刻雄狮、门枕石和雀替、影壁均保留完好。步入院中,雕梁画栋的房屋,举步可见,其门窗的精巧华丽,让人叹绝。这些门窗都有凤凰戏牡丹、万寿无疆、五福捧寿以及奇花异草等图案,图案都是那样形象逼真。

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再向前走,是一座小巧的花园,立于园中的小池边,荡漾的碧波,悠闲自在游来游去的金鱼总是让人忘记了时间。过小桥,是一亭阁。站在亭上,园中玲珑怪石和葱绿小山,通幽的曲径,奇花异草,尽收眼底。

木浓荫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站在深深的庭院里,抚摸被风雨剥蚀的青砖绿瓦,欣赏着悠扬雅致的古乐,仿佛走进了300多年前的钟鸣鼎食、诗侣酬唱的繁华梦境,是那样地沉醉,难以自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