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午夜場

前不久,院線中大片不斷,首映式經常選擇在午夜時分。某日凌晨,孩子看完首映式回家,正趕上我起夜上廁所。孩子隨口問我看過午夜電影沒有,我說看過。孩子又問是啥大片,我儘管睡眼惺忪,但一點含糊都沒有就回答:“南征北戰。”

當然,如果回答地更加準確點,應該是彩色新版的《南征北戰》。這回該輪到孩子蒙圈了。也難怪,我看這部午夜電影的時候,還是在四十多年前的1974年。那時候我還在285大院上幼兒園,看電影還是在露天,而爸爸和奶奶還都健在。

現在的很多50後60後也許都不清楚,著名的《南征北戰》其實先後有兩個版本。攝製於一九五二年的老版黑白片《南征北戰》,是新中國第一部軍事影片,由著名導演成蔭和湯曉丹聯合指導。

這部由上影廠出品的經典戰爭片在過去影響極廣,即便在大批老電影被禁放的文革時代,它也未被打入冷宮,而是與《地道戰》、《地雷戰》一起,成為著名的銀幕“三大戰”經典。在文化生活貧乏的年代,被人們很多遍地觀賞,影響了至少三代觀眾。

社會上都如此,作為部隊上的子弟,《南征北戰》看得遍數那就更多了。我曾經粗略地估算了一下,結果怎麼也得十五六遍。而進入21世紀以來,能夠讓我自己掏錢進電影院看過兩遍的,一是馮小剛的《老炮兒》,另一部則是印度的《摔跤吧,爸爸!》。

喜歡《老炮兒》,是因為它讓我追憶起大院子弟過去的風光和感懷現時的落魄。去看《摔跤吧,爸爸!》,則是因為欣賞該片含蓄的幽默和阿米爾出色的演技。考慮到最近我國和阿三之間日趨緊張的邊境衝突,我感到非常慚愧。

看《南征北戰》的次數如此之多,以至於不光片中的情節耳熟能詳,就連其中的經典臺詞到現在都能張嘴就來:“我也想今天晚上打個衝鋒,明天一早就把蔣介石的幾百萬軍隊全部消滅,可是不行啊,同志!”、“你看你光說氣話,哪有野戰軍帶著孩子打仗的。” 、“張軍長,張軍長,請你看在黨國的份上,伸出手來,拉兄弟一把。”

某年英語小考,我和幾個同學傳小抄中招,被老師攆出教室罰站。看著驕陽下難兄難弟們都灰頭土臉,我為了鼓舞士氣,《南征北戰》中敵軍參謀長的臺詞脫口而出:這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了。言畢,發現同學各個大驚失色,原來老師不知何時已溜到我身後。結果,我比那些難兄難弟又多站了兩節課時。

老版《南征北戰》不僅場面宏偉、製作精良,在演員陣容方面,也是非常強大。扮演解放軍師長的陳戈,扮演高營長的馮 喆,扮演村長的張瑞芳,扮演國民黨軍張軍長的項堃,放在今天哪一個都算得上明星大腕。

我尤其喜歡其中的主角馮喆,既帥氣又文雅,一改以往電影我軍指戰員高大全的簡單粗暴形象。後來,馮喆又主演了《鐵道游擊隊》和《羊城暗哨》等幾部經典影片,塑造的人物角色深入人心。

可惜,馮喆後來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死時不滿五十歲,令人唏噓感嘆。好在他塑造的高營長等銀幕形象依然長存於喜歡他的觀眾的記憶之中,對他在天之靈也算是一種慰藉吧。

七十年代初,國內文藝政策始有鬆動之勢,需要新拍一批影片。因電影工作者時常困擾於政治上的動轍得咎,老片重拍成為一種較為“保險”的方式,彩色版《南征北戰》、《渡江偵查記》、《平原游擊隊》等片於是應運而生。

一九七四年重拍《南征北戰》時,距離拍攝老版《南征北戰》已經過了二十二年,變化大是免不了的了。製片廠由上影改為北影,導演少了湯曉丹掛帥。演員方面,解放軍師長由陳戈而王尚信;高營長由馮喆而張勇手;村長趙玉敏由張瑞芳而俞平;國民黨軍張軍長由項堃而王培;參謀長由白穆而葛存壯等等。

新版“高營長”的扮演者張勇手,六十年代是以英俊小生形象顯現於銀幕,在其代表作《奇襲》(飾方勇)、《林海雪原》(飾少劍波)中的表現上佳。但到七十年代中期,他已經發了福,面頰身材都顯得臃腫,如此“高營長”當然難以得到觀眾的認可。俞平在“文革”前曾以《小二黑結婚》中的“小芹”一角成名,但在表現“趙玉敏”的潑辣幹練上,儘管極盡模仿張瑞芳,卻難以與之比肩。成名已久的葛存壯戲份不多,七十年代的觀眾熟悉他,源自後來在《決裂》裡他飾演的那位“馬尾巴的功能”教授,現在則是更多是靠“葛優他爸”名聲在外。王尚信、王培等均為話劇演員,與陳戈、項堃等的表演相比,因舞臺腔太濃而失了自然。

可以這麼說,新版《南征北戰》除了色彩由黑白變成彩色,增加了部分航拍鏡頭之外,基本上是完敗於老版。這也是現在很多人連聽也沒聽說過《南征北戰》還有過新版的原因之一。

那會兒既沒有手機,更看不了微信,大家就坐著板凳馬紮,你一言我一語轉著圈地閒聊。就這樣,等新版《南征北戰》的膠片送到大院時,已經過了午夜12點。

記得電影剛剛開演,部隊的叔叔們就一陣鬨堂大笑,原來新版《南征北戰》將我軍的服裝一律改為類似紅軍時期的樣式:頭戴紅五角星,領口綴著紅袖章。大院裡的叔叔伯伯們差不多都親身經歷過那場戰爭,這樣的瑕疵當然瞞不過他們的眼睛。後來長大後才知道,這樣的粗心並非導演的疏忽,而是那個特殊歷史時期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安排。

對於我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其中的高營長太胖,遠沒有老版馮喆演得精彩幹練。至於服裝我倒並沒有看出什麼漏洞,畢竟那時我還是個只有六歲的小屁孩。

倒是上面所說的老版中的經典臺詞,新版本都給予了保留。與其說它多麼經典,不如說是因反覆觀看給人的印象太深。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自己並沒有看完整部新版《南征北戰》。片子還沒演到一半,我便躺在母親的懷裡呼呼睡著。直到有生以來的首場午夜電影放映結束,我仍然沒有從睡夢中醒來。

兒時的午夜場

X

兒時經常在大院看露天電影,最喜歡的就是金光閃閃的八一廠的戰爭片,其中《南征北戰》是最經典之一

兒時的午夜場

老版的片子極為經典,即使比起現在拍攝的所謂戰爭片,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兒時的午夜場

新版高營長的扮演者張勇手已經明顯發福,跟那個時期的指揮員形象很不相稱,而且高營長的領章帽徽也跟當時的年代不符

兒時的午夜場

兒時的午夜場

從沂源縣三岔鄉往峨莊拐的鳳凰山,不僅是深秋看紅葉的名勝,也是老版《南征北戰》的拍攝地,我曾經去過兩次,一次也沒有爬到山頂,光在山下哈酒了

兒時的午夜場

一看到掛在鳳凰山山洞裡的這張劇照,相信很多像我差不多年紀的觀眾立刻就能脫口而出:請你們再堅持最後五分鐘!

文:老橡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