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愛投資發布債轉股,投之家案件清退小組或將成立

1、愛投資發佈債轉股,高管月薪降到5000

7月18日,出現項目逾期的網貸平臺愛投資創造性地拋出了“債轉股”的方案,也就是說你投資P2P,一不小心可能成為所投項目的股東。

晚報:愛投資發佈債轉股,投之家案件清退小組或將成立

針對出借人,愛投資給出的解決方案是:

一是發起針對愛投資平臺借款企業的股權投資基金及併購投資基金,對其中優質的中小企業進行債轉股扶持,降低其負債率,增強其流動性和經營能力,以便儘快恢復到良性發展的道路上來。

二是發起針對不同第三方保障機構的債轉股有限合夥基金,給保障機構時間和空間處理待處置資產變現過程中的流動性問題,同時成立專項小組敦促企業正常還款。

三是對不同意債轉股,堅持逐步回收債權的出借人,愛投資債權轉讓市場將保持交易順暢,同時聯合債權人代表及行業協會發起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共同協商債權處置方案。

四是針對愛投資平臺新發布的完全點對點對接的業務和優質小額項目,將提高新項目的信息披露程度,強化貸前、貸中和貸後全程信息充分披露及管控。

愛投資表示通過上述多種方案配合落地執行,用不超過36個月的時間幫助出借人完成項目回款。

2、投之家案件清退小組或將成立

投之家案件又有最新進展,7月17日晚間,深圳警方發佈通報稱,2018年7月14日,對“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投之家平臺)”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現已對公司兩名主要負責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晚報:愛投資發佈債轉股,投之家案件清退小組或將成立

通報中,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表示持續加大對出現逾期無法提現的P2P平臺的偵查力度,全力做好追贓挽損工作。目前投之家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投資人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登記報案。

1、可通過關注“深圳南山公安”微信公眾號,從便民服務-經偵業務”中進行登記報案;2、可將報案材料郵寄至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經偵大隊(深圳市南山區深南大道10388號);3、“投之家平臺”投資人可親臨高新派出所報案;請投資人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調查取證工作,通過合理合法途徑反映情況和訴求。公安機關將依法辦案,並依照法律程序適時公佈案件進展。

深圳經偵建議儘快成立投之家平臺案件清退小組,具體情況如下:

1、由徐紅偉、黃詩樵等人負責股權款收回、逾期和真實標的項目催收;經偵會對他們進行監督;

2、經偵主要負責查案,追查資金的去向,儘可能追回資金,偵查案件;

3、清退小組成立投資人代表3-4人,最好是深圳的,能監督幫助催回款(長期作戰沒有工資,建議大客戶,有財務法律經驗)

經偵與投資人代表每週一次會議溝通案件的進展。投資人代表同步給其他投資人。

3、銀豆網發佈停止運營公告 實控人李永剛已失聯

繼上個月銀豆網發出債權轉讓功能優化調整公告後,銀豆網事件又有了新的進展,官網今天發佈銀豆網停止運營公告。

晚報:愛投資發佈債轉股,投之家案件清退小組或將成立

公告稱,銀豆網已經運營4年178天,由於銀豆網實際控制人李永剛(身份證號12010219740615071x)失聯,資金暫無法兌付,即日起(7月18日)平臺會停止發標,所有線上交易無法操作。公告還強調,CEO目前已經報案,配合公安機關緝拿李永剛,追繳資金,最大限度彌補投資人的損失。

4、北大沈豔談網貸現狀:問題平臺是市場正常出清所需

晚報:愛投資發佈債轉股,投之家案件清退小組或將成立

近期網絡借貸行業籠罩著較為負面的市場情緒,這體現在北京大學金融科技情緒指數與金融科技關注度指數雙雙降至低谷,新增問題平臺規模以及老平臺所佔比重都有所上升。對此,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IDF)副主任沈豔認為,監管部門需要統一標準,儘快將一部分符合資質要求的平臺納入監管框架並支持其規範發展。媒體在報道的準確性、客觀性、公正性等方面也需要加強自律。

5、恐慌蔓延P2P平臺積極自救 呼籲監管明確備案信息

晚報:愛投資發佈債轉股,投之家案件清退小組或將成立

截至7月17日,已有超過68家平臺出現發佈逾期公告或者實控人跑路,其中包括投之家、付融寶、抱財網這類有背景、有存管,在行業中排名較為靠前的平臺。目前投資者恐慌情緒仍在持續蔓延,一些頭部平臺也遭遇資金量加劇流出的困境,甚至有人懷疑網貸行業存在的必要性。為此,一位地方監管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網貸平臺還是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在行業人士看來,未來是剩者為王的時代,但希望監管能儘快明確備案信號,以免合規平臺遭踩踏。

6、上海互金協會發布國內首部省級網貸“合規參考書”

近日,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正式發佈《上海地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合規專家解讀與釋義》。作為國內首部省級網貸業務合規專家解讀,將為網貸機構合規經營提供參考。

2016年,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銀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佈《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隨後,資金存管、信息披露、現金貸、電子存證、ICP、廣告規範、互聯網資管、整改驗收等各項規定陸續發佈,監管趨嚴。面對各項規定條款,缺乏完整梳理和解讀,或成行業痛點。

“我們編寫這本合規專家解讀與釋義,就是為了解決這一行業痛點,幫助大家更全面、更準確地理解政策規範,做好合規工作。”本書作者之一,上海大學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孟添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