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工作:此之蜜糖,彼之砒霜,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體制內工作:此之蜜糖,彼之砒霜,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01

認識一對姐妹,一前一後從醫護學校出來,都分在了家鄉的醫院上班。不同的是,姐姐在鎮上的衛生院上班,妹妹分配到了縣城醫院。

姐姐很羨慕妹妹能在縣城上班,一直讓父母幫著調動,想要進縣城的醫院。然而要想從基層調到縣城,談何容易。於是姐姐在鎮上的醫院足足呆了10年。

就在姐姐想盡辦法往縣城調動的時候,妹妹卻辭了縣城醫院的工作,隻身去了北京發展。

妹妹來到北京後,放棄幾年的護士經驗,憑藉著對廣告行業的熱愛,進入廣告行業打拼,從開始的文字編輯,一直做到了知名廣告人。

現在,妹妹在北京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事業,買了房子和車子;而姐姐,終於在十多年後如願以償,進入縣城醫院,兩個人各得其所,都對自己目前的狀態超級滿意。

很多時候,很多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

追隨本心,過你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02

我有一個好朋友大李,原本只是我們那裡的鄉村民辦教師。

但他顯然更喜歡另一種生活。在他進到這所學校不久,他就在這裡結交了一大幫的朋友,每天一下班,和一大幫朋友喝酒聊天,出去應酬,就是他最開心的事。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縣政府做了一名小小的幹事。在這裡,他擅長交際的天性終於找到了最合適的土壤,工作僅僅半年,就深得單位領導的一致讚賞。

這不,才兩年功夫,他已經連跳幾級,成了縣委最年輕的辦公室主任。

如今的他,就像魚兒終於來到了大海里,心情舒暢,工作得心應手,前途一片大好。大李的故事,讓我覺得,體制內也並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混得好的。他們單位好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好幾年了都還處在打雜水平呢。

知乎上有一個我很喜歡的作者,幾個月前剛剛辭了在體制內的穩定工作,出來自己創業。

他自己對於這件事認識很清楚,在那個階層穩定,人際關係重要過工作能力的地方,沒有多少自己發揮的餘地,所以還不如早早辭職出來,去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03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一句話:“有人漏液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

這世上的事,本就沒有完全的好與壞之分,有的只是,適合與不適合。

是否應該選擇體制內工作這個問題,也跟這世上的大多數問題一樣,不能一刀切的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因為人和人之間的巨大個體差異,直接導致,對有的人而言,它可能會像蜜糖一樣甘甜;但對有的人來說,它簡直就像砒霜一樣,含有劇毒。

所以,與其糾結該選體制內工作,還是在體制內打拼,不如換個角度,先看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生活。

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安逸,渴望穩定,對生活沒有過高要求的人,那麼體制內工作可能會是你的天堂;如果你生性不羈,愛好自由,又不喜歡過一眼望得到頭的枯燥生活,那麼很有可能,體制內生活,對你而言會是枷鎖。反而去大城市打拼,追尋你想要的自由和意義,可能是最適合你的生活。

有人說,在找對象問題上,選擇一個人,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其實工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選擇在體制內朝九晚五,安穩度日,和選擇在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辛苦打拼,用雙手闖出一片天地,根本就是兩種生活方式,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04

關於體制內工作,除了選擇或放棄之外,其實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這第三條路,已經有前輩幫我們探過了,完全可行。

在第三條路上已經取得成功的如《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或者知名網絡小說《扶搖皇后》的作者天下歸元。

當年明月本是廣東順德海關的一名公務員,無奈他愛好歷史呀,而且尤其喜歡鑽研明史。但是對於工作這件事,他想得很清楚,並不想完全辭掉工作從事寫作工作。於是他把生活分為兩個部分:白天上班,晚上寫自己喜歡的歷史。

現在你看,他不但憑著自己的愛好火的一塌糊塗,而且還因為文字方面的才能,被調到了中央某部門專門做文字方面的工作。如今,他已是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綜合處處長。可以說,是他的興趣成就了他,也可以說,是他的工作給了他發展興趣的絕好土壤。

天下歸元,則是江蘇鎮江的一名警察。她也如當年明月一樣,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體制內工作,但她同樣愛好網文,從開始追別人的文,到慢慢寫出自己的作品,這條路,她走的從容又堅定。

我想,如果不是真的喜歡,當年明月和天下歸元兩人,都很難在上了一天班後,還能持續不斷的寫出那麼多文字吧。

從這個角度來看,體制內工作穩定,清閒的特點,可以給那些已經身在體制內,但又有更多追求或想法的人,一個非常好的環境,讓他們可以在相對放鬆的心態下,更好的去追逐自己的夢想,或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一點,是工作壓力大,穩定性相對較差的體制外工作無法比擬的。

所以,如果你身在體質內,但又不甘於這樣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那麼,你完全可以像他們一樣,藉著體制內工作給你的巨大優勢,於工作時間之外,開啟你的第二人生。

誰說你就一定不會成為下一個當年明月,下一個天下歸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