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乐约健康首先宣布一个重大消息:今 天 入 伏!

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进入三伏天,意味着湿热模式开启,也意味着你与烤肉、水煮鱼可能就差一撮孜然、一把辣椒的距离!

不过,这特殊时节也有好处,传说中的“冬病夏治”要的就是天儿热!

“冬病”到底是什么病?

中医认为,“冬病”是由于自然界和人体阳气衰减才患上的疾病。

中医素有“天人相应”的健康观,认为人体的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

春去夏至,自然界阳气渐至顶峰,人体也同样能量充沛,借着天时地利人和补养阳气、强化身体素质是当令而为。

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冬病夏治正当时

秋冬来临,随着气候转冷,人体的阳气也逐渐薄弱,这时某些容易与寒邪(阳气最大的敌人)为伍的疾病就开始加重。

春夏阳气旺盛,而且最旺莫过三伏天,抓准时机鼓舞人体的阳气,调理脏腑,趁深深扎根于人体的疾病渐渐缓解、松懈时增强抗病能力,以满满的元气驱散体内积累整个秋冬的寒湿之气。

哪些常见病适合“夏治”?

经过对古籍深度剖析,现代中医发现,4类患者适合冬病夏治:

  • “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发作时如鲠在喉、换气困难的支气管炎哮喘;
  • 称为“痹症”,始作俑者为“风寒湿三气杂至”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病、老寒腿;
  • 中医叫“鼻鼽”,降温则鼻塞、“出清涕”、“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的过敏性鼻炎;
  • 还有“不通则痛”的老胃病,明代医生张景岳认为“因寒者十居八九”。
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在证型符合的前提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扁桃体感染、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痛经、手足冰冷、体虚反复感冒等疾病或亚健康表现,都是冬病夏治的能力范围。

3类人不适合“冬病夏治”!

有的朋友正好有这些疾病困扰,就赶到医院,想搭上三伏天的治病热潮,谁想被医生拒绝了……

这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证型不对

举个例子,同样是哮喘,有一种是天冷易发,因寒而起,咳嗽不重,痰少,这叫【寒哮】;而另一种哮喘是因为脾虚、肺虚而发病,这叫【热哮】,两种哮喘的证型相反。

如果辨证是寒哮,就可以冬病夏治,但如果是热哮,可能就完全没作用了。

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原因二:体质不行!

比如,有些人的皮肤对三伏贴、三伏灸、拔罐等都非常敏感,这些外治方法可能导致皮肤不适、起泡、破溃等,这些朋友就不建议冬病夏治。

另外,本身患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者、糖尿病患者、局部皮肤溃疡、有接触性皮炎、皮疹患者、瘢痕体质人群、孕妇,均不在冬病夏治的适宜人群里

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原因三:急于求成 !

许多老顽疾存在已不是一两年,冬病夏治从起效到“奇效”注定不会立竿见影。

另外,治疗后吃太多肥腻辛发食品、久坐少动、忽视保暖,冬病夏治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想治“冬病”,还得做好4件事!

虽然三伏贴、三伏灸、拔罐等效果可期,开始冬病夏治后,您也必须注意4件事,治疗效果才能到最好!

1. 不可贪凉

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夏治”正是依靠气血运行加快、毛孔开泄,便于外治药物经皮渗透等基本条件实现的。贪一时凉爽,空调温度过低、吹电风扇过久会造成毛孔收缩、寒湿内闭,不利于散寒湿。

2. 莫食生冷

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夏季最宜清淡饮食,进食过多肥腻肉类、生冷瓜果不仅助湿生痰、还会耗伤阳气,延缓阻碍病愈进程。

3. 睡眠充足

睡好“子午觉”(即子时大睡、不熬夜,午时适当小睡),是维护体内阴阳平衡最力所能及的事。

4. 及时咨询

今天入伏!老寒腿老胃病别错过冬病夏治,但这3类人最好别凑热闹

外治时,贴敷、针刺、艾灸等方法有可能造成紧张不适,有人还会同时进行“三伏补”等内治方法,也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总之治疗时及治疗后的任何不适,都要与医生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