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相》相理窥探②

三、盈足与蓄通原则

相的盈足与蓄通,指动态的精神而言,即论人内在的精神成败的原则。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盈足要求,一是蓄通要求。

盈足指精神饱满,充实,而不能干竭虚亏、不足。一个人如果让人感到精神充沛,充满活力,气色清澈明润,或威严逼人,或神采耀人,即使形貌不佳,也让人觉得高贵不凡。此等即是上相。如果让人感到精神不振,薄弱无力,色泽惨淡昏喑,或愚顽浊恶,或狭狎浮泛,即使形貌很好,也让人觉得低贱庸俗,此等相,即是下相。

蓄通,指精神足而隐藏不露,既不妄发,又发之有度,而且一旦有发叫通畅灵活。不能神露、神散,屡屡妄发,却流散无节,或者神昏神弱,欲发不能,发之不变通。一个人如果让人感觉到精神通畅有度,灵活清澈,精神勃勃,色泽明润,意气风发。或含藏不露,动之有节,气度非凡,既使形貌不佳,也让人感到轻盈、敏捷或厚实稳重,可敬可佩。如形容某人目光炯炯有神,眼晴点漆般明亮清澈,即是畅通无滞。形容某人眼晴深不可测,目光隐隐闪烁,即为藏蓄不露。如果让人感到精神毫无管制,神散光露,无聚无主。或者没有变通,有睛无神,即使形貌可佳也让人感到下贱鄙陋,轻浮虚荣或愚蠢昏浊,难成大事业。

《麻衣相。异神赋》“红黄满面,发财,家自安康"。“神短无光,早赴幽冥之客”。大凡观人之相,须看“神气主荣枯”。《唐举相神气》“气似油兮神似灯,油若竭兮灯焰熄"。谢灵运说“夭寿之人,神高睫,泛而不救”《相理衡真》“神清潇酒,高贤可推,相貌混杂,俗士何疑。神气勃勃,定是称心发越之人,和神蔼蔼,必享丰厚积福之士。”


《麻衣相》相理窥探②

四、秩序与构势原则

相的秩序与构势是兼静态的五官面相与动态的精神气色两方面而言的,即考察面部五官组识整体构置与固有功能气势色泽的原则。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秩序​​​要求,二是构势要求。

秩序指五官骨肉的整体布局和每个器官和骨肉组识的位置,合理结构,有秩有序。不宜相侵相犯,不宜过凸过凹。不宜拥挤偏斜,不宜散乱无收。既不宜偏上,也不宜偏下。五官、六府、三停,尽管大小平衡,左右对称,如果整个布局和位置或偏左或偏右,或偏上或偏下。或挤到一块,或过于分散,或倾斜,或偏曲,或凸而无收无主,或凹而无放无主。或眉停眼,颧停天,四岳犯中岳,五官犯六府,或者乱纹冲破,痣痕克逆,都不是上相。《麻衣相》认为,偏斜者为人偏斜,拥挤者为人拘束,散乱者作事无主,凸突者作事怪戾等。

构势,指面部五官骨肉中各个器官组识饱满圆隆,显得结实而有气势,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功能的充分发挥以面部总体构置的完整合理与部位本身的有成为依据,而各个部位的有成,又以有气势,其功能的充分发扬为标志。如果各个部位器官在面部总体布局结杨合理,有秩有序的基础上长得很理想,神气盈面,色泽明润,诸如鼻子丰隆耸直,嘴巴红润方正,有棱有角,两耳色鲜高举,有轮有廓。五岳、三停平等,丰隆不陷相互朝拱……就为有气势,表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种现象意味着面部各个组识成分,构势极佳,因而显示出通达幸运,必为富贵之命。反之,秩序不合理,鼻凹额尖,耳大鼻小,五岳不朝,眉眼相挨,耳斜嘴歪等等,就为无势,构势不佳。因而显示出穷滞不幸,必为贫贱天祸之格。

具体组识部位的气势不能太强、太大,否则为本势,也不能太弱太小,否则为无势。

《麻衣相》“半生富贵劳碌只是为下停长",“鼻梁高危,兄弟赢微","鼻梁弱低非贫即夭",“印堂太窄子晚妻迟",“目长辅采荣登天府之人",“黑如点漆聪明文章"等。印堂太窄下停长,均表示构置不合理,破坏面部整体的有序。
《麻衣相》相理窥探②​​​​​​​​​​







五、中和与适度原则

相的中和与适度,侧重于人的姿容情态,即考察人之行为举止原则,也渗透了“中庸之道"的观念。

一个人在行为、举止、情态方面,不论性格有何差异,要做到符合中国人的中和适度原则,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过之,动之有节,静之安泰,处事接物和合宽客,语言情态礼貌适中……凡具这种特点之人,即为上相。反之,则为下相。

《神异赋》“行走不平,好外心而心中最恶",“冷笑无情,作事机深内重”,“猴食鼠食,鄙各而奸媒到底"。“语言多泛,为人心事难明",“视瞻不正必定奸淫”。这些都是不合中正与适度,故而为不言自然之道,为下相。而如下“容貌温和,作事襟怀酒落”,“视噡平正为人刚直心平","遭窘处颜貌温和,早穷晚发"等,则是符合中正与适度的原则。

另外,中和与适度原则,也指人的形貌而言,即指形体外貌各个组织器官,如五官颧、颏、额、四肢、躯体等。适度既表示充分的合人体生理结构规律,也表示着充分的合自然规律性,因此必为上佳之相。相反,则为不佳之相。如金形人若体方而正,骨坚而内实,色白气刚,则合金形正局,为适度。若局促而歌侧,骨少肉多,则为缺破失度。


《麻衣相》相理窥探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