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区“杏林中学”建校史

华州区“杏林中学”建校史

华县杏林中学前身是杏林公社农业中学, 是1966 年杏林公社在谢家堡西乱石荒草滩上建立的,当时修起简易校舍,四周荒滩作为学生劳动基地。先招收学生1班,后增至4班,教师6 人,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及农业、园艺知识,学制2年。校长刘西平(梓里人仪社农校毕业)。

1968 年因建硫酸厂(陕西省复肥厂前身)此处划为工业区,公社将农中交由龙山、李坡、磨村 3 个大队经办,选定现校址,占地 17 . 2 亩。在区内工厂集资 1 . 4 万元,作为建校费,由 3 个大队出工,建起 6 座教室, 12 间教师住房, 8 间厂房。同年学校迁此。 1970 年已增至 5 班,学生 253 名,教师 12 人(公办 5 人,民办 7 人)。师生艰苦奋斗,学工学农办起三厂(喇叭、面粉、农药),两场(猪场、农场)。据 1971 年 8 月统计:生产喇叭1000个,收人3000元;磨面粉 8 万余斤,收加工费6000余元;试制的农药和中曲饲料免费赠给 3 个大队。农场在五龙山移石造田 19 亩,收获小麦 700 斤,棉花 300 斤,玉米 800 斤,红薯4000斤,养猪8头,学校资金积累至 5 000 多元。实现了学校经费、水电费、开水费自给,学生的书报费也达到部分自给。生产的小喇叭畅销一时,被誉为“石窝里飞出了金凤凰”。由于勤工俭学成绩突出,地区教育局曾在学校召开现场会。省、地、县也多次进行表彰。

1971 年下学期改为中学,全名为杏林公社杏林中学,简称“杏中”。乡改镇后更名杏林镇初级中学。学校校舍少、设备差,师生始终保持农中时艰苦办学精神。 1972 年农场在五龙山已扩展有 200余亩山坡地。同年9月下旬起,渭南地区教育局和县教育局试点组分别在此和建华学校进行学校规章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制定出“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成绩考核与升留级”、“学工学农”、“学生考勤”、“学生奖惩”等五项制度,试行后县文教局于 1973 年 5 月 2 日转发全县五年制以上学校参照执行。同年文教局在华州、杏林、大明 3 个公社试点初中班“并班设校”,将杏林地区七年制学校戴帽的初中班并人杏中。“中学热”时,亦曾戴高中帽,曾设高中班 4 班。 1974 年高中班并人少华中学。 1974 年上学期学生增至 460名,教师 27 人(公办 20 人,民办 7 人)。 1969 年至 1974 年姚建忠任学校革委会主任。

1976 年校址向南扩充 10 亩,学校面积已达 27 . 2 亩,校舍面积已达 1814 平方米。 1977 年办起了印刷厂,有圆盘机 3 台,裁机、铸字机各 1 台,增加了学校收人。同年学校被评为铁道小卫士先进集体, 7 月中旬派代表出席陕西省铁道小卫士大会。 1977 、 1979 两年被评为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受到县上表彰。 1984 年县教研室确定其为县化学教学教改实验点,教学上屡获优异成绩,多次受到县上的表彰奖励。县教研室还在此召开了中小学教研成果评奖会。 1985 年有 12 班,学生 628 名,教职工 37 人(公办 30 人,民办 7 人)。 1991 年减至 7 班,学生 315 名,而教职工却增至 45 人(公办 41 人,民办 4 人)。 80 年代后期 4 年 4 易学校领导,使教学质量下降, 1991 年统考成绩,杏中名列全县 20 个乡(镇)中学的第 19 名。

1991 年下学期陈烈房接任校长,严谨治校,与教师同仁,重整旗鼓,在教学及管理上对师生从严要求,狠下工夫,三年迈出三大步。 1992 年至 1994 年全县中考单科生平成绩:语文(代课教师赵润琴)名列全县第一,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及英语等科,均名列全县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受到学生家长的赞颂和社会上的好评。

1992 年由杏林镇政府和陕西省复肥厂等单位集资办学,新建一幢 3 层 1650 平方米的教学楼,可用作 13 个教室,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校舍破旧,教学条件差的状况。

1994 年有 8 班,学生 369 名(男 183 ,女 186 ) ,教职工料人(男 17 ,女 27 ,公办 40 人,民办 4 人)。

在校担任校长和负责人的先后还有吕云宏(辛庄人)、王全喜(华州人)、安毓斌(寺门前人)、东长英(高塘人)、岳志信(麦郭人)、解金发(南解人)、宋忠强(崖坡人)、郭宽欣(梓里人)、陈烈房(陈家堡)。

在“普九”期间,筹集资金,先后修缮教室 4 座,教职工办公楼 10 间,灶房 2 间,新建学校校门,微机室(有微机 25 台),物理、化学仪器室各 1 个,生化、物理实验室各 1 个。另有图书室,卫生室,体育器材室,团队活动室,音美活动室和档案管理室。新添 21 寸彩电 1 台, vcD 及录像机各 1 个,语音座 3 个。教学碟片价值 3 000元,投影仪 10 台等价值 54200 余元。 1997 年中考综合成绩名列全县第三名。

1999 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经《科技经济信息报 》记者采访,以《 秦秦有志造就栋梁兴中华,默默无闻培育桃李满天下 》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1999 年教师蒋雪琴获省级化学优质课二等奖。

教师孙静1996年撰写的《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培养 》论文在市级交流中获市级三等奖。

教师杨应洲 1998 年 5 月被华县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十佳园丁”。

1995 年武国柱接任校长,2001 年 8 月杨芳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