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爲什麼要停產?

陸風逍遙的上市不可謂不高調,本身極具爭議性的外觀設計以及一波接一波的推廣讓行業內外人士都記住了這款“智聯轎跑SUV”,客觀地說這款SUV還是比較有特點的,漂亮的外觀內飾以及較為廣闊的售價區間、主流的1.5T發動機和5MT/CVT兩款變速箱選擇,從這款產品的定位和佈局來看,陸風的產品戰略算是比較成熟。

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為什麼要停產?

然而比上市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陸風逍遙的官降信息,2018年6月27日,陸風逍遙新增一款指導價8.98萬的CVT入門車型,而原有的9款車型也有了0.3萬-1.2萬元的官方降價,官降之後的逍遙售價區間從原來的7.99萬-13.19萬降到了7.69萬-12.19萬,降幅較大。

對於車企來說,官降是有一定含義的,官降雖然能夠換得更大的關注度,而且能更好地把控終端售價,從短期來說能夠獲得一些銷量,但是從長期來看官降無論是對於產品、車企還是老車主都是一種傷害,因此許多車企寧願給出八折甚至七折的市場優惠也扛著指導價不讓步,官降可以說是迫不得已的一種選擇。

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為什麼要停產?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車企也是如此,陸風之所以選擇官降也是為了能夠讓自家產品有一個更好的性價比以換取銷量,從目前的銷量來看,陸風的情況並不樂觀。早些年陸風憑藉X7這款車過得還算是滋潤,但是近期X7的銷量下滑嚴重,逍遙、X2、X5、X8等多款產品也不容樂觀,陸風此時選擇官降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為什麼要停產?

不止是陸風,前些日子一張不甚美觀的銀翔汽車停產通知在網上流傳開來,7月10日發佈的這份通知表明銀翔汽車決定停工待產40天,而且這份通知上赫然寫著“行業環境持續惡化,企業經營困難”,這幾個字看著著實讓人心疼。

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為什麼要停產?

一直以來我們似乎對於長安長城等一線自主車的發展信心滿滿,卻沒注意這些二線自主車企的生存狀態。而這幾年來,這些品牌日子過得並不好。川汽野馬/君馬/銀翔/漢騰等二線自主品牌目前不僅產品少,而且沒有一款銷量高的車型,在汽車企業巨大成本的前提下,它們的日子過得可謂舉步維艱。究其原因,其實也並不複雜,在教授看來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問題:

1、馬太效應顯現

2、消費者品牌意識增強

3、二線車企沒有過硬產品

1、馬太效應顯現

所謂馬太效應其實很好理解,即“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兩極分化明顯,目前中國品牌汽車中一線品牌擁有很強的保有量優勢和粉絲基數,而近年來較好的經營狀況也使得它們能夠大幅度投放,而從技術研發角度來說它們也有更強的實力去搞研發、挖國外知名設計大師,加上在產品上越發細分的佈局,二線車企的生存空間只能越來越窄。

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為什麼要停產?

即便是發佈類似的車型,一線車企的關注度也會非常高,這就好比範爺發一張自拍能有幾萬的點贊,而你發一張果照都只有幾十人看一樣,粉絲基數差異導致關注度的差距巨大,因此即便是發佈實力相當的產品,二線自主車型都不優勢。從百度指數來看,君馬、啟辰等二線車企的搜索指數、資訊指數均大大低於長安吉利等一線大廠。

2、消費者品牌意識增強

如果說發佈了一款新車沒人知道讓人覺得遺憾,那麼即便是投放了有了知名度仍然沒人買那就更可惜了,比如說觀致的產品和合資車型相比確實不遜色,然而就是因為這個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因此觀致3銷量十分慘淡。

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為什麼要停產?

而目前來說陸風、漢騰、君馬等品牌在口碑和知名度上都處於相當低的狀態,因為它們面臨和狀況和觀致基本相似,在品牌意識愈發增強的當下,這些小品牌要想賣出車就更難了。

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為什麼要停產?

如果你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話,君馬漢騰這類車型能見度不高,而這些車型主要市場在三四五線城市和廣大城鎮,然而如今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地區差異縮小,加上寶駿長安歐尚對於城鎮和三四五線城市的大掃蕩,二線車企更加沒有了生存空間了。

3、二線車企沒有過硬產品

不可思議 這些曾經火爆的國產車為什麼要停產?

當然,如果二線車企能夠打造出一款類似於寶駿510這樣的強勢產品,那自然是不愁銷量的,然而二線車企並沒有品質過硬的車型,技術薄弱是對它們狀態最好的詮釋,無論是在各類型的安全測試中還是車輛技術拆解評測中二線車企往往都不佔優勢,在中國這個日漸成熟的汽車市場,二線車企的技術劣勢將會被暴露得更加徹底。

總結:

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汽車行業開始洗牌的今天第一批死掉的就是那些沒有技術沒有實力的二線車企,雖然讓人覺得遺憾但是卻也是沒有辦法,今後二線車企也只會越活越困難,除非能夠逆勢發力打造一款暢銷車型,就如當年比亞迪推出爆款的F3,長城推出爆款的H6一樣,如果沒有一款成功產品,那麼大浪淘沙,二線車企一定會走入一個死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