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评《三国演义》:曹操权力大过皇帝 ,为何却不敢取而代之?

从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就成为了权力的象征,而做皇帝也成了很多诸侯的愿望。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在诸侯之中的实力是最强的,曹操也是诸侯之中最有资格成为皇帝的人。当时汉献帝也落在曹操曹操的手中,所以曹操想成为皇帝是很容易的,直接将将皇帝废了,自己取而代之就可以了,可是曹操并没有那样做,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曹操是真的不想当皇帝吗?这一直都是一个千古之迷。

趣评《三国演义》:曹操权力大过皇帝 ,为何却不敢取而代之?

回顾历史,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与我们是不同的,就算有些事我们知道结果,知道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它依旧不同。对于曹操不称帝这个问题,我想我们还是要回顾一下,从当时人的角度来回答,曹操并不是不想称帝,在皇帝宝座之前,谁能抵御这种诱惑呢?我想曹操也跟别人一样吧!但是曹操不敢称帝确实是有原因。

第一,众诸侯中只要称帝就没有什么好下场,公元197年2月,袁术在寿春称帝,但称帝没有多久,天下诸侯就发布讨贼檄文。各诸侯出兵讨袁,而袁术也在各诸侯的讨伐下结束了自己的皇帝梦,袁术称帝后天下人共诛之,天下人都成为了天的敌人,假如曹操也称帝他的下场跟袁术也一样,曹操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会和天下人为敌,自己也不会自寻死路,这是第一个原因,袁术的下场给曹操敲敲了警钟。

趣评《三国演义》:曹操权力大过皇帝 ,为何却不敢取而代之?

第二,曹操虽然占据北方大片地区,但是根基却不是很牢固,北方地区依然有很多人反对曹操,支持汉献帝,而且南方还有刘备和孙权,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北方,。假如曹操称帝,无疑是把自己往火上推,天下人不仅要讨伐自己,自己统治的地区也不会在安宁,对于不稳的根基来说,这不是加速自己灭亡的步伐吗?在说当时还不是称帝的最好时机,毕竟汉朝皇帝还受上天的庇护“遮羞布”还在,一些大臣依旧拥护汉献帝。假如曹操称帝,不就是把这条步给撕烂吗?我想曹操聪明一世不会糊涂一时的。

趣评《三国演义》:曹操权力大过皇帝 ,为何却不敢取而代之?

第三,当时的曹操称帝不称帝都是一样的,称帝只是多了一件黄袍子而已。当时的曹操拥有皇帝之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朝中的一切大事皆由曹操决定,汉献帝只是曹操手中的一颗棋子,有人说:“汉献帝是后宫的男主人,有时候连后宫也管不了,”这时大权都由曹操掌握,他可以称帝也可以你称帝,但是曹操心里明白不称帝对他才有好处,反正天在在自己手里,可以随意的打着天子的旗号去号令诸侯,而且自己还不要担负骂名,不受讨伐,这可以看到曹操有多精明啊!

趣评《三国演义》:曹操权力大过皇帝 ,为何却不敢取而代之?

在我看来,做皇帝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权利欲望,可是皇帝也不是这么容易当的,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正因为这样,曹操就算权力大过皇帝却依然不敢随意的取代汉献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