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王氏

「傳奇」王氏

唐代貞元年間,有個年輕書生,名叫李章武,祖上是中山人。他聰明多才,又十分好學,每每遇到學問上的疑難,總要研討個究竟。他與朋友崔信趣味相投,情誼至深。

貞元三年,崔信奉調到華州任別駕之職。不久,李章武也從長安去華州,與好友相聚。

一天,李章武在城中游覽,偶然看見街北一戶旅店門前,有一婦人倚門而立,十分美貌。他一見鍾情,割捨不下,回去對崔信撒謊說“小弟在城外有個親戚,需要前去拜訪。”於是,李章武急急忙忙地離開崔府,在看到的那家旅店租了一間房舍居住了下來。那美婦人王氏正是房舍主人的兒媳,也是一名娼妓。

李章武住下之後,少不得時常向那婦人獻殷勤,王氏見他是位風流倜儻的公子,自然也是滿心歡喜。不多久,兩人便成就了一段姻緣。他們男歡女愛,不知不覺過了一個多月,李章武竟用去了三萬多錢,而王氏為供奉情郎,所花費用更多。兩人真可謂心心相印,情愛日篤,繾綣纏綿。無奈人生有聚亦有散,李章武因有要事必須返回長安。他們雖是難捨難分,也只得依依惜別。李章武贈給王氏一副交頸鴛鴦圖,王氏回贈李章武白玉指環一雙。他們又互相贈詩一首,道不盡滿腔的離情別緒。王氏還賞給章武的僕人楊果一千錢,以感謝他這些日子的殷勤服侍。

誰知這一別竟達八九年之久,李章武一直未能再到華州,甚至連音訊也未能溝通。直到貞元十一年,章武之好友張元宗要到邽縣上任,約李章武到京城會面,他才藉此機會決定再訪華州,迫切希望能重新見到王氏。

李章武到了華州後,計劃仍去住從前住過的房舍。誰知到了門前,只見一派冷清破敗的樣子,哪裡還有什麼王氏的蹤跡?李章武不知是留是去,正猶豫不決時,忽然看見東鄰的一位婦人走出,便迎上前去,打聽王氏的下落。那婦人微微一愣,答道“這家主人出門遠遊去了。主人的兒媳王氏,已經亡故了一年多……”

李章武聽了十分悲傷,滿面流淚道“小生姓李,八九年前曾在此住過。”

李氏問“公子當年可曾有個僕人姓楊名果?”

李章武說“對啊!”

楊氏聽後,不禁悲泣起來,說道“小婦人家在這裡已經住了五年。小婦人與王氏相處親密,如同姊妹一般。她在世時,常常對小婦人說‘……小妹這裡接待過許多客人。在那些你來我往的客人中,有不少人整日甜言蜜語、信誓旦旦,都說甘願為小妹揮金如土,耗盡家產也在所不惜……但是,小妹都不曾為之動心。那一年,有個李十八郎住進了小妹家。小妹第一眼看見他,就不知不覺對他著了迷,竟不能自持。不久,小妹便與他同床共枕,成就了一段難割難捨的恩愛情緣。如今,與他闊別已是好幾年了。小妹對他仍然是一往情深,朝思暮想,以至於食不甘味,夜不能寐。這樣痛苦的思念之情,又不可能對別人述說。而小妹那日夜思念的李十八郎,不知今在何方?小妹盼望著我們還會有再見面的機會。倘若這機會真的來了,小妹寧願拋棄一切追隨於他!如果無緣等到這一天,小妹只有誠懇拜託姐姐,希望姐姐能理解小妹這番話語中的真情……請姐姐記住有個僕人叫楊果的,他就是李十八郎……’這以後又過了兩三年,王氏終於積鬱成疾,不治而逝。她臨死前又囑託小婦人說‘小妹出身寒微,曾經得到過李十八郎的厚愛,心中十分感激,總是念念不忘,以至久思成疾,如今小妹知道自己已無治癒的希望了,以前所託之事,請姐姐千萬勿忘!萬一李十八郎真的來此,望姐姐把小妹這番銜恨於九泉之下的心事,轉告於他,求他留宿在這間房舍中,冀求我們的靈魂能再見一面。’”

一席話,勾起了李章武的多少回憶。他請東鄰的楊氏打開這間久已塵封的居室,讓僕人到市上買回些食物,並整理好了被褥鋪席。

正在這時候,忽然有一個婦人手執掃帚從房中出來掃地。東鄰的楊氏大為詫異地自語道“此人從未見過。”李章武立即攔住那婦人,問她從何而來。婦人說道“這家死去的王氏,十分感激公子昔日的恩情,將要來此與公子相會。唯恐公子懼怕驚疑,所以讓老身先來告訴公子。”

李章武連聲應道“小生今日所以來到這裡,正是希望能與王氏會上一面。如今雖說我們已是生死相隔,人鬼殊途,按說一般人都會有所忌諱和恐懼的。但是,小生與她實在是真心真情,相互思念。小生怎麼會有疑慮呢?”

聽完李章武這一番話,執掃帚的婦人微笑著,倏忽不見了蹤影。

李章武隨即開始準備酒茶菜餚,擺設好供桌,按禮儀祭祀王氏。祭完,自己也吃了些酒菜,便上床睡覺了。不知不覺已到二更時分,李章武一覺醒來,看見置於床頭東面的燈盞上,燭光忽明忽暗,搖曳不停。他心知有異,便叫人把燈燭移到背牆處,放置在房間的東南角。不一會兒,便聽見房間的西北角處簌簌作響,恍惚間,似乎看見有人影冉冉飄來。待到只距五六步時,李章武看清了來者的容貌衣服,果然正是他朝思暮想的王氏,與往日沒有什麼差異。

李章武忙翻身下床,迎上前去,抓住王氏的手,擁著她回到床前。兩人生離死別,今夜終得再結秦晉之好,枕邊有多少說不盡的情話,訴不完的歡愛?王氏嚶嚶地附耳說道“妾在冥冥之中,就連自己的親戚都已經淡忘了,唯一片心思想念著郎君。”這番摯愛真情,使李章武感動萬分,對王氏的情更濃,愛更深。他在與王氏愛撫交歡中覺得她完全如同生前,絲毫沒有人鬼之異。

不過,在徹夜的歡娛中,王氏並沒有忘記請人在窗外注意觀察夜空中是否升起啟明星。因為啟星明出現時,她必須返回冥界,是決不可以久留的。她懇求李章武要好好感謝東鄰的婦人楊氏。她說“如果沒有她,哪會有今夜我們的歡會?又怎能撫慰妾在冥冥之中的無限幽怨呢?”

轉眼到五更時分,窗外有個聲音喚道“該回去了!”

王氏聽見這一聲叫喚,頓時悲泣起來,不得已只好下床,與李章武相互摟扶著,走到門口。兩人仰望夜空,但見啟明星的確是無情地出現在天邊了。永別在即,這對痴情人怎能不嗚咽悲怨?兩人相攙著,又回到房中。王氏在裙帶上解下下錦囊,從中取出一個物件,贈給李章武。

李章武接在手上一看,這物件顏色黑中略帶紅色,卻又顯得青碧。看起來質地十分緊密,似乎是一塊冷玉,其形狀像一片小小的葉子。李章武一向見多識廣,卻居然不認得這是何物。

王氏見他疑惑不解,便解釋說“這就是人們傳說的所謂靺鞨寶石。它出自崑崙的玄圃中,公子怎麼可能見過呢?不久前,妾與西嶽的玉京夫人在一起遊戲時,看見夫人身上的許多珍寶飾物中,這物件特別惹人喜愛,忍不住上前去仔細觀賞,夫人見妾喜愛,便解下來送給了妾,並對妾說‘即使是神仙,一旦得到這件寶物時,也會引以為榮的’,公子對此中之道素來有真知灼見,所以妾把它贈給公子,但願公子永遠珍惜它!”

李章武也取下自己頭上的白玉寶簪,回贈給王氏,兩人抱頭悲泣,互贈詩章,以抒慘痛的永別之情。分手的時候終於來臨,王氏款款走向房中的西北角,又回過頭來,一面擦著淚水,一面慼慼地說道“李郎!你千萬不要忘記九泉之下思念著你的人啊……”

她哽咽佇立著,看看天色將明,遂急忙奔到牆角,頓時杳然消失了身影。此時,房中寂然無聲,唯有那盞寒燈在明明暗暗地閃爍。

第二天,李章武啟程返回長安,平安度日。不久,他又去了一次郊縣,與張宗元等做官的朋友們相聚在一堂,飲酒吟詩。李章武趁著酒酣耳熱之際,想起了與華州王氏的那段姻緣,感慨萬端,即席賦詩。吟誦之後,他便告退,形影孤單地走了幾里路,又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蕭條明早分歧路,知更相逢何歲年……”

話音剛落,忽然從空中傳來嘖嘖讚歎之聲,聲音宛轉悽楚。仔細再聽,原來竟是王氏的聲音,只聽她說道“在冥界也有地段之分,不允許擅自越界。但今天聽見了公子高聲吟誦的詩句,妾深知公子這片苦苦思念之情,妾甘願冒著被陰司責罵懲罰的危險,也要遠遠地趕來送公子一程,公子可千萬要珍重啊!”李章武想再與王氏交談,但王氏已違心地離去了。

他回到長安後,把自己的這段故事說給隴西來的朋友李助聽。李助也大為驚奇,作詩讚嘆王氏情感的至深。

後來,李章武在東平丞相府供職。有一日得了閒暇,便請來一位玉石工匠看看自己珍藏的那塊玉石。誰知這玉工根本就沒見過,更不敢貿然加工雕刻。當李章武到大梁任職時,他又請來技藝高超的玉工,此人對這寶玉略知一二,便依照它原有的葉片形狀,精心地把它雕琢成懈葉的模樣。

有一年,李章武奉命進京,他仍和往常一樣把這寶玉藏在懷中。一天,他騎馬路過市東街時,忽然有位西來的胡僧迎面走近,朝他叩頭道“小僧知道老爺有一稀世寶石,乞求讓小僧見識見識,以遂平生之願!”

李章武心中暗暗稱奇,便把這胡僧引到僻靜之處,從懷中取出寶石讓他觀看。胡僧捧著觀賞了好一會兒,讚歎道“這實是天上之物!人間怎麼會有呢?!”

李章武一直記著王氏的囑託,每年都去華州看望東鄰的楊六娘,並贈送禮物。

選自《太平廣記·李章武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