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察》取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呼聲爲啥這麼高?

《新觀察》取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呼聲為啥這麼高?

導讀:6月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會退出歷史舞臺嗎?”一文發佈後,引起很多讀者的共鳴。從讀者的留言中不難看出,不論是農機用戶,還是農機生產企業,甚至是農機購置補貼操作人員,都希望取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還有很多讀者,希望儘快實施“作業”環節的補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義憤填膺呢?怎樣解決眼前的問題呢?

為什麼很多人希望取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呢?

農機用戶有話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應該是惠農政策,補貼資金應該補給農戶,但是這麼多年的補貼資金幾乎沒有到農戶手裡,不是直接劃給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就是變相被生產企業和經銷商拿走。在補貼之前,農機生產企業或是經銷商先把價格抬高;補貼了之後,價格才回歸到正常水平,所以那些補貼資金都被廠家和商家套走了。還有就是,農產品價格已連續幾年下調,再加上近幾年土地流轉的成本逐年增高,很多農業大戶紛紛退還流轉的土地,可見農業大戶(很多也是農機用戶)的購買能力在減低。另外近些年農機大型化趨勢明顯,農機單價也在逐年提高,所以更新換代農機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意願都很低。

《新觀察》取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呼聲為啥這麼高?

農機生產企業有話說。農機生產企業原本可以藉助補貼政策擴大收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農業機械化薄弱環節的產品研發。但是,一些農機生產企業是衝著補貼資金才進入農機行業的,這些企業對已有農機產品進行簡單的複製模仿,造成農機市場的同質化競爭,並且大打價格戰,拉低了其他企業的經營利潤,從而減少了農機骨幹生產企業在研發上的資金投入。長此以往,惡性循環便由此開始。因此,農機生產企業希望取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斷了那些簡單模仿、粗製濫造的企業財路,讓那些企業退出農機行業,淨化農機市場環境,才能讓農機行業迴歸理性的發展軌道。

《新觀察》取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呼聲為啥這麼高?

農機購置補貼操作員有話說。農機購置補貼操作相當複雜,不要說農機生產廠家、經銷商、農民難懂,就連管理部門也非常費解。每年各省都要從中央確定的品目裡選擇適合本地的機具品目,同時還要根據中央的補貼額一覽表制定省級的補貼目錄。然後還要讓生產企業在各省進行投檔申報,用來確定哪家企業的哪款產品入選哪個省份的補貼範圍。最後,農機用戶需要購買指定範圍的農機,才能辦理補貼手續。前面這三步都走通了,管理機構的操作人員才能核實、結算等補貼手續。如果不是熟悉流程的人,對整個農機購置補貼過程將一頭霧水。

如果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退出歷史舞臺,需要哪些前提?

剛需未變,時局已變。18億畝耕地紅線的農業生產需求是每年的剛需,而且需求是穩定的。受15年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拉動,很多地方偏重於傳統農機四大件(拖拉機、小麥收、水稻收、玉米收),使得原有的“無機可用”到了現在的“有機可用”且超飽和水平。雖然時局已變,但是“有機可用”並不意味著“有機能用”和“有機願用”。這就是農機“作業”補貼政策需要推動的事了。不容否認,現在仍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還是老一輩(40後、50後、60後)農戶為主,因為農業生產不賺錢,年輕一代(70後、80後、90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願意從事農業生產。如果此時開始實施農機作業補貼,國家的惠農資金就可以真正直接補貼給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讓從事農業生產成為賺錢的職業,才有可能確保18億畝耕地有人來種地,才有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根基。

作業補貼測算的保障。有人說實施農機作業補貼在操作上有一定難度,其實,如果跳出農機行業,看一下社會上其他行業,遠的不說,就說工程機械、汽車行業,衛星定位早已成為現實,遠程監控也早已實現,更別說現在正是焦點的無人駕駛汽車了。農機作業補貼測算,僅需要農機實現衛星定位和遠程監控即可,這兩點,大田農社旗下大田物聯早已將包含這兩點的物聯網設備引入農機行業,並且大田物聯農機田間作業遠程監測系統已經通過選型,並且為農機行業服務。除此之外,據筆者瞭解,大田物聯已經研發出基於北斗衛星定位的農機作業監測平臺,深松整地作業、秸稈粉碎還田作業、秸稈打捆作業、穀物烘乾作業等,已經實現智能雲平臺監測,可以實時將作業數據傳輸到監測平臺,供有關機構使用,還能提前將機器故障預警反饋給廠家和用戶,避免故障發生給用戶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農機產品的智能化升級迫在眉睫。從“農機購置補貼會退出歷史舞臺嗎?”一文可以知道,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拐點已經出現,而且已經處於快速的下行區間,再加上老百姓對取消購置補貼政策和出臺作業補貼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而且物聯網智能設備已經進入我國農機行業,並且部分企業已經在個別省份投入使用。一旦作業補貼政策大範圍實施,沒有安裝、或是沒有進行物聯網智能設備測試磨合的農機產品,很可能會出現比排放標準升級還要嚴酷、嚴格的行業“大洗牌”,出局的風險可想而知。

結語:從農機化發展的高度看,農機作業補貼政策,是在倒逼農機產品智能化升級,是在提高農業全面、全程機械化生產水平,向《中國製造2025》指明的方向前進。從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看,農機作業補貼政策,是在解決“無人種地”的問題,國家糧食安全根基不能動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