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李鸿章:洋务派;李鸿藻:清流党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安徽人。晚清“洋务派”重要人物。说是晚清第一重臣毫不为过,不知道李鸿章等于没学过近代史。镇压过太平天国,经营过洋务运动,创建过北洋水师,经历过多次对外战争,也签订了最多的不平等条约。虽然一度被历史塑造为“卖国贼”,却被清朝统治者倚为栋梁,也被西方人认为是中华“第一号人物”。虽然他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但他把中国这个老旧的国家多少向前推了一些,推得不够前面,不是他一个人的错。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李鸿藻

李鸿藻(1820-1897):直隶(今河北)人。晚清政治派别“清流”的重要人物。这一派别的特点是:成员通常是“清水衙门”出身,如言官御史、学政等,崇尚孔孟之道,强烈主张反抗外来侵略,一般为官比较清廉(其实也不尽然),但几乎没有办实事的能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嘴炮。洋务派买洋枪洋炮、办企业,经手的钱多了,手脚常不干净,清流就查他们的经济问题;洋务派与西方国家接触多,常有虚与委蛇、利益交换,清流就弹劾他们卖国。

“清流党”和“洋务派”是死对头,因此李鸿藻和李鸿章也是死对头。

李鸿藻曾担任同治皇帝的老师,从此平步青云,长期在监察系统工作,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多次弹劾李鸿章和其他洋务派大臣。但对慈禧太后修复圆明园这样劳民伤财的举措也能够做到据理力争。

丁宝桢、沈葆桢、陈宝箴:三个洋务派

晚清至少有三个名为bǎozhēn的大臣,巧的是他们都是洋务派,甚至是维新派。

丁宝桢、沈葆桢:洋务派;陈宝箴:洋务——维新派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位于四川都江堰的丁宝桢塑像

丁宝桢(1820-1886):贵州人。洋务派主要人物之一。《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严刚有威”。长期担任地方官,在贵州、山东、四川等地为官。镇压过捻军起义,兴办过洋务企业,兴修过黄河和都江堰的水利,为官清廉,死于四川总督任上竟无钱安葬。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宫保鸡丁”这道菜与丁宝桢有很大关系:丁宝桢爱吃鸡丁,他家的厨房做的鸡丁很有特色,他常拿来招待客人。丁宝桢被清廷授予“太子少保”头衔,因古代常用“东宫”称呼太子,因此“太子少保”也被称为“宫保”,这道菜便因此得名“宫保鸡丁”。注意,可不是“宫爆鸡丁”。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沈葆桢(1820-1879):福建人。很巧,沈葆桢和丁宝桢出生于同一年,也是洋务派。他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崭露头角,之后投身海防事业,是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业的先驱。与左宗棠合作兴办福州船政局,这里产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造船厂、第一支近代化舰队(福建水师)和晚清90%以上的海军将领。期间担任钦差大臣,巡查东南与台湾的海防,后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组建南洋水师,为大局考虑建议朝廷以北洋水师为重,并派遣詹天佑等一批学生出国深造,后来他们都成为国家栋梁。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陈宝箴全家福

陈宝箴(1831-1900):江西人。早年受到曾国藩赏识,投入湘军阵营。在多地担任地方官,于1895年出任湖南巡抚。《清史稿》中说他“先后设电信,置小轮,建制造枪弹厂,又立保卫局、南学会、时务学堂。延梁启超主湘学,湘俗大变。”戊戌变法期间,各地督抚对新法多持观望态度,陈宝箴是其中唯一真心诚意推行新法的

。但是随着戊戌变法失败,陈宝箴也被罢免了官职,他的诸多举措都被废除。“宝箴既去,诸所营构便於民者,虽效益已著,皆废毁无一存”。不久陈宝箴猝然离世,有说法认为他是被慈禧秘密赐死的。

陈宝箴有长子陈三立,也在清朝为官,戊戌变法后与父亲一同被罢免。此后一直致力于立宪运动。1932年日寇进犯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陈三立白天阅读报纸,夜晚在梦中高呼“杀日本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日寇派使者请居住在北平的陈三立出山参加伪政权,陈三立手持扫帚将使者赶出家门。不久陈三立在忧愤中去世。

陈三立有子陈寅恪,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陈宝琛

还有一个人,与陈宝箴一字之差,他就是陈宝琛(1848-1935):福建人。清流党巨头,但是与一般清流党人不同的是他并不排斥新学,与洋务派一些人物关系也不错。曾应洋务派干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邀请到台湾共事。曾任溥仪的老师,支持清朝复辟,却反对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冒死去东北劝谏,险些被关东军囚禁。后回到天津,郁郁而终。

丁日昌、丁汝昌:两位海军先驱

丁日昌:洋务派;丁汝昌:北洋海军提督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广东人。早年任江西万安知县,因辖地被太平军攻破而被罢免。后来先后投入洋务重臣曾国藩、李鸿章麾下,主持建设“江南制造局”,到今天发展成中国海军重要的造船基地——江南造船厂。根据《清史稿》记载,“鸿章倚以办外交……调两淮盐运使……岁入骤增。同治六年,擢布政使,授巡抚。”光绪元年,丁日昌主持清政府老牌造船企业福州船政局的工作。此后还平定过台湾原住民部族的起义。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安徽人。原是李鸿章的淮军中的一员骑兵将领。李鸿章建立北洋海军时因为高级将领几乎全是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而非淮军嫡系,因此让丁汝昌担任舰队提督。但丁汝昌不习海军,诸将不听指挥,遂致北洋海军纪律松懈、训练不严,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丁汝昌不能说没有责任。甲午战争后期,北洋海军被日本海军围困在威海卫,大势已去。部分官兵和外籍顾问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签下投降书后吞食鸦片自杀。为了不让部下无谓送命签下降书,情有可原。他的死能保全自己的气节,但无法洗刷自己的责任

邓世昌、徐世昌:北洋军两代将领

邓世昌:北洋海军致远号舰长;徐世昌:袁世凯助手,中华民国总统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邓世昌(1849-1894):广东人。曾在上海就读于教会学校,后入福州船政学堂。因为海军急需人才,邓世昌毕业后直接从军,错过了出洋留学的机会。李鸿章建立北洋海军,将邓世昌挖走。北洋海军成军后,邓世昌任致远号巡洋舰管带(舰长)。因丁汝昌治军无方,军纪逐渐废弛,诸将赌博、纳妾、吸鸦片成风,争相在刘公岛军港附近购置住宅,且常外出看戏。邓世昌不爱看戏,无大事绝不离开军舰,又不是福建人,遂被闽籍将领们排斥。

据《清史稿》,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战况不利,邓世昌对将士高呼:“今日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遂令致远号加速撞向日军的吉野号巡洋舰,不幸中鱼类沉没。沉船后拒绝救助,以身殉国。谥号“壮节”。

相传光绪为他写下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然而,有他真的可以壮海军威吗?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徐世昌(1885-1939):天津人。也是“北洋军”将领,不过不是李鸿章的北洋,而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这是清朝第一支新式陆军。徐世昌是袁世凯重要的助手和盟友,也是北洋集团除袁世凯外在朝廷官职最高的人。曾任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推行新政成绩斐然,令东三省面貌焕然一新。慈禧去世后,袁世凯被溥仪生父摄政王载沣排挤而暂时淡出朝廷。清朝宣布“立宪”后成立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的第一任责任内阁,徐世昌依然能够出任协力大臣(副总理)。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后,多次表示希望徐世昌担任总理,经过多次婉拒,在1915年出任国务卿。后来因反对“二十一条”和袁世凯称帝,徐世昌退回老家闲居。1918年,徐世昌成为中华民国总统,五年后被曹锟逼退。晚年隐居在天津,日本人多次请他到伪满洲国或华北傀儡政府任职,均严词拒绝。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民国时的徐世昌

还有一个有类似名字的人,也是个将领。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徐永昌

徐永昌(1887-1959):山西人。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曾参加抗日战争,随国民政府到台湾后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李鸿章有个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两人名字却像亲兄弟

他最有名的事是1945年9月2日代表中国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接受日本的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