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丨十位歷史名人的教育典範(二)

點擊上方“教諭家”可以訂閱哦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說的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對其子女的成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古代,人們的理想人生模式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而齊家則是家庭教育所要達到的理想目標。社會名流、名門貴族,尤其是帝王將相們,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國家、對社會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教育子女之道便會成為後人家庭教育的重要參考模式。

教育故事丨十位历史名人的教育典范(二)
教育故事丨十位历史名人的教育典范(二)

司馬光:把儉樸作為教子成才的主內容

北宋傑出史學家司馬光,進士出身,屢官天章閣侍兼侍講、御史中丞、尚書左僕射,後追封為溫國公。他著述宏豐,其名著《資治通鑑》是我國一部很有價值的歷史著作。他的生活十分儉樸,工作作風穩重踏實,更把儉樸作為教子成才的主要內容。


在司馬光的一生中,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據有關史料記載,司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用。他在《答劉蒙書》中說自己“視地而後敢行,頓足而後敢立”。為了完成《資治通鑑》這部歷史巨著,他不但找來範祖禹、劉恕、劉斂當助手,還要自己的兒子司馬康參加這項工作。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抓書頁時,非常生氣,認真地傳授了他愛護書籍的經驗與方法:讀書前,先要把書桌擦乾淨,墊上桌布;讀書時,要坐得端端正正;翻書頁時,要先用右手拇指的側面把書頁的邊緣托起,再用食指輕輕蓋住以揭開一頁。他教誡兒子說: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一些本錢,讀書人就應該好好愛護書籍。為了實現著書立說治國鑑戒的理想,他15年始終不懈,經常抱病工作。他的親朋好友勸他“宜少節煩勞”,他回答說:“先王曰,死生命也。”這種置生死於不顧的工作、生活作風,使兒子同僚們深受啟迪。


在生活方面,司馬光節儉純樸,“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於名”。他常常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為了使兒子認識祟尚儉樸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痱,極力提倡節儉樸實。


他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樸,表面上看來皆不是經國大事,然而,實質上是興家繁國之基業。司馬光關於“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警句,已成為世人傳誦的名言。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樸的重要性,並以儉樸自律。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謄於後世。

教育故事丨十位历史名人的教育典范(二)


教育故事丨十位历史名人的教育典范(二)

范仲淹:教子戒奢維家風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下的千古名句,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范仲淹出生在蘇州吳縣一個貧苦的家庭。早年清貧的生活,使他養成了節儉樸素的良好習慣。後來入朝做大官後,所得的俸祿,往往用來接濟窮人,而自己的子侄,卻不得不輪流換穿好一點的衣服出門做客。


話說一年的秋天,范仲淹的二兒子範純仁將舉行結婚大禮。範純仁深知父親的風節和家規,對操辦隆重、奢華的婚禮,自然不敢妄想。純仁暗暗考慮:成家立業乃人生大事,總得購置些衣服、傢什。只買些簡單的用品,自然會得到父親的讚許,但新婚妻子及岳父那邊卻不好交待;買些稍好點的,妻子、岳父那裡自然高興,但父親的家規卻不好通過。


想來想去,範純仁最後決定:只買一兩件稍貴的物品,父親、妻子兩邊都能通過。於是,純仁將要購買的物品列出清單,壯著膽子交給了父親。


誰料范仲淹接過清單一看,立刻板起了面孔,大聲說:“純仁,你要購買的那兩件貴重之物,到底是什麼打算?難道我范家的門風,要在你手中壞掉不成?婚姻自然是人生的大事,但是,它與節儉有什麼矛盾?又怎麼可以藉口‘人生大事’,而去奢侈浪費呢?”


一番話說得範純仁滿面羞愧。他低下頭,鼓起勇氣,向父親喃喃地說道:“范家節儉的家風,孩兒自幼熟知。購買奢華貴重用品,兒子知錯。可是有件事孩兒在心中苦惱多時,今日如實稟告父親大人。這些天來,新人想以羅綺作幔帳,孩兒知道這不合范家家風,不敢答應,可她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兒礙於他們的情面,沒敢再堅持不買。”


范仲淹一聽,立刻大怒,指著範純仁說道:“你知錯認錯,我不再追究你的過錯。但是,范家幾十年來,以節儉自守,以奢侈為恥。用羅綺做幔帳,豈不壞了我范家的家風?情面事小,家風事大。你可以告訴他們,如果堅持以羅綺為幔,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裡燒掉!”


由於范仲淹的堅持,範純仁的結婚大禮辦得十分簡樸,既沒購買什麼貴重奢華的物品,也沒有舉辦隆重奢侈的婚禮,不僅范仲淹的家風得以維持,同僚們也從中受到很大教育。


教育故事丨十位历史名人的教育典范(二)


教育故事丨十位历史名人的教育典范(二)

岳飛:對待兒子是“受罰

重於士,受獎後於士”

岳飛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將領。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


岳飛20歲那年,離家從軍。臨行前一天,岳母姚氏為了鼓勵兒子岳飛樹立“以身許國,報效國家”的偉大報負,在他背上用針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要他牢牢記在心,至死為國效力。“岳家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金軍對他也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嘆,最後被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抗金戰役的統帥。


岳飛自己一共有五個兒子。像母親當年對自己一樣,他對他們的教育非常嚴格。按理說,作為一個統率百萬大軍的主帥,他在當時的薪俸是不少的,可以讓子女們生活過得富裕一些。但是,他始終保持著比較簡樸的生活,而把多餘下來的錢充作軍費,賞給軍士。岳飛在家中日常只穿麻布,不穿絲綢。家中平時的飯菜是麥面加蔬菜,很少用肉,而且規定幾個兒子不得飲酒。岳飛還經常要兒子們讀書之餘到農田去從事各種勞動。他說,對於子女,“稼穡艱難,不可不知也”。


岳飛的長子岳雲,12歲入伍成為一名小軍士。岳飛對岳雲的武藝操練要求十分嚴格。有一次,岳雲身披重鎧,操練騎馬衝下陡坡,一時興起,忘記注意地形,從山上狂奔而下,結果連人帶馬栽進了壕溝裡,衣服跌破了,臉上也掛了彩,流出了血。岳飛看見了,大怒,命令軍士打他100軍棍。眾將士求情,他仍然不依。他說:“前驅大敵,亦如此耶!”岳飛認為,平時演習就應該當作戰時看。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兩軍戰鬥時,自己不但會丟掉生命,而且還會造成戰鬥失利。所以,現在不按軍法辦事,嚴加教育,表面上是愛兒子,實際上是害兒子呀!由於岳飛的嚴格教育,岳雲很快成長為一員所向無敵的勇將。


岳雲在和金兵作戰中,“勇冠三軍”,屢建戰功,將士們稱他為“贏官人”。岳飛卻多次對他的功勞隱而不報,等到別的將領多次催促,朝廷又親自調查,才予以追認。當時,宋高宗下旨給岳雲連晉三級,岳飛卻上表謝絕。他在表中誠懇地說:“許多兵士出生人死,頂多才升一級,我兒雖然立了一點功,怎麼能夠連升三級呢?”


所以,一些將士說岳飛對待兒子是“受罰重於士,受獎後於士”。


教育故事丨十位历史名人的教育典范(二)

(待續)



使教育過程成為一種藝術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