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白大米的營養10%人吃了,剩下90%誰吃了

“精白大米真的流失絕大多數營養嗎?”對此有專家指出,這涉及到食物加工工藝以及人們的飲食認知。我們常吃的米往往是加工程度高的精白大米,那被磨掉的部分恰好是大米中的精華,其所含營養佔整個稻米營養的60%以上。


精白大米的營養10%人吃了,剩下90%誰吃了

口感雖好但營養不高,大米中60%至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積在穀皮、糊粉層、胚芽等外層組織中。從這個角度講,大米的傳統加工工藝,如清選、去雜、碾白、拋光、色選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實際上破壞了大米的營養。
精白大米的營養10%人吃了,剩下90%誰吃了​  

根據國家標準《大米GB1354-2009》規定,大米按其加工精度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個等級。從一級到四級,大米加工程度呈遞減趨勢。大米的等級越高,米加工程度越高,意味著去的越多,流失掉的營養也就越多。剩下的是營養較單一的胚乳。
精白大米的營養10%人吃了,剩下90%誰吃了

徐天一語錄:大米在經過浸泡,淘洗,蒸煮。實際最後只剩下碳水化合物了和少量的蛋白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