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做诗(19):诗歌如何唱和?

旧时朋友之间用诗歌互相唱和,切磋诗歌,交流情感,增进友谊,逐渐形成风尚。随着诗歌形式逐步成熟,唱和方式也基本固定。

和,念四声,附合的意思,和诗与被和诗(原唱诗)一般有步韵、依韵、从韵三种方式。

步韵就是根据原唱诗的步伐,所有押韵字都与原唱诗相同,而且次序不能乱。如毛主席《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柳亚子先生原唱《浣溪沙》: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哪有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依韵就是和诗跟进原唱主题,只用原唱韵部,而不必同一韵字。

从韵就是和诗仍用原唱诗韵字,但顺序有所改变。

不过现在有很多唱和诗,不再跟韵,只求主题相关,或反其意而行之,或对原唱看法作另一番诠释。也如毛主席《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首句肯定柳亚子先生在广州大革命时期支持革命的功绩,1941年柳亚子曾给主席赠诗有句:“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饮茶”,所以说当年的情景不会忘;渝州,重庆,1945年8月底至10月毛主席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是秋天所以叶正黄,柳亚子寻主席索要诗词,所以有《沁园春*雪》的发表;1918年主席曾到过北京一次,这时1949年率师入京正好三十一年;落花时节借用杜甫落花时节又逢君句表明此次相会,读华章指柳原唱诗;牢骚联,委婉地对原唱诗中流露的牢骚进行批评;昆明池即北京昆明湖,富春江即钱塘江中游一段。真切挽留柳亚子留在北京,为新中国贡献力量,不要去学古人动不动就要隐居山林。

主席以开国领袖的身份,如此恳切、委婉对待老友,反映了伟人胸襟,柳亚子再怎么骄傲也得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吧?

柳亚子《七律》原唱诗: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这首诗引经据典,对我等来说还真是难懂,但主席一眼便看出其真意,所以进行了规劝。

在唱和中,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必须有相同话题,观点可以不同,但内容必须相关。

今天的题目,《无风无浪不欢乐》

诗山有径多荆棘,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风少练磨。仄仄平平仄仄平

地里蝼蛄难寂寞,仄仄平平平仄仄

山前智叟总兴波。平平仄仄仄平平大家来做诗(19):诗歌如何唱和?

我们学诗,只是我们自己爱好,并不干他人啥事,别人爱说啥便由其说去,我们这里农村有句老话,听到蝼蛄叫,难道不种田?蝼蛄是稻田一大害虫,一口下去,整株稻穗就没了,老农虽恨,但并不因此失去丰收信心;智叟的冷言冷语,丝毫也撼不动愚公移山的壮志。

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