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元末第一才子,因为向大明表忠心被乾隆打为贰臣

我们可能知道,在元朝末年有一些尽忠于故元,不肯出仕大明的文人。这些人从小所受的忠君教育,以及数十年出仕于元朝的历程,使得他们冥顽不化。在历史吧小吧竹雅桃源等逆向民族主义者眼中,这些人是非常多的,而明朝洪武帝的统治也是非常不得人心的。

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今天就来介绍一位元末大才子——铁崖先生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元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他是元末第一才子,因为向大明表忠心被乾隆打为贰臣

杨维桢

元末昆山顾瑛的玉山草堂,作为诗社雅集极为知名。玉山草堂中的诗酒流留不仅是元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创作最多的诗文雅集,而且放置在中国文学史上亦是最理想、诗文水平最整齐的文人诗社雅集,不但前无古人,后亦无来者可比。然而草堂之主虽然是顾瑛顾德辉,然而与会者最著名的还是杨维桢,而杨氏称为元末第一才子,亦不为过。

杨维桢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正是元朝还显盛势,未曾衰败之时。他从小接受忠于元朝的教育,因此希望为元廷效力,再正常不过。然而杨维桢又是一个极为理想主义的人,出仕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和家族的利益,而是【上承明天子之德意,下轸吾赤子之困穷。旌忠斥奸,扶正诛邪】,显然是从天下百姓的利益角度出发,而不是基于蒙古人的统治优先,或是为了私人的利益。

这注定了杨维桢的仕途不会一路顺风。杨维桢的性格狷直,在腐朽浑浊的元朝官场不为上司同僚所容。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之后,任天台县尹,因依法惩治作恶县吏,遭奸吏报复被黜。继任职钱清盐场司令,因请求减轻盐税不允,决意投印去官,方获准减额三千,但以忤上故,十年不获升迁。

元代轻文士,重胥吏,很长一段时间停止了科举,按照蒙棍的说法,更有利于官僚队伍的健全与官员能力的培养。但在杨维桢看来,元代之所以官场腐败,与大部分胥吏缺乏气节操守概念有关,他主场胥吏也应知书读经,成为既有实干能力又有气节操守的儒吏。

并非像某些腐儒一样将胥吏阶层全盘否定,可见杨维桢是富于实干能力的。然而一直到56岁,杨维桢都屈沉于下僚,辗转至于元末,红巾起义爆发。

由于古典士大夫的局限性,以及农民起义的确存在一些劫掠破坏的成分,杨维桢初始对于红巾军起义是敌视的。但是他无法因为阶级立场欺骗自己的本心,遂不断写诗文指出百姓之所以起义,是上层治理不善、横征暴敛导致。

此时杨维桢的心态是极为矛盾的。多年的沉沦下僚,以及眼见百姓疾苦,令他对于元王朝极为失望。但毕竟又出生于元朝盛时,从小接受忠元教育,时代局限性使得杨维桢极为迷茫。对于江淮军阀张士诚的招诱,杨维桢一方面夸奖张士诚的爱民仁政,另一方面又希望张士诚忠心于朝廷。

杨维桢对元廷的态度彻底转变,与时势的变化有重大关系。随着朱元璋统一江淮,元朝的灭亡被提上日程。至正二十七年,杨维桢就已经作文承认朱明政权合法性。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国号曰大明,建元洪武,随后召松江同知李浩入京,杨维桢作《送淞江同知李侯朝京序》。在元朝政权将亡未亡之时,杨维桢不仅承认明朝的建立乃“唚天新命",而且祝愿李浩佐天子平定天下,休兵息甲。是年春,新朝遣使行天下经理田士事,成唐明、黄万里分别经理松江,华亭田士毕(是时元已亡),杨维帧作《送经理官成教授还京序》《送经理官黄侯还京序二文》,称颂“明天子均田之政",且附诗日:“天子龙飞定两都,山川草木尽昭苏。三吴很亩难为籍,四海均田喜有图。”

他是元末第一才子,因为向大明表忠心被乾隆打为贰臣

朱元璋

杨维桢认为士生乱世应慎仕待时,遇真主而后兴。他拒绝接受张士诚的征召,正是在乱世中谨慎行事的表现。

朱元璋确有征召杨维桢入朝为官的意图,刘基也向朱元璋力荐杨维桢。说起来,刘基和杨维桢生平颇有相似之处,都是早年尽忠元朝,清廉忠克,却因元廷的腐败而失望辞官,看清了元朝反动政府的本质,刘基后来对元朝做出评价【自古夷狄未有能制中国者,而元以胡人入主华夏,几百年腥膻之俗,天实厌之】。

但是当明朝建国时,杨维桢年事已高。洪武三年(1370年),75岁的杨维桢应召入京修纂礼乐书,经百余日后肺病发作还家,于当年病逝。

明代文人往往给予杨维桢亮节直行的评价,褒奖其弃暗投明的节操。但从清代乾隆朝起,乾隆帝在内的清朝文人对此很有意见。在《明史》里面,杨维桢被说成拒不仕明,被朱元璋强迫进京后留110日,完成编纂任务后马上辞去,不受官职归隐林泉。但实际上,如果杨维桢不是病逝于当年,接受朱明王朝所授官职是几乎可以肯定的。

而在《四库全书》中,杨维桢被斥责为贰臣。于是乎,在当代,文名与气节并重的杨维桢先生遭受了两面不讨好的窘境。汉民族主义者误以为杨维桢是元朝遗老,加以抨击。而充满奴性的逆向民族主义者们则攻击杨维桢不能尽忠于元朝。

刘基、杨维桢等人在元末明初的抉择,大致代表了当时绝大部分有气节有操守的文士面对元亡明兴的历史必然,做出的正确选择。而冥顽不化者,终究是寥若晨星。元末虽颇有拒绝效力被起义军所杀的官僚,但是自杀殉节者简直比只有两年国祚的冉闵所创建的冉魏还少,可见元朝实际上得人心的程度。

他是元末第一才子,因为向大明表忠心被乾隆打为贰臣

乾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