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都常年在宫中,对外界不了解,让他们批奏折是不是很可笑?

南柯亿梦兮


皇帝为什么要批奏折?因为庞大的帝国是在文书上运转的。

上周台湾网友整理出一批有趣的请安褶子,比如翻来覆去的跟康熙问安,比如给康熙送芒果,给康熙报雨情,给康熙报有人造反的过期消息,咋一看是垃圾信息,其实背后并不简单,理解言外之意,对我们的职场颇有帮助。

1、如此密集的请安折是为什么?

在清朝,

请安折早期是不能走国家邮政费用的,而是要各督抚重臣自己写完、自己出路费,安排手下送往京城的,以清朝的交通条件,从杭州到北京,走京杭大运河,往返一趟也要二十天;孙文成能够精准的在每月1号把请安折送到雍正手上,证明派出的不止一拨人。

这就是装折子的盒子,上面有锁,闲杂人等是不能看的。

孙文成为什么要如此密集的上请安折呢?我们看第一条的时间:雍正01年11月01日。说明这一年雍正爷刚刚做皇帝,康熙爷在1722年11月崩于畅春园,隆科多一人送遗诏出门,嗣后雍正爷即位,在北京经历过一番权力斗争后,雍正爷站稳脚跟后,派浙江巡抚去查前朝康熙爷密探孙文成;孙文成为了自保适时向一把手靠拢并展示投靠之意,所以才需要密集的送请安折子,以表恭顺。

孙文成从康熙四十六年开始,到雍正即位时当了十五年杭州织造,权倾一方,但理论上没机会见过雍正爷,双方并不认识,雍正即位之后,孙文成也不能擅离职守进京面圣,也就只能通过邮件传情,加强彼此熟悉程度了。明显孙文成希望的就是安然退休,所以一边密集的上请安折子,一边不露锋芒不显本事,就希望雍正认为他年老昏庸没啥本事放他一马。

我们再看最后一条的时间,雍正05年9月1日

。这是因为雍正五年,雍正以孙文成年老体弱为由撤掉了他的职务,算是得了个善终。

老奸巨猾的杭州织造孙文成和二十一岁的江宁织造曹頫(曹雪芹的生父),都在雍正五年被拿下了,区别在于孙文成只是撤职,而不懂职场诡谲、不知道跟领导刷脸的曹頫因为巨额亏空入狱,直到乾隆朝才放出来

更坑的是,这巨额亏空还是因为曹寅当年四次接待康熙南巡产生的亏空……

所以为什么要上请安折子?因为要刷存在感,要维持跟皇帝的交流和信任啊。皇帝放出去的一方大员,如果出京之后就断了联系,你说皇帝坐镇中枢,介意不介意?上折频繁的孙文成得了个善终,而年纪轻轻的曹頫却因为跟雍正不熟而下狱,你说刷脸对不对?

但言之无物的频繁刷脸,只会让领导认为员工没有能力,而忠诚有待考察。

能力忠诚的四象限

在每个领导的心里,对自己的下属都会用能力和忠诚做了划分,分别划分到不同的象限里面去。这里面最好的肯定是右上方的第一象限,又忠又能,比如觉罗满保、曹寅之于康熙,比如和珅之于乾隆,这种员工肯定会得到提拔。

而在雍正五年刚刚21岁的曹頫,不懂庶务,有巨额亏空,又不懂得跟雍正爷套近乎,那在雍正的心里应该属于不忠不能的员工了,下狱也是无奈。

但是更多的员工应该就是属于要么忠诚但是能力不足,要么能力出色但是不够听话。如何应用这种人,就取决于领导的艺术了。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职场人来说,首先要保证自己是有用的人,也就是保证自己在右半边;然后良禽择木而栖,选择靠谱的领导付出忠诚,落子无悔,避免频繁改换门庭。这是一条骨干玩法,就是从右下象限逐步对好领导付出忠诚,走到第一象限去。

或者选择先做秘书、司机等心腹角色,跟领导休戚与共,帮领导干各种杂活秘事,跟领导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再逐步展现能力,承担更重要的职位。但这种活我就干不下来

所以,当我们看见公司又提拔了谁,谁又获得了更好的机会,我们需要先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领导的圈内人?我们在领导的心里到底属于哪个象限?我们还能怎么改善和提升?

这一条,我们要向21岁的进士觉罗满保学习

觉罗满保的芒果折子

觉罗满保是正黄旗人,1673年(康熙十二年)出生,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庶吉士,康熙五十年任福建巡抚。这可是个21岁的满族进士、38岁的省长啊!这种人怎么可能是只懂说废话的蠢材?

芒果奏折发生在康熙五十八年三月、四月,四十六岁的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派人给从福建送芒果到北京给一手提拔重用自己的康熙爷品尝,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这些芒果是怎么保鲜的?可不是现在飞机4个小时就到北京;那时候估计是要用冰镇,然后一路快马加鞭沿着驿道送过来的,花的还是觉罗满保自己的钱。

沿途靡费多少?这是不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心意?有没有「一骑红尘康熙笑,无人知是芒果来」的感觉?

康熙爷承情不承情?明显是承情的,所以才会很体贴的在第二份芒果折中回复「以后不必再送」,因为南方的水果送到北京,成本太高。

觉罗满保和康熙爷也算是君臣一场,康熙爷死后三年,52岁的觉罗满保就死在任上。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未见史册,反正我不相信他是老病而死的。

批奏折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清朝皇帝需要在奏折中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特别是请安折往往属于大臣密奏,属于给皇上提供信息的。而需要皇帝决策的,叫做奏事折子,跟请安折不同。就算皇上人在深宫,但是他获得了最高的视野,和最全的信息量,所以皇帝在信息层面上是高于臣子的,所以可以决策。

通过请安折还可以进行文字交流。在职场上,增加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都是一件好事。而不同的人跟领导的说话方式不一样,也很容易理解。有的同事跟领导干了二十五年,彼此非常熟悉,那么送点东西,说点体己话才是合情合理的;换了刚刚跟领导干了半年的,那还不如踏实做事,少嬉皮笑脸才好。

你看这些请安折子里,孙文成在康熙在的时候,打听到台湾有人造反的消息,哪怕是没头没尾的消息都要报上来,就怕耽误大事,也清楚康熙不会怪罪,而康熙也云淡风轻的回复他「无头无尾之言,实在不懂」,君臣相得,竟至于此。

而到了雍正一朝,孙文成就只敢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请安,而雍正也是标准的朕躬安回复,全成了刷脸的套路,幸好这套路还有用。


任易


古代皇帝在做事的时候就是像甩手掌柜的,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去做从头到尾的策划与执行,这些都是大臣们去做的事,大臣们把策划的提案方案写成折子,然后上交给皇帝,皇帝只要审批一下就行了。一般来说,折子会被抄录下来,原稿则在被批示以后会盖上玉玺然后退回给大臣,然后大臣按照折子以及批示去干就行了。说到底就是一个知行权的问题!

皇帝在各个大臣府上都有安排密探,这些耳目不足以窥探天下,但是却可以核实这些大臣们的所奏是否真实!只要所奏的内容符实那么就错不到哪去。

其次,大臣都有政敌,这些政敌也是皇帝的耳目,他们会时刻探知这些内容是否属实,假如不属实那就上奏去弹劾于他。这就是皇帝想要的结果,能够督促大臣不敢乱来。


优己


话得从两头说。

首先,古代资信不发达,不发达到什么程度?汉代成帝时,东平王刘宇向皇室求诸子百家书,皇帝犹豫再三后婉拒了——刘宇是皇帝亲叔父,备受尊重信任,不肯借的原因是书太珍贵了。

在资信不发达的时代,资信集中于何处?是朝廷、帝王手中,比如你谈财政,朝廷的户部有最详实的账目;谈税收,有逐年、各地的税目税率;谈土地问题,”皇册库“里有精确到亩的全国农田”鱼鳞图“;谈边疆问题、谈国防或外交,同样是中枢的资料、信息最全面、最详实,地方、部门是一隅之见,而中枢是全面、系统的认识,当然有提挈指点的必要和可能。

其次,原问中”奏折“一词其实混淆了奏本、题本和密折三种形式、功能完全不同的,臣子向皇帝通报情况的文书。

题本是指具名、列衔、盖章,专门汇报公务的正规汇报,只有具备一定级别者才有权具题(清代外臣只有督抚将军才有资格用题本,提督一开始都没有具题权);奏本是具名、列衔、不盖章的汇报,用于非正式或特别紧急的公务汇报,也可以夹入皇帝许可的非公务内容。以上两种为公开汇报,送达中央后会送到殿阁大学士、学士处,大学士、学士审阅、”票拟“(提出处理和回答意见,并以皇帝口气写出答复稿)后上报皇帝,皇帝认为允当就发出,否则”留中不发“。也就是说,题本、奏本所汇报的公务,实际上并非由皇帝一个人、而是由一个完整的班子在处理,皇帝很多时候只是挂名和画圈,以示权柄在予一人而已。

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最早是康熙要求家奴出身的外放官员或特别信任的中下级外官用私信形式密报当地消息线索、风土人情、地方官能力品德、经济政治军事动向等,雍正朝将之使用范围扩大,成为各级地方官越过传统上下级脉络,直接向皇帝密报地方各种消息,和皇帝”越级监督指挥“的途径,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实现相互牵制、交叉监督,避免封疆大吏坐大或自己耳目被蒙蔽的手段。密折的特点是”密“,不但汇报者上级不能翻阅拦截,连中央的殿阁、六部、军机处都无权经手,系汇报者和皇帝的单线联系,这首先是皇帝了解地方情况、吸收最新信息的途径,是”臣子指点皇帝“而非相反,皇帝本人正是从密折中学习问主所称的”地方知识“和”专业知识“,朱批则是这种学习的成果和反馈。密折朱批每个字都是皇帝亲笔,而批答的内容则很多正来自各方密折汇总,不同的地方、主题,则还会有皇帝幕僚班子专门搜集撰写并随时更新的各种参考备忘录,如果问主相信下级汇报工作是有必要的,那么就该相信这种批答也是有意义的。

当然,皇帝能力、干劲不同,聪明勤勉者朱批动辄几百字,且许多指示细致专业,愚笨懈怠者则大笔一挥”知道了“拉倒,且即便是雍正这样的”万事通“也不免有指示出错的时候,因此朱批发回汇报者后就会勒令缴回,目的是润色涂改,把皇帝说错、说不准的话偷偷抹掉。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题本被废除,密折和奏本则被合为”奏折“,实际上就是新形势下、适用范围和对象都扩大了的题本,此后朱批一概为票拟,只是票拟权由殿阁大学士、学士转到新设的内阁而已,这样以来”皇帝批答“其实也仍然是一个完整的班子在”代笔“,不存在问主所谓”外行指点内行“的问题。


陶短房


很简单,涉及到大的问题,比如赈灾,叛乱等需要拨款或者调动军队的。皇帝拿不定主意的,肯定会派特使到地方去视察。很多古装电视剧里面也出现过,明朝和清朝的巡抚专干这事的。现在不是有中央巡视组吗?一旦发现问题,地方官的结局就可以上头条了。

关于奏折的真实性,别说古代了,现代信息如此发达,也不能详细的知道。比如,某个贫困县向中央拨款50亿脱贫,不是说,只要申请就能获批。数额较大总理肯定会派人去了解实情。但是下去了解的人不一定知道事情,但是能知道一个大概。总理也只能听汇报,如果觉得的确贫困,那么就拨款。其实,很多贫困的地区,等特派员来的时候,早已做好了思想工作,避免不了蒙混过关的。

面对大事件,古代应该也不例外,在清朝不是有巡抚吗?这个巡抚负责巡视地方的军政和民政,一旦查出问题,地方官员吃不完兜着走。上面我们也说到,比如县长申请拨款,如果巡抚查到徇私舞弊的情况或者上报的情况不属实,肯定是杀头的大罪。如果不怕砍头,其实可以造假,也有顶风作案的,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避免这种造假的情况。

所以,皇帝常年在宫中,对外界虽然不太了解。但是奏折的内容,涉及到军政和民政大事的,自己又拿不定主意,肯定会派人实地视察情况。题主说到旱灾,战争等大事件,其实和我上面说的一个道理,涉及到重大事件,皇帝拿不定主意,肯定会派人考察。

比如拨付赈灾款,如果地方官员随便一个奏折就能让皇帝拨款,那么这个钱也太好拿了。如果地方官员知道皇帝作了批示,也不派人去查账,是不是可以私吞。所以,皇帝批奏折,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皇帝虽然不了解内容的真实性,肯定会派亲信去视察和暗访,一旦被查到情况不属实,欺骗皇帝,贪污赈灾款,肯定是死罪。


孟子说史


开门见山,我不得不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仅仅是古代,不仅仅是皇帝,即使是现代,任何组织中都存在这种情况。决策者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亲临现场。这既是不可能,也是不正常的。

首先,皇帝在宫中不等于他对外界不了解。作为一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要了解他的帝国有许多种的途经,比如帝国庞大的官僚体系和信息传输系统(奏章、朝会、监察御史等)、皇帝私人的信息机构(秘奏、锦衣卫等)等等。对于同一件事情,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进行验证,来了解事情的真相。当然,历代皇帝对于这些途经都是乐此不彼,不断的玩出新花样,当然效果也不一样。


整个帝国就像是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展示等各个部门。而皇帝,作为最终用户,他得到的是处理后的最终信息,当然,他也有对信息真伪校验的手段!

而历代老百姓普遍认为,微服私访是明君的象征。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也许是演义和戏说看的比较多了吧。其实皇帝要真正做到微服私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是微服私访了,又怎么能保证眼见为实?关于这一点,古代早就有盲人摸象这个故事来说明问题了。普通人看到的只是局部,而皇帝看到的是整个大局。视野自然要开阔多了。

其次,问题中提及的特殊情况处理比如旱灾,战争等属不属于外行指导内行?这就是关系到皇帝是不是全能的问题了。作为一个最高决策者,他不可能样样都是专业人士,如果是这样,他这个皇帝也干不好的。比如历史上有名的书法皇帝、木匠皇帝、管道皇帝等等,基本上都是和昏君划等号了。最高决策者要的是如何选择问题。基本上,到了皇帝这里的都是成型的一堆解决方案,而皇帝就是来下最后决心的。

这个在任何组织机构里都一样。这里推荐一个职场小窍门,如果你向领导请示汇报情况,请尽量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解答题。这样,对你的职场之路是大有帮助的。

一个组织机构里,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员工的分工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搞混了,那么这个组织也就不健康了。如果见到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做工人的事情,那么不是作秀就是这个企业快完蛋了。这在管理学上是分工、授权的问题。皇帝也一样。

当然,你可能会担心皇帝能力问题。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帝王,都是经过严格的皇家训练的。综合素质是十分优秀的。只不过,在历史上,他的优缺点都被放大了,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哈哈镜里面的人物。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所描述的情况并不可笑,反而是十分正常的。这和你的常识有冲突?呵呵,你被“常识”洗脑了!


历史麻辣锅


皇帝在宫中确实对外界不了解,皇帝想了解情况只能通过下面把事情汇报上来,因此很多皇帝都害怕属下欺上瞒下,自己没了耳目,所以经常设立一些情报部门,例如通过锦衣卫,东厂,密折制度等等方式来确保自己对外界信息的掌控,但这些手段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怕大臣欺瞒,就不怕锦衣卫也欺瞒吗,说到底一个朝代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内各大门阀家族就会膨胀起来,随后就会通过种种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个时候即便是皇帝也难以掌控他们,同时随着他们势力的膨胀,皇帝的势力反而不断衰弱,因此到后期皇帝只能通过挑起这些士族之间的斗争来保证自己的掌控力,自己当裁判,居中平衡,当然这样的体系是十分脆弱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朝代一般也就到了后期了。

至于批奏折,这就是管理学方面的问题,皇帝是充当管理层的,要做的事情是管理,而不是什么事都要他去做,他只要懂得管理就可以了,所要做的是资源的调配,方向的制定,并不需要懂怎么治水,怎么建大坝,皇帝批复的奏折里也不可能教你怎么建大坝,怎么治水。


箫韶九成丶


用今天的眼光看古代,什么都不发达,何止信息?
\n问个问题,助题主开动脑筋?
\n请问:古人的作息时间一般如何?
\n有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此句可不是古代小清新为了装逼而写,而是事实就如此:【宵禁】一词听过没?

\n《周礼 •秋官司寇》:“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 ,以诏夜士夜禁 ,御晨行者 ,禁宵行者 、夜游者。”


\n唐代《西都杂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此官职汉代就有,宋代《事物纪原》所记载的“执金吾”与唐代一致,都是负责夜巡的禁军或军士,主责就是维持夜晚城市的治安与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执金吾”的权力非常大,如汉光武帝就有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大名鼎鼎的曹操貌似就做过执金吾——《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引 《曹瞒传》:

“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 ,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n《南齐书》卷22《豫章文献王传》载萧嶷与齐武帝 “同辇夜归 ,至宫门,嶷下辇辞出,上日:‘今夜行 ,无使为尉司所呵也 。’嶷对日:‘京辇之内,皆属臣州 ,愿陛下不垂过虑。’上大笑。”

——皇帝本人夜行仍需向执金吾解释,可见一斑。


\n《唐律疏议》:“昏而闭,五更而启,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


\n宵禁首停,肇于宋——《东京梦华录》(孟元老):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通过以上史料可以告诉题主,古代的政府要管理“天下”并不如今人想象得那么难,原因一目了然,因为古人一天的活动时间就很少——凌晨四五点起床,晚上七八点就得入睡了。

此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庄子·让王》。

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无论官、民都在朝廷的管制之下。


有些人可能会将它简单的理解为所谓“封建桎梏”,但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是制度与管理能力的优越性。

农业社会的特性就是这样的,晚上就基本整个世界都“停了,”到处黑灯瞎火,你出去还能干嘛?除非你是能伸手不见五指还可以犹如白昼的,要不然出去也就只能干偷鸡摸狗的事。

当然了,达官贵人是拥有“夜生活”的权力的。

自宋以后开“夜禁”以后明清确实不应该延续,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的范畴,在此不赘,继续。

除了农业活动后,商业活动也一样受到管制。



\n《周礼》设“司市”管理“三时之市”:

“大市,日仄而市;朝市,朝时为市;夕市,夕时为市。”


\n《新唐书·百官志》载: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n以上例子都证明,除了宋代外,别的朝代的人们的一切主要活动,都可以说在朝廷的管控之下。

这么一理就清楚了,不可以用今人多眼光看古代就谓之“信息闭塞落后”——古代根本没那么多复杂的管理事项,何来的信息闭塞落后了?没有信息闭塞落后又何来的皇帝对外界不了解了?


\n

况早在秦时,就设置了邮差,快马加鞭,一天可行三四百里,比如从江苏到北京,也就三四天脚程——这速度十分快了,你今天邮个东西,也是淘宝兴起后才实现了一天快邮的效率。

(上图为孟城驿秦邮亭)

再具体点可以去参考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


从竹简中的官方《日志》可以看出,秦朝地方官员对当地百姓了如指掌,不亚于今天信息化的手段。比如最近哪几个大地主又偷卖奴隶(秦朝是想消灭奴隶的),对当地的每一项工程的进度及细节,还有户籍登记。
\n无一不印证,今天我们觉得远在中央的朝廷大员或皇帝本人对外界一无所知,完全是错误的。


無風即風


皇帝在宫中,天下消息都会送到,除非是傻子,了解情况可比常人多多了。其实掌握信息的能力稍有能力的皇帝都可以做到,最重要的是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你现在坐家中,天下信息皆可知,但一样没用


下午很无聊


皇帝虽然待在宫中,但是并不封闭,给皇帝打小报告的人多的很。如果有人想蒙蔽欺骗皇帝那就是欺君之罪,所以可以花言巧语但是绝不能无中生有。而且皇帝有很多大臣当助手,这些大臣也是经过层层历练才混到这个位置的,他们都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可以起到顾问的作用帮助皇帝做出决策,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大臣只能出主意,决策权在皇帝手里,这是皇权不可侵犯,如果哪个权臣越俎代庖基本上没有好果子吃


泼水大帝


皇帝虽然不太懂下里巴人的民间俗事,也难以体会到民间的日常,所以封建朝代,三代四代以后,就开始出现昏君了。就是因为这些皇帝们,缺乏底层了解,缺乏生活常识。

这些皇帝,做决策,严重依赖从底层走出来的大臣,以及太监,女人来做决定。

做皇帝不懂没关系,关键是方向把握要对,用人要对。因为有能人辅助。

但是一旦自己喜欢瞎折腾,那这个国家就惨了。所以自古以来,皇帝所受的蒙骗,也是最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