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时,三箭可平定十万敌军;年老时,仅露个脸就击退万敌

“白盔、白甲、白战袍,胯下白龙马,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白袍小将的形象跃然而上,本文说的不是常山赵子龙,也不是冷面寒枪俏罗成,而是唐太宗的白袍战神。

巅峰时,三箭可平定十万敌军;年老时,仅露个脸就击退万敌

白袍战神

有些人注定平凡不了,他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薛仁贵也是如此。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唐朝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

巅峰时,三箭可平定十万敌军;年老时,仅露个脸就击退万敌

薛仁贵

听老婆话的男人有出息,在这里挺有道理。薛仁贵是将门之后,奈何家道中落,以耕田为业。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时,他妻子柳氏建议他,抓住唐太宗招募武将的机遇,去建功立业后再富贵回家,那时迁坟也不迟。于是薛仁贵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走上军旅生涯。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公元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三月,在辽东安地战场上,郎将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这时候薛仁贵如故事的主人翁一样,他单枪匹马、挺身而出,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队看到了都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也获救。

巅峰时,三箭可平定十万敌军;年老时,仅露个脸就击退万敌

薛仁贵

六月,面对高句丽的二十五万大军,薛仁贵又带了一波节奏,他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披靡。唐军大举跟进,高句丽军大败,被斩首两万余级。薛仁贵在战场中开始暂露头角。

如同开了挂的薛仁贵,根本就停不下来。公元658年,薛仁贵于贵端城击败高句丽军,斩首三千余级。公元659年薛仁贵又与高句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依旧是老方法,薛仁贵单枪匹马万军中取敌将首级。这年12月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

巅峰时,三箭可平定十万敌军;年老时,仅露个脸就击退万敌

薛仁贵

立下赫赫战功的薛仁贵自然受到重用,公元661年,回纥继任首领与大唐为敌,薛仁贵作为副将,领兵前往天山攻打九姓铁勒。

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薛仁贵命令部下将13万已经投降的铁勒人就地坑杀,薛仁贵成了天上下凡的杀星,大唐敌人眼中的凶神恶煞。

巅峰时,三箭可平定十万敌军;年老时,仅露个脸就击退万敌

三箭定天山

随后帮助唐朝东征降服高句丽,高句丽在薛仁贵的治理下逐渐恢复生机,当地百姓都有些乐不思蜀,甚至有了仁政高句丽的故事。薛仁贵一生征战无数,69岁的他依旧带病冒雪率军进击,以安定北边。领兵去云州和突厥的阿史德元珍作战。

巅峰时,三箭可平定十万敌军;年老时,仅露个脸就击退万敌

薛仁贵东征

两军对峙时,突厥人问:"唐朝的将领是谁?"回答说:"薛仁贵。"突厥人说:"我听说薛将军流放到象州已经死了,怎能复生?"薛仁贵脱掉头盔去见他们,突厥人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都下马排队拜揖,渐渐逃走。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突厥军,取得大捷。

于公元683年,一代战神薛仁贵去世,终年七十岁。人已逝,但是世上还流传着他的传说,"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让后人津津乐道。

巅峰时,三箭可平定十万敌军;年老时,仅露个脸就击退万敌

薛仁贵雕像

薛仁贵每战必克,名震异域,这样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他可以抓住机遇靠的是真本事。那单枪匹马取敌首级的能力,三箭定天山的实力不会平白无故就能获得,台上的这一分钟是靠台下的十年功,一鸣惊人靠的是平时的积累。我们明知道努力可以进步,为什么不呢?不求一鸣惊人,能惊艳到自己也不差,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