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霍金去世,世上再无霍金语言。霍金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身残志坚,预言,还有就是关于太空方面的探索。是否身残志坚这个标签让他更被人认可,在恶劣的环境下有所成就会被放大。能人所不能才让人敬仰信服。

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霍金

在历史的长河中,平凡只会随波逐流最后淹没于时间的长河中,有特点才会更加让人铭记,有些特点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不是他们想要的,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残忍,但是确实更让人铭记。

霍金,就平凡如我来说,对于他的印象是一个即使残疾也能做出大贡献的牛人,专业素养,文学著作也不是很了解,物以稀为贵正是如此,身负残疾的他能做到普通人不能做到的事,所以他被人铭记。

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霍金预言

霍金,全名Steghen William Hawking,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的最杰出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他很多成就是他在被禁锢在轮椅上的岁月中完成的。

因为身患疾病,霍金靠着可以活动的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完成了常人所不能完成的成就。也许对于霍金的著作,学说我们很是认可,但是我们更加敬畏的是他那追求终极真理的坚强意志。

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霍金所获奖项

历史上如霍金这样的人虽很少,但是也给记载下来,就是因为珍贵,残疾之人尚能如此,健康的我们情何以堪,激励我们努力坚持,一切并非不可能。就这几天,霍金预言随着霍金去世而再度踊跃出现在我们眼中,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史家绝唱,孙膑兵法,我们也是耳熟能详。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对未来的向往。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通史先河,让后人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汉武帝时期夏阳人。子承父业任当时太史令,因为为李陵败降之事求情而受宫刑。再无后为大的古代,身为官宦世家的他,要怎么能接受。宫刑在当时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于亲友,一死百了很容易选择,但是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司马迁效法古之圣贤,眼前很是苟且,就去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理忍辱负重编写史记。他创下了共130篇,52万字的《史记》,成就一家之言,被称历史之父。司马迁受宫刑也许对于身体的活动没什么影响,但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当时只有被取笑,但是后世只有被敬畏,负重前行的他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足印。

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史记

孙子兵法大名鼎鼎,然而孙武后人孙膑的也是那时人杰。孙膑,本命孙伯灵,战国时期军事家。毛主席说过:“攻魏救赵,因败魏君,千古高手”。

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孙膑

所谓不招人妒是庸才,孙膑明显是天才之辈,孙膑曾与庞涓同窗,因才能出众收到庞涓陷害,受到膑刑和黥刑,被砍去双足和脸上刺字。后被齐使载回齐国。身体残疾的他也没有自暴自弃,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幕后都有孙膑的身影。支持他的也许是对庞涓的怨恨,也许是心中的梦想,没有放弃的他以残疾之躯辅佐齐国大将田忌打败庞涓,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齐国霸主的基业,著有《孙膑兵法》。失去双足,只能禁锢孙膑的身体的行走能力,但是禁锢不了他天马行空的军事思想。

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现实就是很赤裸裸,对于普通人来说,残疾在我们眼中是一个减分项,但是对于有所成就的他们来说,残疾那就是身残志坚,这是一个褒义词,会让他们了不起的领域成就更加了不起。他们就像钻石,身体的残缺相当于切割打磨,这些磨难只会让他们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该有的成就我们认可,但如果他们都没有这些不幸遭遇,是否还会如今这样被广泛传唱?

历史上身残志坚如霍金之辈,残疾是否放大了他们的成就?

名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