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對於《聲律啓蒙》、《笠翁對韻》類的傳統文化作品需要熟背還是熟讀?

15562201581


我兒子九月開學上小學二年級,從今年二月開始背誦《笠翁對韻》,截至到今天23周,背到下卷五歌。我的做法是每節每天讀三遍,連讀七天天,第七天讀完背誦。上卷背完,一天一節複習兩週。6~12的小孩記憶力非常好,二十一遍過後,輕鬆就能背誦,感興趣的可以試試。我兒子學校一年級要求背誦《弟子規》和《小學必背古詩》,二年級開始要求背誦《笠翁對韻》,這樣他在學校等於又複習一遍。試驗後會發現孩子的記憶力是真好,所以千萬不要錯過。


空濛山色晚來秋


首先,傳統文化作品是要區別對待的。

單就這兩本書,要背過恐怕不太容易,熟讀就可以了。 因為我覺得有這個精力背背論語、唐詩宋詞、名家古文等其他傳統作品收穫更大。

老街為什麼不推薦要背誦這兩本書?

一、營養價值不是很大

與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等相比,這兩本書淺顯的多,是幼童寫詩的啟蒙之作,但是沒有值得背誦的經典名句與篇章。

熟讀了解對仗的規律即可,背不過再查即可。這兩本書裡的例句,成熟的詩人會避免照搬使用的。


二、相比較用處不太大

將來寫文章或者演講時,您引用論語或唐詩等名篇警句效果要好得多。

而且,背誦唐詩宋詞等,至少學生考試能考的到。


三、孩子的精力是有限

孩子現在學的東西已經太多了,精力有限,壓力太大,如果他喜歡,自然記得多甚至背過。

學習要提高效率,有選擇的安排孩子的時間。畢竟我們的應試教育不能忽視,最有利於應試教育的課外學習是首選。

結語

所以不要逼著孩子背這兩本書,想讓孩子學詩的話,讓他讀懂讀熟就很好了。

如果要逼著孩子背的話,我寧願讓他背唐詩宋詞。

……

@老街味道

2018-3-9


老街味道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近十幾年在中國大陸又漸漸興起一股國學熱,《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等啟蒙讀本已成氾濫之勢。

這些啟蒙讀本確實為中華文化的學習與傳承起到了一些積極的推動作用。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呢?一個字——利。

那麼這些讀本有可讀性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就是一本一本讀,讀,慢慢長大,從《孝經》到《三字經》,《百家姓》《神童詩》《女兒經》到後來的《論語》《中庸》等等。


在這些啟蒙讀本中,無論是《聲律啟蒙》還是《笠翁對韻》,我都是偏愛的。

那麼小孩子對這些書是應該熟讀還是背誦呢?

我認為能熟練背誦更好。有人把《笠翁對韻》比做百科全書,事實上這本書所涉及的知識面確實很廣。

“雞曉唱,雉朝飛”,談到自然現象,而“舉杯”又談到了唐詩人李白。

這幅插圖上的人物是誰呢?他是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這張圖配的不太好)

蘇子赤壁,韓公藍關。每次讀到這裡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聲律啟蒙》也好,《笠翁對韻》也罷,你家孩子如果能背會的話,那麼……我建議熟背。隨著年齡增長,再讀,再背,慢慢的理解和消化。

背這些書有什麼好處呢?你不但會學習到一些韻律,掌握平仄韻的應用,也瞭解了歷史、自然……等等。


霧中觀你


我的觀點是小孩子對於《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類的傳統文化作品在熟讀的基礎上,達到熟背的程度是最佳。


首先,熟背傳統文化作品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學修養。其次,熟背傳統文化作品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最後,熟背傳統文化作品可以培養孩子熱愛國學的興趣,並將我們的國學不斷的發揚光大。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長。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國學曾受到長期的冷落與排斥,近幾年國學的熱度逐步回暖。我堅持認為我們中國人應該繼承和發揚我們的國學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並賦予我們的國學新的時代特徵。



孫娟娟


要求熟背,不太現實。但讀個滾瓜爛熟,卻非常必要。如人家說上句,你能聯想到下句,甚至脫口而出。其次,要理解,找規律,詩詞中出現頻率高的詞句,要重點掌握,如風對雨之類的。再次,在讀上述書的時候,最好找一些相關的詩詞作範文,律詩以該字為韻最好,如風字,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這樣,初學者就會了解風,東,通,紅,蓬等字,屬於《詩韻》中的"一東",這樣直觀的對比法,利於初學者背誦,記憶,理解。


閒話唐詩宋詞


《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這兩本書最好都熟讀。

它們屬於清代的基礎讀物,對於古代的小孩子來說,是入門級的書,

兩本書的體例,是完全一樣的,都是分成30韻,每韻也就兩三段話,少數有4段的,一共沒多少字。對現代當然人來說,一天熟讀一韻,堅持下來,2個月就能把兩本書都熟記於心。


當然
能熟背最好,不能的話也要理解書中的含義,可以經常復讀,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一個月不看可能就忘的七七八八。

所以,最好的是結合實踐,以用為學,在使用中記住,並經常翻閱,才能化為己用。


耳東陳rdc


《聲律啟蒙》、《笠翁對韻》是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在平仄、對仗和韻律上遵循著漢語獨有的音律之美,是中華語言之美的起點,尤其對作詩填詞具有極好的借鑑、啟發作用。小孩子熟讀以上諸書能夠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修練。當然能熟讀。孰記並熟背就能進一步對中華的傳統文學掌握的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慕羽軒文社


這兩本書是為了讓人記住韻目裡的字的,沒什麼意義,瞭解即可,不必去背。因為首先,今天有了電腦、手機,查韻字很方便了。其次,這是舊韻的歸類,與今韻有一些差異,會令小孩困惑。當然,它們為了使背得有趣,編得很有內涵,並以對仗的形式出現,對學習古典詩歌是有一定幫助的。


51111780005


我不贊成讓小孩子過早接觸這類帶有高難度的文學工具書之類。喜歡寫詩的成人年都理解不透呢?何況他們年齡很小,又一時半會兒用不上,硬讓他們去背誦、熟讀,他們知道那些詞句都是什麼意思嗎?即使能記得住,背得滾瓜爛熟,有什麼重大意義?充其量,在孩子印象中也只能記住曾經見到過兩本××書而已,這種作法明顯是一種“施暴”行為! 只能給孩子增加學業負擔。 傳統文化進課堂無可厚非,但是,要掌握好尺度,火候控制不住,後果可想而知。奉勸那些靈魂工程師們,不要把作秀做到孩子身上,更不要為了圖業績攢眼球,浪費孩子的天真爛漫去建豆腐渣工程…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謝邀。我覺得這個是需要熟讀的基礎上達到可以背誦的情況最好,首先,對於傳統文化作品能流傳下來,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可以提升人文素養,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其次,當別人說一句的時候,你能接上下一句,二者的共同話題也就出現了,這樣可以廣交人脈。最後,起網名等靈感可能出自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