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門七件事」出爐 快遞小哥見證社會巨變

28日,南方都市報發起的“新開門七件事”調查結果出爐,“網購收快遞”、“刷朋友圈”、“手機地圖”、“掃一掃”支付、“視頻聊天”、“點外賣”以及“手機閱讀”成為目前市民的新開門七件事,排在首位的正是“網購收快遞”。

“柴米油鹽醬醋茶,快遞小哥送到家”。國家郵政局局長剛剛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快遞日均服務用戶超過2億人次,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以收快遞為代表的開門七件事的變化,體現快遞物流行業發展速度的同時,更折射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鉅變。

新“開門七件事”出爐 快遞小哥見證社會鉅變

近六成受訪者每週至少見一次快遞小哥

從貧窮、溫飽到奔小康,人們的食物從粗糧到精細再回歸粗糧,生活從不斷加法到開始做減法,物質從生存型消費到享受型消費,人們的追求早已跳出圍著柴米油鹽轉的生活。

國家統計局2017年底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0.1%,接近聯合國劃分的20%至30%的富足標準。恩格爾係數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簡單地說,比重越小說明這個家庭或國家經濟越富裕。

也正是消費結構變化、經濟形態的變遷,讓“收快遞”、“掃一掃支付”等成為老百姓新的開門七件事。南都的調查顯示,每週網購超過2次的受訪者超過4成,而剛剛過去的春節,近8成的受訪者在網上買過年貨。

與此相伴的,收快遞也成了開門必備。在“您與快遞小哥見面頻率”的調查選項中,55 .29%受訪者與快遞小哥每週見面至少1次,而4.81%的市民更稱與快遞小哥“見面太多,記不清了”。

快遞小哥這一近年來興起的群體和稱呼,不僅見證了物流行業自身從混亂無序到規範壯大,更見證了人們消費的快速迭代升級,中國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

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4年世界第一

“柴米油鹽醬醋茶,快遞小哥送到家”,這一消費行為變化的背後,是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也倒逼物流行業從粗放式發展到智慧體系的飛躍。

國家郵政局剛剛披露的數據顯示,全國快遞企業已發展到2萬家左右,快遞日均服務用戶超過2億人次,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長了6倍,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

以京東物流為代表的行業巨頭髮展迅速,並持續改善消費體驗,使人們收貨的速度從一週到2、3天,再到當日達、2小時極速達,甚至生鮮產品半小時達,不僅在國內引領行業,甚至在全球樹立了網購時效新標杆。

新“開門七件事”出爐 快遞小哥見證社會鉅變

除了讓人驚喜的配送服務,物流高科技也屢屢吸引人們眼球,甚至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中國名片。平昌奧運會上的“北京8分鐘”裡,京東物流炫酷的“機器人軍團”再次刷新了國內國際上對智慧物流的新認知。

現代供應鏈價值的凸顯,使物流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發生巨大轉變,從單純服務者到賦能者,供應鏈+正在成為受到關注的新經濟趨勢。

未來的開門七件事超越想象

從開門收報紙到收快遞,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已滲透到百姓生活的日常。即時通訊社交、網約車、點外賣、視頻通話……從這些讓現代人離不開的新“開門七件事”裡,亦能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軌跡的變遷。

而未來幾十年,人們的開門七件事又會變成什麼?如同人們在40年前猜不到今天的開門七件事一樣,未來會是什麼,更超出我們的想象。隨著產業、行業的深度融合,一切事情、行業的界限將變得更加模糊,你將說不清這個行業確切地屬於哪個領域,不同的行業融合將產生多不可思議的變化,互聯網+、供應鏈+等等在今天看來尚屬新興的事物,都將是未來社會的基礎設施。

未來無界化的生活場景,對更快速、精準、差異化的服務提出更高要求,基於這些判斷,各大商業巨頭紛紛在物流、場景化消費、智能入口等展開佈局,滿足“所見即所得”、“所想即所得”的未來場景。所以未來開門收快遞時,你見到的可能不是快遞小哥,而是從天而降的無人機、萌萌的無人配送車甚至炫酷的機器人,技術創新之下,這些都將不再是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