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希望的大平臺——三位“小哥”的快遞人生

新華社深圳2月24日電 題:孕育希望的大平臺——三位“小哥”的快遞人生

新華社記者周科、毛思倩

近年,不少年輕人加入外賣快遞大軍,成為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他們中間的一些人從飛馳的車輪起步,在飛灑的汗水中成長為物流管理人員、飛行員和餐廳老闆。

小包裹孕育大希望——與互聯網緊密相連的外賣快遞行業,正在成為廣大年輕人孕育事業新希望的大平臺。

快遞員變身管理員

家鄉在四川內江的劉斌2012年來到深圳從事快遞行業,一干就是5年。2017年8月,幹活勤快的他當上了管理員,成為百世快遞在深圳500個網點管理員中的一員。

2月19日下午,記者在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福田村的這家快遞網點等候兩個小時,終於盼到這位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小夥子。

“剛過完春節,人手比較緊,所以我剛剛也出去送快遞了。”見到劉斌時,他正蹲在地上給入倉的快件進行分類,忙得滿頭是汗。

在這個面積140平方米的網點,劉斌負責統籌23名快遞員的業務,每天派件2500至2800票,目前月收入達到1.5萬元。

劉斌說,快遞員屬於新職業,也是與人打交道最多的職業之一,“只要肯幹,就會有奔頭。”

倉管員變身飛行員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停機坪停駐的一架波音737-400型飛機駕駛艙內,身著白色制服的汪勤金正在向記者演示飛機駕駛技術。

今年32歲的汪勤金8年前還是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的一名快遞倉管員。如今,他已成長為順豐航空有限公司的一名飛行員。

“成就我的,就是快遞平臺。”2009年,從太原科技大學畢業的汪勤金被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千里馬”儲備人才項目吸引,應聘成為一名倉管員。

加入順豐的第8個月,汪勤金被選為儲備主管。也是這個時候,他選擇參加公司面向內部員工招聘並培養飛行員的選拔。從2010年底開始,他先後被順豐航空有限公司送往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和美國的航校進行培訓。

由於非科班出身,加上英語水平較弱,汪勤金在培訓期間每天翻英文詞典、背單詞、觀看大量英文電影,還堅持閱讀航空動力、氣象等方面書籍,惡補英語和航空理論知識。

經過兩年多的培訓,他於2013年開啟飛行生涯。6年來,他駕駛波音737-300/400飛機安全飛行了3100小時,運送快遞近2萬噸。

“不管是地面倉管,還是空中飛行,要想遇上‘伯樂’,就要先把自己變成‘千里馬’。”汪勤金說,他已於2018年底通過機長考試,希望2019年正式成為機長帶隊飛行,讓夢想“飛得更遠”。

從送外賣到計劃開餐館

美團“小哥”王喜發今年40歲,老家在黑龍江七臺河市勃利縣恆太村。15歲那年,他離開家到哈爾濱學廚,之後在哈爾濱的小飯館打工當廚師。最初,他一個月只有240元工資,後來漲到了3200元。

2015年,王喜發踏上南下的火車,加入東莞市美團外賣團隊,成了一名送餐員。2016年4月,他又轉移到業務更為繁忙的深圳。

以深圳餐館聚集的香蜜湖地區為“根據地”,從早餐訂單到夜宵訂單,王喜發從每天早上6點多開始,一直忙碌到深夜。工作閒暇時,這個熱情的東北漢子還時常幫新入職的員工熟悉送餐路線,把自己的收穫分享給同行。

現在,王喜發的收入比當年在老家翻了幾番,“像我這樣比較勤快的,一個月能掙1萬多塊錢。”他說,不久前,他還在哈爾濱為家人買了一套房子。

對王喜發來說,外賣送餐員不僅僅是一份餵飽自己、養活家人的工作。每一次拿餐,他都在認真觀察深圳餐館的運營,儘可能多摸出點行業門道。曾經替別人下廚掙錢的他,一直希望能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餐館。

“我想掙夠本錢在這開一家餐館,自己當老闆,把家人也接過來。”王喜發說,這個願望就要實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