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花又開

流年似水匆匆過,又到洋芋開花時。身為西北地區的農家子弟,我有著深深的洋芋情結,故而寫下這篇關於洋芋的文字。

洋芋花又開

洋芋有多個名字。中國東北、河北、鄂西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西北和兩湖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廣東則稱之為薯仔,粵東一帶稱荷蘭薯,閩東地區則稱之為番仔薯。而馬鈴薯似乎是它的學名,叫起來洋氣些。據說,“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食貨》。一直以來,老家的鄉親們都把它叫洋芋,所以我仍習慣於稱洋芋。

祖母在世時常說,洋芋是救人的東西,60年捱餓,直到61年後半年挖了洋芋​,才吃得飽了些。事實上,豈止是60年,在農村“包產到戶”之前,鄉親們還是飢一頓飽一頓,年年為口糧發愁。長期以來,洋芋依然是山區農民藉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原因在於,相比之下,洋芋產量高;同時,生產隊決算時5斤洋芋折抵1斤小麥等其他糧食;故大受歡迎。那時,深秋至冬春,如果家裡的土窖裡有許多洋芋,不論是大人小孩,心裡就寬慰了許多。

洋芋花又開

但是,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洋芋是土得掉渣的食物。提起洋芋,鄉親們感到自卑;一些“上層人士”則認為洋芋不登大雅之堂,不值一提;吃洋芋長大的農村人,也被他們稱之為“洋芋蛋”,嘲笑之意不言而喻。

記得有一年我參加省上的一個會議,有人問我:“聽說你們家鄉有‘三寶’,你知道嗎?”我說:“我怎麼不知道,是啥?”他說:“洋芋、土豆、馬鈴薯啊!”頓時,大家哈哈大笑,我才明白他是在開玩笑。

然而,蔑視洋芋者,大錯特錯了。洋芋蛋其實是貨真價實的寶貝蛋​,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洋芋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2015年,中國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將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麵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為中國人的又一重要糧食來源。

洋芋花又開

在2005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兩年一次的大會上,由秘魯常駐代表建議並由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尋求將世界關注的重點放在馬鈴薯對糧食安全及扶貧的重要作用上。該項決議被提交給聯合國秘書長,請聯合國大會宣佈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

2007年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剛過去兩天之後,聯合國第62屆大會宣佈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18日,聯合國紐約總部當天舉行特別儀式,宣佈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以提高公眾對馬鈴薯在戰勝飢餓中所發揮重要作用的認識,促進馬鈴薯的生產、加工、消費和貿易。

洋芋花又開

為什麼是“國際馬鈴薯年”?而不是“國際西紅柿年”或者“國際茅臺酒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說,價廉物美的馬鈴薯實際上是繼玉米、小麥和大米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聯合國設立國際馬鈴薯年,為的是強調馬鈴薯對發展中國家糧食安全所具有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低收入貧困人口而言,馬鈴薯是重要的食物來源,是一個被埋沒的“寶貝”。​

洋芋含大量澱粉,澱粉是食用洋芋的主要能量來源,加之洋芋味道醇香,烹調方法千變萬化,完全可以作為主食。早熟洋芋一般含11—14%的澱粉,中晚熟品種含14—20%的澱粉,高澱粉品種可達25%以上。洋芋還含有一種RS2抗消化澱粉,這種澱粉不能被機體消化,因此不會引起血糖升高。

洋芋花又開

洋芋含有2%左右的蛋白質,薯幹中蛋白質含量為8—9%。據研究,洋芋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其品質相當於雞蛋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優於其他作物的蛋白質。而且其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包括人體不能合成的各種必需氨基酸。

洋芋是所有糧食作物中維生素含量最全的,其含量相當於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B族維生素的含量更是蘋果的4倍。特別是洋芋含有禾穀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其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且耐加熱。有營養學家做過實驗,0. 25 公斤的新鮮洋芋便夠一個人一晝夜消耗所需要的維生素。

​洋芋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特別是維生素C(可防止壞血病,刺激造血機能),在日常吃的大米白麵中是沒有的,而洋芋有大量的維生素C。洋芋還含維生素A、維生素Bl、維生素B2、維生素pp、維生素E、維生素B3、維生素B6、維生素M和生物素H 等,對人體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此外,洋芋中的無機鹽如鈣、磷、鐵、鉀、鈉、鋅、錳等,是人體健康和幼兒發育成長不可缺少的元素。

洋芋花又開

洋芋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鹽,其含量與蘋果一樣多。因此,胃腸對洋芋的吸收較慢,其停留腸道的時間比米飯長得多,所以更具飽腹感,同時還能帶走一些油脂和垃圾,具有一定的通便排毒減肥作用。

洋芋是碳水化合物,但其含量僅是同等重量大米的1/4左右。研究表明,洋芋中的澱粉是一種抗性澱粉,具有縮小脂肪細胞的作用。洋芋是非常好的高鉀低鈉食品,營養豐富,但是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想減肥又擔心餓肚子的,則可多吃洋芋,把它當成主食吃。

洋芋所含的黏體蛋白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減少中風的作用。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控制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豐富的鉀離子對促進體內酸鹼度的平衡,避免血壓突然升高等,均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因此常吃洋芋更有利於保護心腦血管健康。​新膳食指南建議,每週應食薯類5次左右,每次入食50克一100克。日本一個研究發現,每週吃5—6個洋芋,可使中風幾率下降 40%。

洋芋花又開

中醫認為,洋芋“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現代科學證明,洋芋於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的優質保健品。國外研究顯示,洋芋所含抗菌成分有助於預防胃潰瘍,同時不會造成抗藥性。​洋芋富有營養,亦為抗衰老食物之一。

洋芋歷經千山萬水,遠道而來。它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 8000年到 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洋芋何時何地傳入中國,尚難確切斷定。根據陝西興平縣縣誌記載,16世紀時洋芋已傳入中國。

​洋芋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佈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並獲得較高產量。目前洋芋的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洋芋總產最多的國家。中國洋芋的主產區在西南、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

洋芋花又開

斗轉星移,今非昔比,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轉變,洋芋這個“卑微的塊莖”,​已經身價倍增,大放異彩。鄉親們也在洋芋的種植中收穫可觀的經濟效益,改善自己的生活。

以前,家鄉有句話​,叫作“洋芋開花賽牡丹”。其實,那不是對洋芋的讚美,而是嘲笑。如果用在人身上,就是不自量力的意思。殊不知,大田洋芋開花之際,的確是別具一格的田園美景。這幾天,我又去田間看洋芋花了,那一叢叢綠葉簇擁下的素潔花朵,清新淡雅,超凡脫俗,可詩可畫。

家鄉“三寶”​——洋芋、土豆、馬鈴薯,為你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