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一聲「仙女」,你敢答應嗎

愛爾蘭的女主人布里奇特失蹤了,當法官追查到當事人的丈夫邁克爾時,“他確信布里奇特患病是仙女搞的鬼。為了驅逐這個邪惡的生物並讓他真正的妻子回來,他和鄰居們將燈油扔在他妻子的衣服上。幾天後,被燒焦的布里奇特在土坑中被發現。他堅持稱那個土坑裡的不是他的妻子,真正的布里奇特很快會在附近騎著一匹白馬過來。”

這並不是驚悚或喜劇電影,而是真實發生在1895年愛爾蘭的農村。最終布里奇特的鄰居被判定有罪,而丈夫邁克爾被判入獄15年。這起案件也被認定為最後一起“仙女(女巫)謀殺案”。

在歷史上,仙女使壞釀成的悲劇並不少見,1826年,安妮洛克把四歲的邁克爾·萊希放入冰水中三次溺水而死。1843年約翰將兒子放在樹上數小時後命令僕人毆打他,最終飢餓虐待而死。1857年 ,三名威爾士的孩子被家長餵食毛地黃(fed foxglove)而死,1877年紐約的某個愛爾蘭移民,因為懷疑他們的孩子被“更換”,而焚燒了孩子。1884年5月,埃倫·庫索特和阿納斯塔西婭·洛克用熱鐵鏟燙老菲利普導致嚴重燒傷。這些案件的相同點在於,他們在犯事的時候,都將遇到的不幸歸因為仙女附身或搗亂。19世紀仍在上演的悲劇彷彿重現中世紀人們對“仙女”的恐懼與仇恨。

叫你一聲“仙女”,你敢答應嗎

布里奇特和丈夫邁克爾

(一)

炸紅網絡的“小仙女”一詞將歲月感與幼稚感完全剝離的新型讚美方式,受到無數人的推崇,每個使用仙女武器的潛臺詞都是“無論蘿莉還是御姐,你就是可愛,就是清新脫俗的女子。”

叫你一聲“仙女”,你敢答應嗎

但流傳於歐洲的各種仙女們不但沒有這個特質,甚至成為了邪惡代名詞。Fairy這個詞,並不只代表仙女,而是廣泛地指代包括精靈類:Elf(精靈)、House-elf(家養小精靈)、妖精:Gnome(地精)、Goblin(哥布林)、Memaid(人魚)等一切傳說生物。民俗學家和神話學家口中描述的仙女也千奇百怪:亡靈,夏娃之子,惡魔,獨立於人類的特殊生物,墮落的天使。狹義上,fairy單指凱爾特文化為主的蘇格蘭、北歐的女性神話人物。她們通常擁有魔力,棲息在自然界,或森林或草叢或石堆。

仙女最初作為小型自然神靈崇拜,比如樹精靈,森林女神。隨著基督教傳入英倫三島,對其他異教神靈妖魔化,形體化,她們恐怖、古怪,有迷惑性,甚至在愛爾蘭,她們長得十分醜陋。

基督教徒通常將仙女解釋為“降級”的天使。這群天使反抗上帝旨意,上帝命令關閉天堂之門,那些仍然在天堂的是天使,墜落地獄的變成了惡魔,而陷入兩者之間的人變成了仙女。也有人認為有些天使,不夠敬虔,但也不夠邪惡到進入地獄,流落到自然界,雖然這些天使並非十惡不赦,但他們仍被視為撒但。國王詹姆斯的《惡魔學》(Daemonologie)中,將這些惡靈與“faries”結合,她們與女巫或巫師建立了某種精神契約,詹姆斯將仙女等同於惡魔附體的女巫,並堅持任何追隨仙子進入他們的丘陵與他們共同盛宴跳舞的人都是與魔鬼宴樂。

生活在中世紀,如果被叫做仙女,那就意味著大禍臨頭了。

(二)

嬰兒死亡率較高的中世紀家庭,如果新成員生了無法言狀的疾病,將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更沉重的打擊。他們相信這絕對是被邪惡的仙女偷換了(Changeling),她們可能會將生病的嬰兒帶入家中,帶走了健康嬰兒。

叫你一聲“仙女”,你敢答應嗎

孩子被“偷走”

為什麼要“偷換孩子”?中世紀的人們展開了大膽猜測。

也許仙女們需要僕人,也許仙女喜歡小孩子,特別金髮碧眼,或擁有金屬質感的灰色瞳孔的嬰兒或者年輕女子,也許她們把老仙女換過來為了過更舒適的生活,蘇格蘭人堅信她們與魔鬼達成了交易,每七年她們就要繳納十分之一的“血祭”,仙女為了保全族類而綁架孩子。

在蘇格蘭,如果新生兒降生時帶有胎膜,意味著他很可能被選定作為日後“偷換”的對象,或者現在它已經是個妖精。為了防止孩子被偷換,早日將嬰兒帶入教堂接受洗禮是明智之舉,因為惡魔界無法觸碰受洗的孩子, 家長也需要儘量留在孩子身邊。

而斯堪的納維亞民間傳說中,大多數生物都怕鐵,父母經常在未受洗的嬰兒搖籃上放一把鐵刀或剪子。聖約翰草(貫葉連翹 Hypericum perforatum)的汁液或者幸運草(四瓣三葉草)也被認為可以有效防範仙女的侵入。也許是食物的稀缺,讓紐芬蘭和部分凱爾特人堅信麵包可以抵擋仙女的接近,他們認為麵包、壁爐,是對自然界的馴服,因此,有些仙女不喜歡麵包。如果迫不得已要去仙女常出沒的地方,可以把乾麵包放入口袋“辟邪”。在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天黑後,如果在嬰兒的圍兜裡放一片面包,這可以保護他免受任何巫術或邪惡之害。”

如果真的被不幸“掉包”,這些孩子同慘死在丈夫手下的布里奇特遭遇基本相同,家長們通過鞭打或者滾燙的烤箱等方法來殘忍地對待孩子,強迫自己的孩子重新回來。普通農民家庭是無法照看長期失去勞動力的家庭成員,這些不幸的孩子們會成為整個家庭的負擔和威脅,其實他們大多是發育障礙的孩子,這些“罪惡的嬰孩”最終會死於折磨之中。

(三)

仙女不僅帶來疾病,也意味著迷惑。

愛爾蘭有一種仙女被稱為“sidhe”。這些仙女們引誘那些毫無防備的旅行者進入她們的領地。仙女領地的幾小時,可能是人類世界中的幾年。在蘇格蘭海岸的奧克尼群島仙女被叫做Trows,她們對音樂極其熱愛。如果在那遇到一群讓你在土墩上唱歌或演奏的人,拒絕她們,否則等你回到現實中,很可能已經過了一年。

奧克尼如今是蘇格蘭的一部分,但它曾經是維京人的聚點。它的民間傳說受到凱爾特人和挪威人的影響。Trows可能與一個叫做Draugr的非常恐怖的挪威生物有關,在北歐歷史和神話的權威網站上,Draugr被稱為“行屍走肉”,她們愛戀的土墩也被解釋為“墳墓”,進一步代表著“死亡”。

所以愛爾蘭sidhe仙女也被認為是預告死亡的報喪“女妖”。她可能會通過身邊的某個親屬提醒這位家人的死期已經臨近。如此“喪”的仙女,人們給出的忠告是:惹不起……儘量無視並遠離她們。

愛爾蘭農民約翰·斯通就是一個典型反例,他購買一塊仙女地,還要剷平土墩建造房屋。

當地人不斷告誡他這是仙女喜歡跳舞的地方,不要破壞她們的領地。但斯通卻把這些當作愚蠢的迷信。不僅如此,他還砍下山楂叢生的地方,那可是仙女們滿月時候的狂歡之處,有一些精靈仙子就住在這些樹中。

叫你一聲“仙女”,你敢答應嗎

仙女之舞

斯通一家開始受到了仙女們的報復。他們養的牲畜都病倒了,最主要是他們的兒子不但晚上在睡夢中被仙女毆打虐待,還強迫他整晚狂舞。最終,這個可憐的孩子跳到精疲力盡而死。

(四)

小仙女?你敢答應嗎?不要怕,如今小仙女已經被“洗白”了……

大英百科全書中將仙女描繪成“通曉魔法,心地善良,纖細、美麗、年幼且有翅膀,身穿透明衣裳”,這些美麗迷人形象的改變源於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

叫你一聲“仙女”,你敢答應嗎

仲夏夜之夢

莎士比亞在劇中描繪了資產階級女性渴望獲得自由戀愛和婚姻的權力,他們逃到有仙女管控的森林中,在人文主義背景下,仙女的性格擬人化,她們會惡作劇、會憤怒,同時她們也善良而美麗,她們喜愛在“星光閃爍的光芒”中狂歡,有時候她們還會去人類的家裡,在善良的僕人鞋子裡放錢,幫他們打掃房子,磨玉米,打麥子,梳理羊毛,她們以正義來“懲罰警告”懶惰的主人。

叫你一聲“仙女”,你敢答應嗎

路易斯·裡卡多·法萊羅1888年繪製的仙女,已經成為現代仙女的標準象徵

格林兄弟初版童話中包括仙女(Fairy),但在以後的版本中將所有“仙女”換位“迷人的女人或聰明的女人”,來淡化讀者對童話氛圍的理解。他們採集了蘇格蘭傳說中以調皮、惡作劇的仙女Seelie Court形象,儘量迴避邪惡類型的仙女unseelie court。逐漸地,仙女的形象與惡魔、女巫分離,成為活潑、輕盈與人類友好相處的美麗女孩。

叫你一聲“仙女”,你敢答應嗎

Sophie Anderson(19世紀畫家)所繪製的仙女像

逃脫中世紀的禁慾主義,人們厭倦了死亡、陰暗、飢餓,浪漫情懷得到釋放,許多童話故事都包含著動情的“人仙”之戀,將人性追求自由、情感、美好的渴望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樣的童話故事有四種模式:(1)人類愛超自然生物(2)仙女同意以某種契約下與人友好共處(3)人類終於打破了感情禁忌,仍會失去仙女情人(4)試圖找回真愛,獲得完滿的幸福。但因為不同族類,年齡與生命值都完全不同,大多數結局以遺憾告終,正如神奇女俠的愛情,悲涼感頓時來的十分逼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