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一声“仙女”,你敢答应吗

爱尔兰的女主人布里奇特失踪了,当法官追查到当事人的丈夫迈克尔时,“他确信布里奇特患病是仙女搞的鬼。为了驱逐这个邪恶的生物并让他真正的妻子回来,他和邻居们将灯油扔在他妻子的衣服上。几天后,被烧焦的布里奇特在土坑中被发现。他坚持称那个土坑里的不是他的妻子,真正的布里奇特很快会在附近骑着一匹白马过来。”

这并不是惊悚或喜剧电影,而是真实发生在1895年爱尔兰的农村。最终布里奇特的邻居被判定有罪,而丈夫迈克尔被判入狱15年。这起案件也被认定为最后一起“仙女(女巫)谋杀案”。

在历史上,仙女使坏酿成的悲剧并不少见,1826年,安妮洛克把四岁的迈克尔·莱希放入冰水中三次溺水而死。1843年约翰将儿子放在树上数小时后命令仆人殴打他,最终饥饿虐待而死。1857年 ,三名威尔士的孩子被家长喂食毛地黄(fed foxglove)而死,1877年纽约的某个爱尔兰移民,因为怀疑他们的孩子被“更换”,而焚烧了孩子。1884年5月,埃伦·库索特和阿纳斯塔西娅·洛克用热铁铲烫老菲利普导致严重烧伤。这些案件的相同点在于,他们在犯事的时候,都将遇到的不幸归因为仙女附身或捣乱。19世纪仍在上演的悲剧仿佛重现中世纪人们对“仙女”的恐惧与仇恨。

叫你一声“仙女”,你敢答应吗

布里奇特和丈夫迈克尔

(一)

炸红网络的“小仙女”一词将岁月感与幼稚感完全剥离的新型赞美方式,受到无数人的推崇,每个使用仙女武器的潜台词都是“无论萝莉还是御姐,你就是可爱,就是清新脱俗的女子。”

叫你一声“仙女”,你敢答应吗

但流传于欧洲的各种仙女们不但没有这个特质,甚至成为了邪恶代名词。Fairy这个词,并不只代表仙女,而是广泛地指代包括精灵类:Elf(精灵)、House-elf(家养小精灵)、妖精:Gnome(地精)、Goblin(哥布林)、Memaid(人鱼)等一切传说生物。民俗学家和神话学家口中描述的仙女也千奇百怪:亡灵,夏娃之子,恶魔,独立于人类的特殊生物,堕落的天使。狭义上,fairy单指凯尔特文化为主的苏格兰、北欧的女性神话人物。她们通常拥有魔力,栖息在自然界,或森林或草丛或石堆。

仙女最初作为小型自然神灵崇拜,比如树精灵,森林女神。随着基督教传入英伦三岛,对其他异教神灵妖魔化,形体化,她们恐怖、古怪,有迷惑性,甚至在爱尔兰,她们长得十分丑陋。

基督教徒通常将仙女解释为“降级”的天使。这群天使反抗上帝旨意,上帝命令关闭天堂之门,那些仍然在天堂的是天使,坠落地狱的变成了恶魔,而陷入两者之间的人变成了仙女。也有人认为有些天使,不够敬虔,但也不够邪恶到进入地狱,流落到自然界,虽然这些天使并非十恶不赦,但他们仍被视为撒但。国王詹姆斯的《恶魔学》(Daemonologie)中,将这些恶灵与“faries”结合,她们与女巫或巫师建立了某种精神契约,詹姆斯将仙女等同于恶魔附体的女巫,并坚持任何追随仙子进入他们的丘陵与他们共同盛宴跳舞的人都是与魔鬼宴乐。

生活在中世纪,如果被叫做仙女,那就意味着大祸临头了。

(二)

婴儿死亡率较高的中世纪家庭,如果新成员生了无法言状的疾病,将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更沉重的打击。他们相信这绝对是被邪恶的仙女偷换了(Changeling),她们可能会将生病的婴儿带入家中,带走了健康婴儿。

叫你一声“仙女”,你敢答应吗

孩子被“偷走”

为什么要“偷换孩子”?中世纪的人们展开了大胆猜测。

也许仙女们需要仆人,也许仙女喜欢小孩子,特别金发碧眼,或拥有金属质感的灰色瞳孔的婴儿或者年轻女子,也许她们把老仙女换过来为了过更舒适的生活,苏格兰人坚信她们与魔鬼达成了交易,每七年她们就要缴纳十分之一的“血祭”,仙女为了保全族类而绑架孩子。

在苏格兰,如果新生儿降生时带有胎膜,意味着他很可能被选定作为日后“偷换”的对象,或者现在它已经是个妖精。为了防止孩子被偷换,早日将婴儿带入教堂接受洗礼是明智之举,因为恶魔界无法触碰受洗的孩子, 家长也需要尽量留在孩子身边。

而斯堪的纳维亚民间传说中,大多数生物都怕铁,父母经常在未受洗的婴儿摇篮上放一把铁刀或剪子。圣约翰草(贯叶连翘 Hypericum perforatum)的汁液或者幸运草(四瓣三叶草)也被认为可以有效防范仙女的侵入。也许是食物的稀缺,让纽芬兰和部分凯尔特人坚信面包可以抵挡仙女的接近,他们认为面包、壁炉,是对自然界的驯服,因此,有些仙女不喜欢面包。如果迫不得已要去仙女常出没的地方,可以把干面包放入口袋“辟邪”。在爱尔兰韦克斯福德郡,“天黑后,如果在婴儿的围兜里放一片面包,这可以保护他免受任何巫术或邪恶之害。”

如果真的被不幸“掉包”,这些孩子同惨死在丈夫手下的布里奇特遭遇基本相同,家长们通过鞭打或者滚烫的烤箱等方法来残忍地对待孩子,强迫自己的孩子重新回来。普通农民家庭是无法照看长期失去劳动力的家庭成员,这些不幸的孩子们会成为整个家庭的负担和威胁,其实他们大多是发育障碍的孩子,这些“罪恶的婴孩”最终会死于折磨之中。

(三)

仙女不仅带来疾病,也意味着迷惑。

爱尔兰有一种仙女被称为“sidhe”。这些仙女们引诱那些毫无防备的旅行者进入她们的领地。仙女领地的几小时,可能是人类世界中的几年。在苏格兰海岸的奥克尼群岛仙女被叫做Trows,她们对音乐极其热爱。如果在那遇到一群让你在土墩上唱歌或演奏的人,拒绝她们,否则等你回到现实中,很可能已经过了一年。

奥克尼如今是苏格兰的一部分,但它曾经是维京人的聚点。它的民间传说受到凯尔特人和挪威人的影响。Trows可能与一个叫做Draugr的非常恐怖的挪威生物有关,在北欧历史和神话的权威网站上,Draugr被称为“行尸走肉”,她们爱恋的土墩也被解释为“坟墓”,进一步代表着“死亡”。

所以爱尔兰sidhe仙女也被认为是预告死亡的报丧“女妖”。她可能会通过身边的某个亲属提醒这位家人的死期已经临近。如此“丧”的仙女,人们给出的忠告是:惹不起……尽量无视并远离她们。

爱尔兰农民约翰·斯通就是一个典型反例,他购买一块仙女地,还要铲平土墩建造房屋。

当地人不断告诫他这是仙女喜欢跳舞的地方,不要破坏她们的领地。但斯通却把这些当作愚蠢的迷信。不仅如此,他还砍下山楂丛生的地方,那可是仙女们满月时候的狂欢之处,有一些精灵仙子就住在这些树中。

叫你一声“仙女”,你敢答应吗

仙女之舞

斯通一家开始受到了仙女们的报复。他们养的牲畜都病倒了,最主要是他们的儿子不但晚上在睡梦中被仙女殴打虐待,还强迫他整晚狂舞。最终,这个可怜的孩子跳到精疲力尽而死。

(四)

小仙女?你敢答应吗?不要怕,如今小仙女已经被“洗白”了……

大英百科全书中将仙女描绘成“通晓魔法,心地善良,纤细、美丽、年幼且有翅膀,身穿透明衣裳”,这些美丽迷人形象的改变源于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

叫你一声“仙女”,你敢答应吗

仲夏夜之梦

莎士比亚在剧中描绘了资产阶级女性渴望获得自由恋爱和婚姻的权力,他们逃到有仙女管控的森林中,在人文主义背景下,仙女的性格拟人化,她们会恶作剧、会愤怒,同时她们也善良而美丽,她们喜爱在“星光闪烁的光芒”中狂欢,有时候她们还会去人类的家里,在善良的仆人鞋子里放钱,帮他们打扫房子,磨玉米,打麦子,梳理羊毛,她们以正义来“惩罚警告”懒惰的主人。

叫你一声“仙女”,你敢答应吗

路易斯·里卡多·法莱罗1888年绘制的仙女,已经成为现代仙女的标准象征

格林兄弟初版童话中包括仙女(Fairy),但在以后的版本中将所有“仙女”换位“迷人的女人或聪明的女人”,来淡化读者对童话氛围的理解。他们采集了苏格兰传说中以调皮、恶作剧的仙女Seelie Court形象,尽量回避邪恶类型的仙女unseelie court。逐渐地,仙女的形象与恶魔、女巫分离,成为活泼、轻盈与人类友好相处的美丽女孩。

叫你一声“仙女”,你敢答应吗

Sophie Anderson(19世纪画家)所绘制的仙女像

逃脱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人们厌倦了死亡、阴暗、饥饿,浪漫情怀得到释放,许多童话故事都包含着动情的“人仙”之恋,将人性追求自由、情感、美好的渴望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童话故事有四种模式:(1)人类爱超自然生物(2)仙女同意以某种契约下与人友好共处(3)人类终于打破了感情禁忌,仍会失去仙女情人(4)试图找回真爱,获得完满的幸福。但因为不同族类,年龄与生命值都完全不同,大多数结局以遗憾告终,正如神奇女侠的爱情,悲凉感顿时来的十分逼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