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里的士兵端着捷克轻机枪一边前进一边战斗,现实中有没有这个可能?

Alexis518


ZB26是可以一个人操作,端着射击的,有图为证——

只是当它被端着射击的时候,会出现至少两个问题——

1. 精度很差

2. 换弹夹,换枪管会比较麻烦

ZB26式轻机枪(捷克语:Lehký kulomet vz. 26)是捷克国营兵工厂在1923年研发,1924年生产列装的一款轻机枪,畅销世界各国,其设计影响了后来英国布伦式机枪的设计,是一款经典老枪。

四边形规则20发装弹匣位于枪身正上方。

一个士兵可以携带好几个这样的弹夹,只要往枪管上一插就可以使用,往前一推就可以退下来,非常方便。几何形的弹夹也便于整体收纳。当然这样的供弹射击有一个唯一的缺点,漏弹槽位于枪管正下方,容易被堵塞。

由于弹夹位于枪管轴线上,所以准心向左偏移。

这是一个高射型的大号准心,位于枪管左边。

快拆气冷式枪管带有木柄,导气管上带有脚架。这样在俯地射击的时候有支撑。

枪管上的快拆枪把不但有利于迅速拆卸换装枪管,也可以被拉成水平状,这样射手就可以一只手夹枪托,一只手扶枪把,成站立状射击。

除非是抵近扫射或者突击,这样射击第一会很累,第二由于后坐力,精度很差。因为

ZB26子弹初速达到830米/秒,射速500发每分钟,如果连射或者扫射,几秒内就是一个弹夹,射手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就打了个天女散花。

所以,一般,如果防空,会配脚架——

或者人肉脚架——

而如果是地面平射,一般会卧倒,用脚架支撑——

或者找个可以支撑的——

所有这样的配置都是为了精确射击,一般都是几发几发的点射,ZB26准度极高,点射最大射程可达1500米,有效射程七八百米。

而且对于爱惜这款武器的国家军队来说,一般都会配副射手——

副射手的任务是掩护,换弹夹,换枪管,背零件,必要的时候还要充当人肉三脚架。

值得一提的是,ZB26 最上面是枪管,打起来枪管会发烫,它下面的导气管也会发烫,但是和导气管相连的脚架要好一点。

所以有些人握住这个收缩起来的脚架,也是情理之中的。

英军在使用他们的布伦式机枪的时候,也有这个动作——

只不过,人家ZB26给了你提把,你又何必冒着手指被烫起泡的风险去抱枪管呢?

所以,和尚这个姿势,在突击中,可以算是很对的,第一和尚是猛人,不需要副射手,第二,他在突击,很可能有副射手也跟不上——

而这个打飞机的......造型很酷,真实性嘛,看看就好——


HannibalLecter


能行是能行,但是由于该枪的后坐力较大,所以士兵端着机枪开火的情况是很少的。除非是遇到特别紧急,一般还是使用两脚架支在地上进行射击。

ZB26式轻机枪

ZB26式轻机枪,是布拉格厂的两名波兰籍设计师设计,由捷克国营兵工厂生产的一款轻机枪。该枪外观上最大特色是就是弹容量为20发的弹匣装在枪身上方,和机匣左侧机械瞄准具的轮型表尺。

上世纪20年代,由于欧美各武器制造厂没有与ZB26式轻机枪类似的武器,因此ZB26式轻机枪大量的进入中国,到1939年时,中国军队装备的,来自捷克的原装ZB26式轻机枪,约有32272挺。由于ZB26式轻机枪品质好,适合单兵操作,因此在国内有许多兵工厂对其进行仿造。在抗日战争时期,ZB26式轻机枪成为中国军队广泛采用的装备之一,中国士兵称其为捷克式轻机枪,简称捷克式或者捷克造。

使用捷克式轻机枪射击的中国士兵

在许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士兵们端着ZB26式轻机枪,狂扫敌人的画面,但是实际上,这种射击方式,除特别紧急的情况,一般是不会采用的。不采用的原因就是,由于该枪采用的是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这是一种全威力步枪弹。采用这种步枪弹的自动枪械在全自动射击时,后坐力非常大,大到射手难以控制,精度会很差。

自动枪械在发射全威力步枪弹后坐力大到难以控制,可以说是这种枪械的通病。例如德国的FG42伞兵步枪、美国的约翰逊M1941型轻机枪、勃朗宁M1918轻机枪,都有这个问题。因为有这个问题,所以德军或者美军士兵在使用上面说的这三种枪时,绝大多数情况还是会用两脚架支起来使用。

中国军队士兵使用捷克式轻机枪射击

对于营养较好的德、美军士兵来说,都难以控制,更别说抗战时期营养较差的中国士兵了。所以说,端着捷克式轻机枪射击的情况,能行是能行,但是一般不会这么做。


鼎盛军事


抗日剧里经常能看见士兵使用一把弹夹在枪上方的机枪,士兵冲锋也能看见他们手上也提着这把枪冲锋,这枪来历如何?

这把就是抗日战争里中国军人所使用的是捷克轻型机枪ZB-26型号。

下面是机枪的参数:

全枪长:1161毫米

全枪重:9.60千克

枪管长:672毫米

自动方式:导气式

膛线:4条,右旋,缠距240mm

初速:830米/秒

射程:1500米

射速:500发/分

枪管冷却方式:气冷

供弹方式:20发弹匣

使用枪弹:7.92×57毫米毛瑟枪弹

不难看出这把枪净重19.2斤,加上子弹大概是21斤左右,虽然才20发子弹,但是足够了,因为抗日时期中国战场敌我大多都是5发左右的栓动式步枪,显然20发的容弹量完全可以做到火力支援,至于火力压制那是重机枪的工作了。战场是战场,影视是影视。在战场上射手使用轻机枪的方法并不是连续射击,而是短点射或长点射。短点射2-4发射击,长点射5-10射击,那里有需要就点射那里,这样可以减少机枪的装弹次数。弹容量是少了点,但是够用不就行了。且威力强劲,甚至大过日本的 歪把子。后来鬼子还复制了这种轻机枪(叫九二式轻机枪)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中国军人一般一个班(12个人左右,3个班一个排)一把轻机枪(2个人配合使用),当时中国大量仿制了这种轻机枪(子弹和栓动步枪一样的型号),所以这种枪战场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最后说一句:大家在抗战片中估计经常会看到下图这种弹匣是弯的ZB26,这是解放之后国家自己改的,因为当时7.92毛瑟步枪弹已经不产了,所以干脆用7.62x39的中弹,也就是AK/56式步枪的弹匣。


所以题主这个问题是可行的,不是很重且毕竟当年机枪跟子弹都能自己造。


快开车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基本不可能的。

捷克式轻机枪根本就没有端着扫射这种射击方式。

原因很简单。

捷克式轻机枪使用的是德式7.9毫米步枪弹。

这种子弹也就是毛瑟98K步枪子弹。

众所周知,毛瑟98K步枪威力大,后坐力更大,新兵训练经常被枪托将肩部撞的青肿。

要知道,这还是单发步枪,尚且如此。

如果使用捷克式轻机枪端着扫射,后坐力极为强劲,普通机枪手直接就被放倒了。

即便机枪手是那种彪形大汉,但因无法瞄准,又没有依托,连射时枪口跳动明显,也就毫无精度可言。

这种端着枪扫射,基本等于瞎打,实战中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这些都是抗日神剧的胡说八道而已。


萨沙


捷克式ZB-26机枪确实是神一样的存在着!

ZB-26机枪本身的性能和战果决定了他神一般的地位!

ZB-26机枪又被神剧和正剧的导演、演员们更加神话了!

第一、脱离实际的演绎

1、很多的影视剧中,英雄们总是端着ZB-26机枪连跑带颠的屠杀着敌人!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2、在影视剧主角们手中的ZB-26机枪可以不间断的保持连续射击,很少有换弹匣的镜头出现。这种情况绝没有的,ZB-26机枪的直排弹匣的弹容只有20发。

3、很多影视剧中的ZB-26机枪都失去了原汁原味,那个直弹匣被换成了“56式冲锋枪弹匣”,使用56式弹匣的情况是有的,但是那是五六十年代的事了!

4、很多的ZB-26机枪的子孙们,被穿越到了ZB-26机枪的年代,ZB-26机枪的仿制型号太多了,但是大多是三四十年代的事,但是辛亥革命、张勋复辟、南北军阀战争、直皖战争、奉直战争这些历史时期居然后手持各种型号的ZB-26机枪参战的战士了!那时候ZB-26机枪还没有诞生呢!

5、胡乱拼凑的ZB-26机枪各种型号们被装备给了各个国家,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抛开缴获这个因素以外,各个国家的枪械哪有乱装备的道理!英国人用的是ZB-26机枪原型而不是布伦式,弹药口径不通用咋用!美国人也抱着ZB-26机枪作战,同样也是口径问题!最可笑的是日本人也拿着ZB-26机枪突突突,他们的九六式是6.5mm的!

第二、真正的ZB-26机枪用途

1、实战中的ZB-26机枪是班排一级的火力支援武器,他打击的主要目标是400米以内的有生力量,在这个距离上有经验的老兵能做到指哪打哪!不过必须是趴在阵地上!

2、防守中的ZB-26机枪会提前建立巩固的机枪阵地,阵地有专用的射击坑穴,绝不会是影视片里的在交通壕里!互为犄角相互依托的机枪阵地会在中近距离内完成配合下的无死角射击。在200米以外的进攻敌人主要是依靠轻机枪消灭对方进攻人员,侥幸进入这个距离以后的步兵就有事干了。要是有碉堡轻重机枪更会有发挥的机会。

3、进攻中的ZB-26机枪是要在预选的阵地设点进行火力支援,阵地的选择是依靠班排连一级指挥员临机决定或战前通过等高线军事地图来设定的。机枪阵地设在进攻路线的斜侧方,并有多点交错控制。在发起进攻前机枪会预先进行火力压制,进攻人员的波段进攻的节奏也是依靠机枪的压制节奏进行的。这样的配合进攻是步兵操典中最简单的战术!

4、ZB-26轻机枪会设有主、副射手,主射手负责选择阵地和确定打击目标的选择,最重要的是控制射击的节奏,和精确度。副射手主要负责携行弹药和构筑阵地的工具,战时主要负责送弹匣,重新装弹,更换枪管,侦察威胁目标,更重要的是在主射手负伤或阵亡后立即接替射击!

第三、随动进攻中的ZB-26轻机枪

1、ZB-26轻机枪的射击后坐力是很大的,定点射击时射手经过训练可以克服后坐力,实现精确射击,平时ZB-26轻机枪接受站立腰间把持射击也是有的,但是这种射击只能是近距离的射击,射击精度大大降低。

2、跟随进攻的ZB-26轻机枪射手不会在跑动中进行射击的,影视剧中的边跑边打就是胡来的,那样打就是浪费子弹,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己方误伤,再有就是供弹不方便,不可能保持火力。

3、巷战中ZB-26轻机枪是进攻和防守的重要关键火力,影视剧中的当街麻袋阵地就是胡来的演绎,那样的防守阵地无异于送死,利用制高点和坚固房屋才是关键。进攻的士兵要依靠建立的ZB-26轻机枪火力点的支援下前进,到了适当距离后,步兵用步枪组成的火力网,在保护机枪前进建立新的火力点。防守撤退也是一样。

步兵的进攻和退却都是波段进行的,潮水般的进攻和退却只是在导演们理想中实现的。当年苏军攻克柏林时的情形被苏联导演排成的那些史诗般的电影夸张,祸害了后来的导演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总认为那样才是冲锋,才是胜利。其实事实是进攻一方一间一间房屋的占领,防守的一层一层的坚守。面对终极目的就是消耗苏军的德军,苏军不可能潮水般的去送人头!

第四、真的希望有更真实的影视作品的出现,不过这是痴梦罢了!


杜口无言


可以做到,但是说实话军队里面一般并不支持你这么做,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为自己拍的军队的纪录片。

我们看到这个德军士兵依靠着坦克车作为掩体,然后一只手拿着机枪的支架,另外一只手扣动着机枪的扳机,在那里进行扫射,这实际上已就粉碎了那些所谓的中国军队使用,德国人的大威力步枪弹,而导致不能够进行持枪扫射的这种谬论,而作为通用式机枪的MG42,这种机枪的优势便在于它可以加上重机枪的支架作为重机枪使用,同时它也可以装上轻机枪的支架,或者单兵持枪进行扫射。

而中国的ZB26也就是通常所诉称的捷克式,他所使用的机枪子弹跟德国人所使用的毛瑟子弹是相近的,而且相比较于德国人通用机枪,一次性射出几十发,甚至数百发子弹,捷克式单个弹夹只有20发容量,可以说射击强度不高,而且对于中国的老兵而言,他们使用这款机枪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不是说火力压制,而是对于敌人某点进行单点,扫射。

所以我说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军队里面不会要求,甚至是命令你不能这么干。

原因为什么变在于机枪作为整只部队的重要火力来源,尤其是中国军队所有的武器里面只有机枪能够提供火力支援,这个时候对于整个一支部队里面的机枪手而言,你保护你自己,为你的部队赢得胜利显得太重要了。

如果说这个时候你能投进拿了把机枪直接站起来跟别人站撸,你是血肉之躯呀,你身上没有防弹衣呀,别人随便一个狙击手就是就把你给崩了,你这支部队火力从哪儿来?因此国军,也就是国民党军队在挑选机枪手的时候,通常要求这个机枪手必须服役达到五年以上,有相当作战丰富经验的老兵来担任机枪手的位置。

为什么?因为老兵知道战场上什么地方最安全,什么地方敌人多,什么地方敌人的火力相对集中一点儿,这是一种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一种生存经验,毕竟按照青铜五,里面的说法就是只有活着才有输出。

并且对于射击精度而言,由于机枪是连续发射,枪的后坐力极其强悍,如果说不能够寻找到某一个支撑点来分担掉部分枪的后坐力的话,那么对于机枪的精度而言是一种挑战,你就是在浪费子弹,对于勤俭持家的中国军队而言,这种情况是绝不允许的。战场上哪有几百发子弹给你挥霍,你要打就必须要打重,以至于八路军军队都会要求部队一发子弹干掉一个敌人。

所以说,部队对于这种逞英雄主义,而且,对于射击精度要求不高的设计姿势是明令禁止的,你别给我逞英雄,你有种给我多杀几个敌人去。


漩涡鸣人yy


电视剧中,基本有两种,第一种,端着枪管打;第二种,拎着提把打。

我们先说端枪管的。敌人打不打得中不说,自己的手一定先被烫熟!连续射击时,枪管是很热的,以至于战场上,机枪副射手需要经常更换枪管以保证持续射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用手去抓烧红的钢管,是什么样的酸爽。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拎提把的。ZB26的后坐力很大,而且是很重的,开枪射击完全没问题,但是命中率嘛,基本全靠信仰,很难打中。因为实战中,绝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片人,无脑往前冲,而是人与人之间有15到20米的间隔,展开队形冲锋。除非找到掩体,不然也没有谁会在冲锋的时候立正,然后瞄准射击。

所以实际上,ZB26,是展开两脚架,枪托抵肩射击的,机枪手不会端着枪射击。在冲锋的时候,机枪手通常不会跟随部队一起冲,而是在队形的侧翼,用密集的火力压制对方射击,或者把枪口抬高,采用超越射击的方式,打击对方阵地后方敌人。

机枪手一定是敌人重点照顾的对象,所以,暴露出来的部分越少越安全。卧姿射击是最合适的姿势。

还有一点,ZB26是20发弹匣供弹,就是短的,直的弹匣,电视剧中那种弯的,有加强筋的弹匣,实际是AK47的弹匣。道具嘛,最多是空包弹,所以不必考虑枪管口径,只要在机匣部分稍作改动就好了。


老霍家那小勇


行进间射击,在进攻同时还能压制对面的一种射击法。当年一堆轻机枪(伪)设计时候就考虑到了,比如布伦、比如BAR,当然也包括捷克式ZB26。↓,操ZB26的德军。这就是ZB26的行进间射击姿势

当然作为全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武器,站姿连续射击也是很难控制的..比如下面这个胖子重心靠后了

正确姿势应该这样

还有就是行进射击也可以不抵住身体任何部位,比如毛子这种战斗民族牲口拿着12.7mm的机枪行进射击


疯狗的轻武


二战时期的机枪没事用过。但就年代兵器来讲应该不现实。

我军80年代使用的班用轻机枪,是不可能像电视剧中的那样端起来冲锋。就说机枪手的居枪动作。左手握枪托颈弯曲处用向后的力量将枪与肩部顶实和右手腕部配合锁住机枪,与枪管处脚架形成三角形来稳固稳固。部队机枪手都知道,射击时枪和身体是一体的。在射手后面观察你就会发现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使枪和身体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说到这里大家就清楚了。机枪离开这个三角是很难操作的。更别说立姿无依托了。所以部队没有机枪立姿无依托训练的这个科目。如果强行射击,估计是人仰马翻,子弹翻山。


手机用户73890477190


可行。抗战及国内战争时期,武器装备差,部队缺乏足够的冲锋枪,很多部队都会在紧要的战斗中集中部队的捷克轻机枪挂在肩上,端在手里一边冲锋一边射击。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塔山阻击战是国民党军的赵子龙师进攻解放军四纵的防守阵地。冲击的国民党集中了一排排中下级军官,光着上身,每人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当冲锋枪用。

捷克式轻机枪当冲锋枪用的缺点是重量比较大,发射时后坐力大,难以把握,需要身强力大、有经验的人操持。还有枪口也容易上跳,造成射击面散乱,射击精度差。

优点也是有的。比如口径比冲锋枪大,威力猛,射程远,既可端着冲锋,打击近距离敌人,又可架设起来,射击远处目标,阻断敌人后续增援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