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9%的广告人成不了小马宋

小马宋,不靠颜值刷脸、不靠热点刷屏,不端不装,农村出身、锅炉专业,从文案做起,近几年成为互联网营销界的一枚非典型广告人,以C2B模式为罗辑思维、乐凯撒、古茗奶茶等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提供营销顾问服务。

为什么99%的广告人成不了小马宋

除了勤奋、自律、三观端正等前提条件,还有以下三点制约着我们难以成为小马宋。

1、 懂得自己擅长什么

不知你是否相信,人擅长且最终能做好的领域很少。

但就是很多“专家”很自信,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个金刚钻,什么瓷器活都想揽到手并宣称可以打磨好,可想而知,在他服务、合作过的伙伴那里,即使偶有闪光之处,但大部分是一锤子买卖,因为这类人缺乏在专业领域的洞察、深耕,没有能力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的服务。

假设一下,如果小马宋为满足虚荣心想把自己的公司规模最大,凭借他的影响力,估计求职者会迅速把“小马宋几件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员工规模扩大到20甚至50、100人以上,也会做出目前大几倍的业务量,这对于喜欢讲排场的那类老板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但落到小马宋身上,这将极大的牵扯、分散他的精力,最终很可能让他焦头烂额的深陷公司事务或者员工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极大降低服务输出质量。

因为——

小马宋曾多次说过自己更适合做“门客”,他对自己能做一名独立、称职、自由的门客这种状态很满意。

为什么99%的广告人成不了小马宋

事实上——

小马宋也一直在劝说他公司的文案离职(除了助理,唯一在职人员),他说自己对文案的支持有限,也提供不了什么大平台和高薪水。

所以,如果你承认自己不是天才,那就静心做好取舍吧。

在此之后,如果能做到独立第三方在背后说你擅长做某件事,你就走对了第一步。

2、 建立自己的能力体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为领先者之前,也不妨当个追随者、挑战者。

因为没有哪个人从一开始就成为某一领域或行业头部的5%,我们是小白的时候确实应该虚心学习、兼收并蓄,但作为志存高远的人,就需要有意识的把他人的有用的东西该掰碎的就掰碎、该舍弃就舍弃,只汲取适合自己DNA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第一条:懂得自己擅长什么)。

比如你会发现小马宋是典型的杂食动物,他对华与华、霍普金斯、中国古代哲学、科特勒等古今中外大师均有汲取,但他又是典型的小马宋式独立战略营销顾问,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门派,但总能透过现象提炼出冷静、敏锐、犀利的认知(详见他的公号推文)

为什么99%的广告人成不了小马宋

忘了哪位老师说过,读书应做到六经注我,做人做事何尝不是如此?理清你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加码打磨30年,你在这方面的升值回报自然水到渠成。

否则听了无数课程、看了很多书、钻研很多案例,一直蜻蜓点水,或者如黑熊掰玉米,永远建立不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

3、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可能是职场同事、领导,可能你的甲方、乙方,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呢,说实一点就是能让你们互相涨姿势,互相往脸上贴金。

举例,“我听过小马宋的课”与“我与小马宋共事过”,哪句话有分量?不辩自明。

再比如,小马宋为罗辑思维提供营销顾问服务,前者是中国营销顾问届的头部个人、后者是中国知识付费届的头部企业,他们互相促进、反哺——

对于罗辑思维而言,享受到小马宋“货真价实”的服务。

对于小马宋而言,能与罗辑思维的公司高层直接对接。

为什么99%的广告人成不了小马宋

当然,现实中大部分情况是,不知名的个人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这就需要你择优录取啦,而且前提是打铁先要自身硬——在某一专业领域要有底气硬起来(也就是第二条建立自己的能力体系),在选择合作伙伴也要火眼金睛、洞察未来。

比如,笔者回顾了十多年的职场生涯,剔除各种诱惑,我最擅长的还是如何传播(企业、个人、产品、服务等),在不花钱买流量、不傍大V的情况下,2017年多篇推文阅读量过万,最高2.8万(请鄙视我吧),而且我正准备在当地市场或互联网上筛选几家有此需求、快速发展的企业,通过发挥我的能量让合作伙伴锦上添花,实现提升影响力或增加流量。而我也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个人技能和品牌的腾飞。

以上三条,欢迎拍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