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白皮书发布|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仍是健康的主要威胁!

今天上午,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北京市2017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即“健康白皮书”),这是北京市政府连续第九年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本市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相关数据。

健康白皮书发布|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仍是健康的主要威胁!

下面小编带您一起看一看关乎你我生活的健康“大数据”~

居民期望寿命增加

2017年我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2.15岁,比2016年增加0.12岁,继续处于国内前列,与世界排名靠前的日本(83.4岁)、中国香港(82.8岁)和瑞士(82.3岁)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水平接近。

吸烟人群下降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自2015年6月1日实施以来,全市成人吸烟率下降为22.3%,比《条例》实施前降低了1.1个百分点,吸烟人群减少20万。

专家分析,我市健康环境持续改善,医疗卫生、空气质量、食品、饮用水等保障水平不断增强,是居民期望寿命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生体质水平整体上升

2017年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格及以上比例达到93%,较上一年提高0.1%;良好率达到50%,较上年提高了6%;优秀率达到13%,较上年提高了6%。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下降

2016至2017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8.6%,与上学年度基本持平。从近九年的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趋势分析结果可见,我市连续4年呈现下降趋势。

中小学生体质水平整体上升,视力不良增长趋势得到遏制,防控工作初见成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

我市三级、二级医疗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减少11.7%和2.3%,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增长了16.4%,城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0%以上。

重大疾病救助人均负担减少

城乡医疗保险患者个人负担总体平稳,社会救助对象门诊、住院和重大疾病救助政策范围内人均负担均减少了30%左右。

调查显示,91.7%的患者支持医药分开综合改革,90%以上的患者对就医状况表示满意,医改工作成效明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增长

2017年我市户籍居民死亡主要原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与2016年相同,共占全部死亡的71.7%。

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了3.6%,心脏病死亡率上升了5.2%,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了2.4%。

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下降

2017年我市30~70岁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为10.8%,比2016年下降0.92%。与世界相关国家相比,该指标已处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专家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增加,慢性病造成的健康危害在今后数年还会显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仍然是当务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