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神》原型陸勇的16年人生:沒有那個廠,沒有網絡,就沒有所謂的「藥俠」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這段時間

網絡上被一部電影刷屏——《我不是藥神》

這部電影,在“評分”上非常嚴格的豆瓣

都打上了9.0的高分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影院的屏幕上,演繹著一場虛擬的生死

這種虛擬太過真實,催生人群湧動的哭泣

為一群不相干的人

也為自己,在最真實的黑暗中

疾病和生死,是所有人難逃的恐懼

當疾病又遇貧窮,就讓恐懼再添無助

真實故事改編——陸勇案

陸勇的工廠和他出名了。

這家無錫郊外小小的針織手套廠,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後的一週裡,訂單翻了許多倍。有人在網上一口氣訂下十萬副手套,還有家電影院的老闆找到他,買了許多手套免費送觀眾們。這是普通民眾的敬意。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以陸勇為原型的電影被千萬人看到、評價,更多人認為它是《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中國現實版,也有人把它理解為普羅米修斯傳遞火種的故事。但從生活的本質來說,這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在對抗命運的悲喜與刻薄。

陸勇出生於一個殷實的家庭,但鉅額醫藥費面前同樣耗不起。2003年,每天一睜眼就要吃掉價值800塊人民幣的正版格列衛,生死、疾病、倫理的輪番壓迫中,生活還給陸勇留下一道縫隙——一家不大的針織手套廠,它依託於互聯網,有了來自國內外的訂單,也讓他保持著溝通世界的外語能力,和更大的視野。

是這個苦苦支撐的小工廠,從殘酷的生活中撕開一條口子,救了他的命。也讓他在之後的十年裡救別人的命,給他們以“活著的尊嚴”。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上網發現印度有一種仿製藥,才3000一盒,便死馬當活馬醫,託人買回家試吃了幾個月。沒想到,療效和價格相差8倍的正版藥所差無幾!

善良的陸勇把這個消息告訴交流群中的病友,並開始幫助他們購買便宜的仿製藥。因為他不忍再看見病友的聊天頭像因為貧窮暗淡。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幾年後,仿製藥降到200元一盒,越來越多的人找陸勇買藥,並感恩他為“藥神”。然而,2014年,陸勇因涉嫌販賣假藥被逮捕。因為仿製藥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未取得批准文號,需按假藥論處。

正當他面臨牢獄之災時,上千名絕症病友聯名為他遞上一封求情信。救人者終自救,檢察院決定“撤回起訴”,陸勇自由。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為什麼抗癌藥這麼貴?

相比印度藥為什麼這麼便宜

人們更想問:為什麼抗癌藥這麼貴?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一項新藥從研究開發、臨床試驗到藥品上市,平均十年時間,這是因為人命價值可貴,其堅持和創新,並不輸電影裡想要挽救生命的情操,更不要說試驗失敗了上億美元就像投到水裡。

一位參與過全球藥廠臨床試驗的亞洲教學中心醫院院長曾分享:他參與了一項歐美藥廠十億美元的實證研究,每一階段精準數據且樂觀,但最後臨床結果還是失敗了,“但公司對外連吭都沒有一聲”。

這麼高的投入風險,那肯定要追求高回報,不然賠本的賣賣誰幹呢?所以為了收回成本、賺取高額利益回報,醫藥企業也成了商人,你要活命,就得花大價錢買我的藥。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製藥商都會給自己的新藥申請專利,在專利有效期內,擁有排他性的壟斷銷售權。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所以,這專利成了各個藥廠的命根子,他們都會拼了老命保護自己的發明。藥廠除了會把藥物的化學成分註冊成專利,還會把藥物的用途、化學形態和製作方法什麼的全拿去註冊了,就怕別人仿製。

但是,沒有專利保護,沒有利益保證,又何來新藥現世?藥企不是救世主,這種將生命與專利放在對立面上的認知,本身就是一種悖論。專利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鼓勵藥企繼續研發新藥。

所以,真正的悲劇不是出現在善惡之間,而是兩難之間。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陸勇案的後續故事

陸勇的事件發生後,進口高價藥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個方面的重視,有關部門也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國家許多省市,陸續把瑞士原版的格列衛列入醫保,你比如說江蘇的政策是,購買3個月的藥,可以贈送9個月的藥,加上報銷的錢,這樣一個患者一年的花費降到了18000元左右,門檻可以說大大降低。

另外呢,國產仿製藥的也有了,2013年,諾華藥業的格列衛專利到期,國內正大天晴和豪森藥業的仿製藥也跟著上市了,價格大約要1000塊,雖然比印度的還要貴些,但起碼讓病友有了更多的選擇。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不只是格列衛,2016年、2017年,我國已經啟動兩次醫保談判定價,十幾種抗癌靶點藥物通過談判,實現大幅降價並進入醫保目錄,這樣一來,很多藥品價格已經被“腰斬”,大量患者都能吃得起了,而在今年,進口抗癌藥品還要實現零關稅。

今年4月,國務院出臺《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提出制定鼓勵仿製的藥品目錄,高質仿製藥進入上市藥品目錄集。這兩個目錄,在業內被認為是中國從製藥大國邁向製藥強國的重要措施,很多專業人士歡呼,“中國仿製藥行業有望迎來春天”。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陸勇也在一天天感受到這些變化,他說,今年到現在為止,一兩個月才會遇到一次來找他問藥的人。找他買藥的人變少了,說明病友們的處境好多了。

《药神》原型陆勇的16年人生:没有那个厂,没有网络,就没有所谓的“药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