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总关情

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走进州环境保护监测站的中心试验室,只见质量控制和数据室负责人杜万红身着工作服,手拿仪器,眼神专注。偌大的玻璃窗外,湛蓝天空如洗,柳绿花红,但她无暇顾及身边美景,她的眼中,只有各种瓶瓶罐罐和操作仪器。

杜万红话语不多,给人平和沉静、内敛细致的印象。工作24年来,她在环境监测岗位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1994年,毫无专业基础的杜万红走上环境监测岗位。于是,她每天在实验室操作时,总是带着一两本专业书,抽空就看,不懂就查,中午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回到家也挑灯夜战,常常学习到深夜。就是靠着这种钻研劲头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几年里,她从环境监测业务上的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她先后到西北师范大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专业以及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为做好检测站的质量体系及质量管理工作,她努力学习,通过了甘肃省检验检测机构评审员考试,取得了评审资格。此外,她还利用到其他市州化验室评审的机会,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升我州实验室管理水平。

“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这是杜万红的职业理念。从2006年开始,在12年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室工作中,她一心扑在事业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质量控制和数据室是全站最忙、也是最“拴人”的岗位,承担着水、气、声和污染源等监测数据的报送、分析及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由于监测站人员少,她总是主动承担那些“熬人”的工作。

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开始实行日报制后,杜万红更忙了,全年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而且单位搬到东区后,离家更远了。为了不耽误上报数据,无论刮风下雨,她总是早上7点之前出门。尤其是到了冬季,每逢双休日,其他人还在温暖被窝中熟睡时,她已经在去单位的路上。多年来,她上报数据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或迟报的现象。

有一次,州水电部门申报大夏河治理项目,需要环保部门提供3年的数据分析报告,由于时间紧,她连续24小时加班,最终按时递交了报告,第二天照常上班。除了审核、上报各类监测数据,按时完成分析月报,做好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外,她还承担着水质分析化验工作。

作为一名环保人,杜万红深知,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质量控制是检验监测质量的根本尺度。风霜雨雪,她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实验室就是她的家;春去秋来,她苦练技艺,认真做着一项项纷繁复杂的实验,分析着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数据,力求结果准确合格。

作为女人,谁不爱美?可是,身为环境监测员,杜万红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技术规范,工作精益求精:不留长指甲,不用化妆品,不喷香水。甚至,冬天寒冷刺骨,手部皮肤皲裂,她也不用护肤品。因为,长期与化学品打交道,化妆品中的细微成分,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从化验室的分析人员到质量控制和数据室的负责人,她尽心尽责、默默无闻地奋战在环境监测的第一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勤奋努力使她赢得了不少荣誉:2009年获得州环境保护局颁发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2013年连续三年获得州委、州政府颁发的“优秀公务员”荣誉称号,2015年被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环境监测“技术骨干”荣誉称号。

经济在向上发展,污染物排放在向下减退。为了这条漂亮的曲线,杜万红用矢志不渝的坚守,和临夏环保人一起呵护着临夏的碧水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