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子制版|实用服装“翻驳领”配领方法

领子制版|实用服装“翻驳领”配领方法

合理的配领方法 起到来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配领方法不当,就会造成爬领或翻领不贴身的现象,严重影响上装的成品质量和着装效果。因此,运用合理的配领方法,制作出一个好的衣领,对整件上装起到来龙点睛的作用。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翻驳领配领方不,供服装制作爱好者参考。

本配领方法的特点要把翻驳领的立体构成原理运用到平面结构中,具体步聚如:

领子制版|实用服装“翻驳领”配领方法

1

根据款式图在前衣片上做领子造型设计

设:翻领宽b=4厘米,领座高a=3厘米。

由颈肩点(SNP)向右延长肩缝线至A点,取值0.8a=2.4 厘米,连接A 点至驳止点(第一粒扣位)并向上延长为驳口线。

由A点沿肩缝线左量0.2a+b=4.6厘米定点。由该点开始进行领子造型。

以驳口线为对称轴作出领型的对称图形,并画好前领口线。

领子制版|实用服装“翻驳领”配领方法

2

作后领外止口线造型。

由颈椎点(BNP)下量b-a=1厘米定点,再由颈肩点(SNP)沿肩缝线右量前肩缝处的“▲”长度定点。

  ② 用多功能服装专用尺的曲线部分将定好的两点连结,画出后领外止口线的造型,并是出其长度“¢”。同时量出后领口弧长“O”。

领子制版|实用服装“翻驳领”配领方法

3

前衣片上画出领子结构图。

由A点沿肩缝线右量0.9=2.7厘米定点为c点,并连接c.b两点。

  ② 以c点为圆心,以cb为半径向上画弧,再由B点上量¢-O+(0.3-0.8)厘米(薄料0.3厘米,一般原料0.5厘米,厚料0.8厘米),与圆弧线相交于B1点,连接C B1两点。

C点向上作C B1线的垂线,取值后 领弧长“O”定点为C1点;再以C1点向右作C C1线的垂线,取值a+b=7厘米,定点为C2点向下作C1 C2线的垂线。

用多功能用装专用尺的曲线部分将领底弧线和领外止口线画右既完成。扣翻领也可用此法配领。

领子制版|实用服装“翻驳领”配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