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作霖的八个儿子,他们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

用户58366978727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最有钱的军阀、也是那个时代实力最为雄厚的军阀,他从一介小土匪晋升为东北王的过程是非常传奇的。

张作霖的夫人、姨太太们一共给他生下了八个儿子,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张作霖的这八个儿子。


张学良与他小六子的外号来由

说到张作霖的儿子,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这个人就是张作霖的长子“小六子”张学良,张学良是张作霖的正室夫人所生,是张作霖最为宠爱的儿子。

虽然其他的七个儿子也都是张作霖的亲生儿子,但是在宠爱和期望上,张作霖的其他儿子们却没人能享受到张学良般的待遇,从张学良出生开始,张作霖就打心底里决定要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张学良,这是无论其他儿子有多么优秀,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或许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注意到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却被张作霖称为小六子呢?

其实张学良这个外号跟张作霖的迷信有关,在张学良之前,张作霖曾经有一个儿子,不过在还没多大的时候就夭折了,因为张作霖怕张学良重蹈他先前那位儿子的覆辙,所以他就带着张学良到山里求教了一位老和尚。

老和尚在看过张学良后,他给张作霖提出了一个为张学良保命、避免邪祟的方法。

他给张作霖的方法是出了寺庙之后,将听到的第一个名字当作张学良的小名,无论碰到的第一个人讲了什么样的话,即便那个人叫的是石头、狗蛋、锤子这样的名字,张作霖都要用这个名字给张学良取小名。
张作霖在带张学良出了寺庙后,他碰到了一个农村妇女在叫他的儿子回家吃饭,而这位农村妇女儿子的小名就叫做小六子,她当时喊的是:六子小六子回家吃饭!

于是张学良就有了小六子这个小名,不过小六子这个外号是只有张作霖和他的姨太太能叫的,至于其他人根本没人敢叫张学良这个外号,即便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们,也得客气地叫张学良一身汉卿,这是对大帅之子最基本的礼貌。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成为了东北王,1930年中原大战张学良站对阵营后,他成为了北中国之王,和蒋介石共分起了天下。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丢掉了他的大本营东北,势力和声望开始180度地下降,他渐渐走向了衰弱,然后在1936年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走向了人生的终结,他开始失去了他的自由。

从西安事变开始,一直到1900年,他才重新收获到了自由,并最终离开台湾前往美国,以一百零一的高龄永远仙居在了美国。

而除了张学良之外,张作霖的其他七个儿子分别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七人。

张学铭

张学铭是张学良的亲生母亲生下的孩子,在家中排行老二,虽然张学铭只比张学良差了一个次序,但是他与张学良的待遇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很多时候,张作霖的眼中都是只有张学良一个人的,因此张学铭从出生开始就失去了和张学良竞争的东北王的机会。

在张学良成为北中国之王后,张学铭被张学良安排为了天津市的市长,很是受到了张学良的照顾,不过在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张学铭就丢掉了自己的饭碗,开始远离起了权力。

在张学良被蒋介石押赴往台湾后,张学铭留在了故土,后来曾一度担任了许多重要职位,然后在1983年的时候,他于北京离开了人世。

张学曾

因为具有读书的天分,所以在丰厚家底的支撑下,张学曾先后去往了日本、英国留学读书,最终在外国教育的熏陶下,他成为了精英的一份子,在联合国担任起了重要工作,后半生定居在美国。

张学思

张学思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他在1933年加入了我党的阵营中,早早与我党取得了关键的联系,并一直在张学良的部队中担任着工作。

后来张学思就任了大连海校副校长的职位,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然后在1970年,因为受到特殊时代的冲击,张学思患上了恶劣的疾病,最终被疾病折磨致死。


张学森

张学森一直在美国发展,并最终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美国期间受到了他不少的照顾,最终他在1995年去世,仅活了75岁。

张学浚

张学浚曾经在军统工作过,军统是蒋介石打探情报、处理汉奸的重要工具,因为需要打探情报的原因,在天津被占领后,张学浚和其他众多的军统人员就埋藏潜伏在了天津,做起了各种情报工作。



张学浚曾经在澳门当过老师,不过后来他又去了台湾,在1984年去世,活了63岁。

张学英

张学英的一生没什么特长,在蒋介石败退台湾的过程中,他也随同蒋介石一同去了台湾,然后因为在台湾呆不下去,他就前往了香港,生活得非常困苦。

张学铨

张学铨青年时期一直待在天津打拼,后来在抗日战争爆发激烈的时候,他隐姓埋名回到了当时正是日本满洲国统治下的东北,在1960年的时候,他当过图书管理员,后来也担任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最后他在1996年去世了。

所以说这就是张作霖的八个儿子,张作霖的八个儿子都是没有太过于强悍的手段以及能力的,这八个人中只有一个张学良能称得上传奇的人生,但这并不是说明张学良的能力有多强,这是因为张学良独得张作霖的宠爱,最终继承了张作霖东北王的遗产,因此他的人生才能被赋予传奇。


孤客生


东北王张作霖的八个儿子,张学良和张学铭是原配赵氏所生;张学曾、张学思是卢夫人所生;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是寿夫人所生。

简述张大帅八个儿子的人生命运前,有必要先说一下张氏父子两代人留给历史的一处很诡异的地方: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的时候,五十四岁;张学良西安事变后被关押幽禁的时间,恰恰也是五十四年;张学良口中“张家最有毅力的四弟张学思”,七零年遭遇不测时,又是五十四岁——

五十四,是张家人最大的忌讳。

接下来说说张大帅的这八个儿子。

张学良就不说了,东北易帜,九一八,西安事变,然后就是他自己说过的,生命到此其实已经结束了。

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他算是最有名的历史注解。

张学良同父同母的弟弟张学铭。在大家庭中,老二一般比较尴尬,张学铭更是如此,因为张作霖很不喜欢这个儿子,在张大帅眼里,这个儿子是来讨债的。

张大帅为何不喜欢张学铭呢?老辈人讲究,有些地方也迷信。说是张学铭出生的时候,有人隐隐约约看见有个小喇嘛进了张家门。张作霖很忌讳这个,因为当年在辽西剿匪的时候,他曾处死过一个小喇嘛。

典型的旧时封建大家长心理。

因为这些,张学铭在张大帅那里始终得不到重视,在大哥张学良手底下,他曾干过天津市市长,媳妇也挺有名,北洋元老朱启铃的女儿,也就是张学良绯闻女友朱五小姐的妹妹。

西安事变后,受张学良牵连,张学铭被撸掉了公职。四九年后,他选择留在了大陆。

六七十年代虽然命运也挺坎坷,但总算活了下来,算是苟活善终吧。

张学曾,算是张家大难不死有后福的人。皇姑屯爆炸发生的时候,张学曾就在那趟死亡列车上,幸运的是,爆炸发生时他刚好去了其他车厢,因此仅仅受了点轻伤。据说,是他和温守善最后把张大帅抱上了汽车,算是大帅临死前真正在身边的儿子。

成年后,张学曾去了国外,后来在联合国任职,比起学良、学铭、学思,他是幸运的,没遭遇啥苦难。

张学思,张家最具悲剧色彩的儿子。

小时候和曹锟女儿定过娃娃亲,长大后却走向了另一条路。

张学思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海军院校。

无奈,他的人生始终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不抵抗将军之弟,反动大军阀之子等等。

一九七零年身遭不测,死前他留下了四个字——恶魔缠身。

张学森,维系张家温情的儿子。成年后,他去了美国,张学良和赵四重获自由到美国后,张学森对自家的这对哥嫂始终关怀备至。

张学俊、张学英,这哥俩像张家凑数的儿子,碌碌无为,解放后他们均去了台湾,客死异乡。

最后是东北人叫的老儿子张学铨,他很像另一个张家的符号,再显赫的家族,风云际会后终究要沉落民间。

张大帅很喜欢这个老儿子,还给他起了个太平郎的小名。

这名怎么来的呢?张学铨刚出生,张作霖就接到了前线电话,郭松龄被俘,张大帅一高兴,就喊出了太平郎这个名字。

在大帅的八个儿子中,只有张学铨四三年回到了东北,七十年代被安排到天津第五十五中学工作,一九九六年去世。

父子两代九个人,一个创造传奇,一个毁掉传奇,剩下的只有飘零、无奈以及悲哀!


黑句本


“东北王”张作霖有妻妾六人,生育了儿女十四人,其中有八个儿子。张学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

张学良,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软禁,1990年才恢复自由身,1995年离开台湾去了美国,2001年辞世,享年101岁。

张学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留在天津,是一个美食家,1983年在北京病逝。

张学曾,西安事变后赴日本、英国留学,后在联合国工作,定居美国,死于海外。

张学思,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海军参谋长,跟林彪结怨,遭逮捕关押,最后病死,享年54岁。

张学森,闻名中外的飞虎队一员,后在航空公司工作,1995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

张学俊,举家迁往台湾,1984年病逝,享年63岁。

张学英,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后又辗转香港,穷困潦倒一生。

张学铨,在青年时期就加入了共产党,解放战争受伤而退伍,后居天津,1996年在天津病逝。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喊出一句著名的口号“人生而平等”,但是平等这句话是表明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其实人活在世界上所获得资源是不平等的。

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环境不同,会塑造出不同的人,但是人生,就是那样神奇而有趣。

人类世界还有一个著名的规律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中国著名哲学家也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本质上就是讲阶层固化,一个人的人生到底跟家庭有多大的关系。

英国有一部记录片叫“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花了50年的时间来记录十四个孩子的人生,这些孩子分为三个阶层,底层人民,中产阶级,跟精英阶级。

1964年,14个同样天真可爱充满梦想的孩子,50年后拥有了不同的人生,

底层劳动人民的儿子还是底层劳动人民,中产阶级还是中产阶级,精英阶级还是精英阶级。

其中只有两个人的命运发生了变化,一个底层劳动人民的孩子上升到了中产阶级,一个中产阶级的孩子掉到了底层阶级,其余的孩子照样还是龙生龙,风生风!

这到底是为什么?虽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还是中外有别。

人类社会是金字塔形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但是在资源拥有上是不平等的。

当下社会阶层固化的言论,甚嚣尘上,到底一个人生是被什么决定的。

有句古话,要了解现在,预测未来去历史中寻找。

我们来解剖一个经典案例,就是张作霖的家族史,也就是张作霖跟其八个儿子的命运,看看能不能有所启迪。

下文简单梳理下张作霖的家族史,看看家族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到底有什么作用。

张作霖祖籍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镇冯庄,因极其贫困张作霖曾祖张永贵闯关东,到张作霖祖父张发时,张家从底层阶级上升到了中产阶级,张家是富有的。

张发有四个儿子,张作霖的父亲是张发的第三字叫张有财。张发死后,四兄弟分家,张有财来到海城,因赌博吸鸦片,家产败光。那年张作霖13岁。

曾祖张永贵底层经奋斗,祖父张发上升到中产阶级,父亲张有财因赌博吸鸦片,张作霖从新回到赤贫,连读书的钱都没有。

13岁-19岁时的张作霖命运多舛。曾被人冤枉遭受痛打,差点送命。经好心人帮助,得以不死。一度降到了人生的最低点,走投无路,求死不能,求生无门。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东北打乱,张作霖开始了逆袭之路,先从军后做马贼,再被收编。

张作霖在乱世中如鱼得水,割据东北,最后巅峰时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

最后张作霖在54岁时,被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

从张作霖的逆袭之路看,张作霖完全是靠自己打出一片天地,逆袭成一代枭雄。

有可能历史上总有一些人能够打破阶层固化,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但是跟随张作霖的一帮兄弟应该也是逆袭成功的,张作霖卑微时是不会有强力

朋友跟高一个阶层的人跟随的。

那么人生七年就有可能并不完全正确。

张作霖成功后建立了一个大的家族,张作霖生了八个儿子,张学良和张学铭是原配赵氏所生;张学曾、张学思是卢夫人所生;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是寿夫人所生。

张作霖逆袭成了精英阶级的顶端,其八个儿子的命运又如何呢?

张作霖成了东北王。

这八个儿子应该有最好的生存环境,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圈子,但是命运又如何呢?

张学良1901年-2001年,活了一百岁是善终,但是张学良将张作霖的事业完全败光,自己也被囚禁了54年,可以说最失败的精英二代。

次子张学铭,11919年留学日本步兵专门学校,后任驻日使馆见习武官,1929年回国后当过天津市长。1943年在汪伪政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未被追究责任,还担任了东北行辕参议室总参议。张学铭还是个美食家,对各大菜系都有研究,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

三子张学曾,曾留学英国、日本,二战后定居美国。因为长兄的关系,在联合国任职,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终生飘零海外,既不愿意回大陆,也不愿意去台湾。

四子张学思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海军参谋长,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革"中,林彪一伙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张学思逮捕关押,被迫害致死。

五子张学森,远赴美国,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后张学良和赵一荻赴美,均由张学森照顾。

六子及七子张学俊、张学英皆移居台湾,客死异乡。

八子张学铨四三年回到了东北,七十年代被安排到天津第五十五中学工作,一九九六年去世。

这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曾祖张先贵从河北省闯关东,打下一分基业,祖父张发逆袭成中产阶级开枝散叶,到张作霖逆袭成一代枭雄,到张学良败尽张作霖的事业,兄弟八人天各一方。

从张作霖到张学良八兄弟,张学良八兄弟的后人又在哪里呢?

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张家的家族史来看,阶层固化对于勇敢而坚韧的人来说就是一句废话!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黑瞳视野


大概是少帅的光芒太绕眼,人们只知道张作霖有一个儿子叫张学良,却不清楚张作霖一共6个老婆,8个儿子。

今天,纵横就来介绍介绍张作霖除张学良的其他几个儿子。

老二张学铭

张学铭是爱国民主人士,也算年轻有为,20岁的时候就到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在张学良的手下也算闯出点名堂,曾担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及天津市师长,在此期间先后两次彻底粉碎日本操纵的混乱,无奈当时日本势力很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张学铭只能出国。

西安事变后更是受到张学良的影响,在七七事变后侨居欧美、香港等地,1943年被迫为汪伪政府工作,49年时选择留在大陆,先后任天津建造局副局长,天津副主任委员。

建国后遭到冲击与迫害,1983年在北京病逝。

老三张学曾

张学曾应该是结局最好的人了,就像幸运女神眷顾他一样,在皇姑屯被炸时,张学曾和张作霖同坐火车,但是爆炸的时候,张学曾正好不在那节车厢,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人。

也是张学曾抱着炸伤的张作霖回到大帅府。

在西安事变后,到国外去留学,后来就在美国定居了,成为美籍华人,虽然张学曾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是他知道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不会有用武之地,因此一直在美国居住。

老四张学思

张学思应该是老张家的另类了吧!出身军阀,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时被国民党逮捕,全面抗战爆发后,一直从事抗日战争工作,抗战胜利后曾人辽宁省政府主席。

1950年大连海校开学,张学思担任副校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受到冲击,1970在写出 “恶魔缠身”四个字后不久就离开人世,享年54岁。

周恩来曾说:“张学思是个精通海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的参谋长,现在死了,海军少了一位难得的将才,真可惜呀!”

老五张学森

张学森先随母亲去了台湾,后来去了美国,在航空公司工作,应该说在美国发展的还不错,后来张学良和赵四去美国的时候,得到张学森的悉心照料,让张学良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随着国际局势的趋暖,中美建交,张学森回国之心很重,1990年得到了邓小平的亲自接见。

199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

老六张学浚

1922年出生的张学浚,以及后来的儿子在张作霖出事的时候很小,对张作霖基本没有什么印象,在北京辅仁大学肄业。

抗战时加入军统,在天津站做一点翻译工作,主要是负责和美国方面联系。

1948年迁到台湾,因为多次打听张学良的幽禁抵制后来被调离台北,后来到澳门工作,晚年和张学良一样皈依基督教,活的还算中规中矩,1984年去世,享年63岁。

老七张学英

是张作霖八个儿子里面最没有建树的一个,关于他的资料很好,反正是穷困潦倒,浑浑噩噩的过完了一生。

老八张学铨

作为张学良最小的儿子,张作霖去世的时候也就三岁左右,据说生张学铨的时候,刚好张作霖打败郭松龄,因此,小名叫“太平郎”,但是张作霖没过几年就被日本人炸死了。

早年曾参加共产党,解放战争中负伤退伍,天津解放后,周总理安排其到55中学工作1996年去世。

可谓虎父无犬子啊!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大部分也都是虎子!


史论纵横


张作霖一生英雄,攒下偌大的家业,却被张学良败光,张学良自己没落着好下场,被囚禁半生,最终客死异国他乡,晚年甚至都不敢回东北老家,2001年10月14日在夏威夷去世,享年正好100岁。

张作霖一生有6位夫人,给他生下了8个儿子,老大是张学良,其它分别是次子张学铭、三子张学曾、四子张学思、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俊、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除了张学良外,其它儿子又有什么人生结局呢?

次子张学铭,1908年生,1919年留学日本步兵专门学校,后任驻日使馆见习武官,1929年回国后当过天津市长。七七事变后张学铭旅居欧美、香港等地,1943年在汪伪政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未被追究责任,还担任了东北行辕参议室总参议。张学铭还是个美食家,对各大菜系都有研究,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

三子张学曾,1911年生,1928年皇姑屯事件时,张学曾也在被炸火车上,因不和张作霖在一个车厢而逃过一劫。成年后谈了个外国女朋友,被母亲大骂后分手,后来他留学日本、英国,最后定居美国,在联合国工作。

四子张学思,毕业于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加入共产党,曾参与创建南满根据地和四保临江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张氏八兄弟里唯一的开国将军,1970年去世。

五子张学森,九一八事变后离开沈阳寓居天津,后又留学美国学习航空,学成后在台湾工作。张学森和张学良关系最好,曾派女儿张闾蘅长期照顾张学良。张学森后来远赴美国,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后张学良和赵一荻赴美,都是张学森照顾,1995年在北京去世。

张作霖的六个女儿

六子张学俊,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曾在军统工作,后病逝于台湾。

七子张学英,晚年贫病交加中去世于香港。

八子张学栓,张学铨很不幸,三岁时父亲被炸死,长大后张学良已经被囚禁,自己没有享受到张家的一点余阴。早年加入共产党,解放战争中负伤退伍,晚年生活贫苦,后任职于图书馆,小学。1996年病逝于天津。


渔樵侃史


1928年6月4日,54岁的“东北王”张作霖乘坐专列火车路过皇姑屯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炸毁,而张作霖被炸伤送回沈阳最终不治身亡,一代军阀的命运戛然而止,整个东北的历史,乃至中国的历史也因此发生了改变,试想张作霖如果正常再活20年,那东北的历史会是什么样?

(李雪健在《少帅》中饰演的“张作霖”栩栩余生)

“东北王”死后8年,1936年的12月12日,他的大儿子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了国民党一把手蒋介石,以求获得联合抗日的目的,最终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被释放。等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了”五十多年,在1991年去了美国,2001年以101岁高龄去世在夏威夷。试想,如果张学良不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历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张学良和蒋介石)

这也是东北王父子中,对中国历史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位。除此,张作霖还有另外七个儿子:次子张学铭、三子张学曾、四子张学思、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俊、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次子做过天津市长,1983年去世。三子最终客死美国。四子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将军,最终在文革中去世。五子在美国航空公司任职死在美国。六子曾在军统工作,死在台湾。而七子命运最为悲惨,晚年贫困交加在香港去世。而最小的儿子也是在新中国,晚年贫困死在天津。

八个儿子基本也算都有完整的一生。回到历史中,“东北王”死后9 年,1937年的7月7日,也就是81年前的今天,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而东北也很长时间被日本人统治。

你如何看待“东北王”的一生?如果他没有被日本人炸死,东北的历史会发生哪些变化?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东北王”张作霖)


老李有刀


看到有自媒体写张作霖子女的文章,题目叫《张作霖八个儿子,结局相差巨大:老大混得最差,老四最风光》,老大是小六子张学良活了101岁,老四张学思,比他了他老爸张作霖的多活了一岁,死于狱中,这叫风光?


没看出来。

张作霖一生娶了6个夫人生了14个孩子,其中8个儿子、6个女儿,相信如果不是皇姑屯一生炮响,老帅还是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下去。


毕竟他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53岁也不算太大,加上东北老山参的滋补,再多生几个不成问题。


皇姑屯一声炮响,彻底改变了张家人的人生。老张家的8个儿子,后来各有精彩人生。

老大张学良自不必说,因为是嫡长子,继承了老帅的衣钵,干出了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自从用扔硬币的方式枪毙了杨宇霆常荫槐后,张学良算是真正掌握了东北军。


后来他东北易帜支持蒋介石,不过中东路和苏联扳手腕时又被蒋介石摆了一道,直接看出他政治上的不成熟,后来918日本入侵,张学良没有抵抗拥兵入关,丢失了他老爹经营了数十年的大本营,西安事变时他囚禁蒋逼其抗日成就了千古功臣的声名。


西安事变后他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押,一直被扣押,从溪口到台湾,从青春到白发,好在有赵四小姐这个红颜知己不离不弃,他终于熬死了两蒋父子,他才从台湾去了美国,张学良一生风流,脱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甩开赵四小姐去纽约见自己一生最爱的女人蒋士云。


快活的在蒋的豪宅生活了三个月。


唐德刚曾经评价张学良:把个花花公子和政治家、军事家分开来做,则民国史上实是车载斗量,没啥稀奇;可是把这三种不同的行业,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体,如鱼得水,则学良之外,也就真的别无分店了。

老二张学铭,和张学良是一母同胞,都是张作霖的原配赵春桂所生,张学铭是个美食家,在张氏父子权势熏陶时曾经做过天津市市长,后来在汪精卫的政府任过职,抗战后未被追究,在国民政府任东北长官部参议室中将主任,总参议。1949年留在大陆,1983年去世。


老三张学曾、老四张学思是四房许夫人所生,两人的人生轨迹却完全不同。


张学曾,皇姑屯事件时,和张作霖在一列火车上,但是因为在别的车厢而躲过一劫,成年后张学曾在联合国任职。


老四张学思,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少将军衔,任海军参谋长,后来被101陷害,1970年去世,去世时54岁,比他爹多活一岁。


老五张学森、老六张学浚、老七张学英和老八张学铨,都是张作霖的五夫人寿夫人所生,可见老张对寿夫人真的是钟爱有加。


老五张学森在美国航空公司任职,张学良夫妇到了美国后的生活一直是张学森和他女儿张闾蘅在照顾。张学森1991年918时曾回沈阳老家,1995年在应邀去北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五十周年"时张学森发病去世,享年75岁。


老六张学浚、老七张学英和老八张学铨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泯然众人矣。


他们和很多人一样结婚生子,一样的过着或拮据或者略有盈余的日子,大帅后人这个身份如他们生命中的烟花,是最绚烂的绽放,也如此而已,只此而已。


===========

文/ 薛白袍

薛白袍


说起“东北王”张作霖,人们最熟知的应该是1928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一代枭雄”因拒绝和日本人合作,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28年6月4日竟残遭毒手,时年54岁,“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的一生竟然这样落幕,甚是悲惨!



张大帅娶过六房妻妾,分别是


原配赵春桂,育有长女张首芳,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继配卢寿萱,生育两女儿张怀英、张怀卿;三房陶夫人无子女,后出家了;


四房许夫人生二子二女,张怀瞳、张学曾、张学思、张怀曦;五房张寿懿生育四个儿子,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六房马月清生育一女张怀敏。


张大帅有八个儿子,他们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呢?现在,有书君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长子张学良


张学良(1901一2001)字汉卿,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皇姑屯”事件后,继任东北军总司令,时称少帅。拒绝和日本人合作,坚持实行“东北易帜”,宣布服从国民政府,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上将军衔。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扣押蒋介石,共同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父子长期幽禁长达54年,1990年才恢复自由之身,1995年离开台湾,和赵一荻侨居美国,过着闲居野鹤般的日子,种花,养鸡,直至2001年辞世,享年101岁,可谓高寿。


张学良将军一生心存民族大义,是一位爱国将领,东北易帜、西安事变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的大业。他付出了50多年的青春代价,换得国共一致对外,抗击日本侵略者,不愧是一个民族英雄。周恩来评价张学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次子张学铭


张学铭(1908-1983),字西卿,爱国民主人士。早年进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20岁时入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练就一身好本领。


22岁随长兄张学良入关支持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并担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可谓年轻有为之士。次年又任天津市市长,并且先后两次彻底粉碎日本操纵的天津便衣队的骚乱,引起日本军方抗议,不得己出国。


抗战初期旅居国外,后至香港,抗日战争胜利后,出任国民党政府东北长官部参议室中将主任,总参议,只挂个虚名而已。


1949年中国解放前夕,身为国民党一员的他,拒绝前往台湾,留在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再关照他,先后任天津市政工程局副局长、民革天津市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运动期间,受到林彪等人的冲击与迫害入狱,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特邀张学铭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83年在北京病逝,善终。



张学铭年轻时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当国民党政府参议时,无议可参,不愿意为国民党出谋划策。新中国成立后,当上政协委员,还时常为天津的园林事业提出合理化建议,是个热爱祖国的民主人士。


三子张学曾


张学曾(1911一)字远卿,美籍华人。当年“皇姑屯”事件,张学曾和父亲张作霖同坐一辆火车,只是去了另一节车厢,当时只受了一些皮外伤,逃过一劫,是他抱着炸伤的父亲回到官邸的。


西安事变后,先后到日本、英国留学,后来就干脆在美国定居了,曾在联合国总部秘书处任职。他既不想回大陆,也不想去台湾,一直在国外居住,现在和子女在美国生活。他满腹才情,却难以施展抱负,实在可惜!


四子张学思


张学思(1916—1970)中国共产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海军参谋长,大连海校校长。


他出身军阀家庭,却走了一条与家族完全不同的爱国主义道路,早年学校时就在王金竟和王西征影响下接受爱国思想的启蒙,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英勇顽强地和日本侵略者周旋斗争。


1933年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派遣打入东北军67军特务大队做危险的兵运工作。1936年西安事变时曾被国民党逮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他释放后为其兄奔张学良奔走呼告,但其兄仍被幽禁。


1938年至1945年从延安至晋察冀从事抗日战争工作,先后担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和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参加国内革命斗争,曾任辽宁省政府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49年,张学思受命创建海军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50年2月,大连海校开学,张学思任副校长兼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然而庐山会议后,林彪对海军成见很深,觉得海军“不听话”、“不买账”、“碍手碍脚”,于是决定向海军开刀,罗瑞卿等受到迫害,张学思直言不讳,也受到冲击。1967年,李作鹏等罢免了张学思的海军司令部党委书记的职务。



后来又没有任何理由地被关押在营房里,房内阴暗,潮湿,闷热,空气不流通。张学思来写三封质问信给李作鹏等人,没有回应。其妻谢雪萍及子女也写信毛主席申诉,但都被李作鹏等扣押了,一切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1970年2月,张学思因病进了医院。医院的诊断为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和肺原性心脏病。


1970年5月21日,张学思病危,好友郑新潮看望他时,使出全身余力愤然写下“恶魔缠身”四个字。


1970年5月29日,张学思因肺部空洞破裂,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时年54岁。


张学思辞世,周恩来曾说:“张学思是个精通海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的参谋长,现在死了,海军少了一位难得的将才,真可惜呀!”


一位为革命呕心沥血的英勇战士,一位为我海军发展事业倾心付出的将才被冤屈迫害离世,令人痛心不已。


五子张学森


张学森(1920—1995)先随母亲张寿懿去了台湾,后来来到美国,在航空公司工作,后来张学良和赵一荻赴美定居,得到张学森悉心照料,1990年邓小平亲自接见张学森,相聊甚欢,1995年张学森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善终。


一直旅居国外的张学森归国后去世,总算叶落归根,魂归故里,也算一幸。


六子张学浚


张学浚(1922一1984)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但因种种原因,没能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天津站军统内做一些翻译工作,负责和美国军事部门联系。


1948年,张学浚受命迁台湾。因多次打听长兄张学良幽禁地址受到军统严密控制,不久,张学浚被调离台北。


后来在澳门工作,当过中文老师,也担任过篮球教练。1967年迁往台湾,后来皈依基督教,过上与世无争的悠然自得生活,1984年辞世,享年63岁。善终。


这位在军统工作过的老师、教练,在军统部门工作却没有血腥记录,实在难能可贵。


七子张学英


张学英是张大帅儿子中最没建树的一个,没有正当的工作。1948年随军队去台湾,又辗转至香港,穷困潦倒一生。


八子张学铨


张学铨是张大帅的幺儿子,小名太平郎,一直生活在天津。1943年偷偷回到了东北老家看过大帅府,1960年由周恩来给安排了工作,当过图书管理员,曾任区政协委员。1996年辞世。善终。


“东北王”张作霖八个儿子,人生际遇因时代、环境、经历、性格不同而各有千秋。虎父无犬子,八个儿子个个都是好样的,个个痛恨日本侵略者,心系家国,都挺直了脊梁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东北王张作霖一生娶了六个老婆,(有没有黑豹子的感觉,不知道他的老婆们长得像不像)孩子也很多,有八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张作霖死后,他们这个庞大的家族后代怎么样了呢?

首先张学良。在他十几个兄妹里,数他最有名,继承了张作霖的位置,因为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迅速沦陷,后来因为发动了西安事变,被软禁起来,带到台湾几十年,他是兄弟中出生的最早,但却是在世最久的一个,活了一百多岁,人生也算跌宕起伏了!



老二张学铭是张学良的同母同父的同胞兄弟,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是驻日见习教官,虽说是嫡出,但是却不是很受张作霖的喜爱,后来在张学良的关系下,他做了天津市的警察局长,后去了去欧美和香港旅居,香港沦陷后又回到了内地,被迫接受了汪精卫的邀约,成了伪政府的官员,但是后来并未被追究,建国后成为了天津市市政工程局的副局长,政协委员,到83年去世,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老三张学曾也是寿终正寝,他年轻时曾出国留学,最后在联合国工作,其子女也都在美国,张学曾死后骨灰回到了老家,落叶归根。



张学思,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反帝同盟,同年加入共产党,后来被张学良送到南京军校学习,西安事变后,被国民党逮捕不久被释放允许继续学习,后来在东北军任职并受中共派遣,为营救自己哥哥而四处活动。他是开国少将,海军参谋长,获得了二级独立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曾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和辽宁省军区司令员,但是在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期,因为家庭背景原因,死在了狱中。



张学森,曾经是飞虎队员,后入台湾航空公司夏威夷分公司,后来张学良能在夏威夷安度晚年,也是因为这个弟弟从中周旋,晚年时也回过东北,带着两个女儿和妻子回到帅府,谈自己的童年趣事(他小时候看到每次父亲和客人们从仪门经过,士兵都会敬礼,他觉得好玩就在那里跑来跑去,结果不小心碰掉了士兵的枪。刺刀碰破了自己一点皮,被张作霖知道后当着士兵的面教训了他一顿),还被邓小平接见,1995年病逝,最后寿终正寝。

张学浚,参加过抗日战争,做过翻译官,但是退居台湾后,得知了张学思惨死狱中,所以脱离了自己所有的政治关系,算是安度晚年。



张学英,随军退守台湾,曾经在50年代偷偷回到老家,但是被发现后被限制出境,只不过其最终下落不明,逝世时间不明,在其亲人的著作中也未有提及,只听说是贫困交加,死于心脏病。

老八张学铨,在天津解放后回到天津,做了一个图书馆和小学老师的工作,成为政协委员,比较平淡安逸,1996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