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結局如何?

麥園居士


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也是唯一的一個皇后,從他倆共生育了三子四女即可看出,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是一對恩愛夫妻。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長孫皇后也是有名的賢后,她性格溫和,知書達理,經常勸解李世民要聽得進諫言。貞觀之治10年後,36歲的長孫皇后病逝,但是,長孫皇后的那一份兒功勞不可抹去。


下面,有書君就來介紹一下,他們的三子四女各自的情況如何?


三個兒子:


一、嫡長子——太子李承乾


生於619年的李承乾,腿有殘疾,在626年李世民登基後被立為太子。13年後,即639年,李承乾感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出現危機,因為弟弟魏王李泰才華出眾,倍受父皇的寵愛。


如此煎熬了4年,到了643年,李承乾再也不想忍了,便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密謀逼宮,結果謀反事洩,被廢掉了太子之位,流放到了黔州。


1年的時光,鬱鬱不樂的李承乾由此病逝,唐太宗命以國公之禮安葬。才25歲啊,正是青春好年華。


二、嫡次子——魏王李泰(四皇子)



620年出生的李泰,只比哥哥小1歲,成年後他的文才聞名於世,主持編撰了《括地誌》等重要著作,因而深得唐太宗的寵愛,史稱為“寵冠諸王”。就是由於李世民的過分寵愛,才讓他產生了與李承乾爭奪太子位的念頭。


李承乾被廢后,李泰對太子之位表現得過於性急,弄巧成拙,反而輸給了不爭不搶的晉王李治,真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呀。


李泰被唐太宗流放於均州,但李治對這個哥哥優待異常。652年,同樣鬱鬱不樂的李泰去世。時年32歲。


兄弟倆為了太子位,一個做了不該做的事,一個說了不該說的話,結局卻是一樣的,一樣的流放,一樣的鬱悶而死。


三、嫡三子——晉王李治(皇九子)


628年,李治出生了,後被封為晉王。哥哥李承乾因試圖謀反被廢黜了,魏王李泰“殺子傳弟”的圖謀被識破後被降封,晉王李治,在長孫無忌等大臣的支持下,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太子。


649年,51歲的唐太宗病逝,李治即位。誰知到了655年,李治不顧元老大臣的反對,下詔廢了王皇后,新立了武則天為後。4年後,又把在黔州的長孫無忌也逼迫自殺,這給武則天日後當權掃除了障礙。


674年,又命朝廷下詔:尊唐高宗為天皇,皇后武則天為天后,更是給武則天戴了高帽。多年病殃殃的李治,最終於683年去世,由皇太子李顯即位。從此,大權落入武則天手中。


四個女兒:


一、長樂公主(大女兒)


生於621年的長樂公主,633年就下嫁給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那時結婚真早啊。639年,在長孫無忌的請求下,長樂公主進宮勸說唐太宗,最終詔停封建。643年,年僅22歲的她,就因病去世,年紀輕輕的,怎麼就得病死了呢?唐太宗敕命陪葬昭陵。



二、城陽公主(二女兒)


生於630年,是李治的大妹妹。先是下嫁給杜如晦之子杜荷,後來呢,因杜荷牽涉到李承乾謀反一案,駙馬被殺。


再後來,城陽公主又改嫁給薛瓘。夫妻二人生了3個兒子,小兒子薛紹,還娶了李治與武則天的女兒為妻,也就是既是姑姑,又是婆婆嘍。


本來親上加親,卻因城陽公主的巫蠱事件,連累了丈夫,最後她隨被貶的丈夫前往房州生活,於671年因病去世。唐高宗將她陪葬昭陵。


三、晉陽公主(三女兒)


長孫皇后去世後,這位小公主和李治一起,由唐太宗親自撫養。可惜的是,12歲還未成年就夭折了。從被封為晉陽公主,就可見其受重視的程度吧。


四、新城公主(四女兒)


634年出生,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兒。本來3年前就張羅出嫁,卻因唐太宗去世,守孝3年後,才於652年,正式下嫁給長孫無忌的堂侄長孫詮,夫妻感情和睦,琴瑟和諧。659年,長孫詮因牽涉長孫無忌謀反案遭流放,並被地方官所殺。一對恩愛夫妻,就這麼短暫卻永世分離了。


後來,又改嫁給韋正矩,因婚後仍念及前夫,加之身體不好,積鬱成疾,於663年突然病世,不滿30歲。唐高宗以為妹妹的死,與駙馬有關,盛怒之下殺了駙馬韋正矩。多冤啊!一時間,人們害怕與皇家結親,唯恐性命不保吶。


同年3月,唐高宗以皇后之禮下葬了新城公主,這在唐朝,僅此一例吧,可見唐高宗多麼疼愛妹妹。事後,唐高宗瞭解了事情的真相,還是將妹妹與韋正矩葬於一處。


長孫皇后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槓槓滴!



因此,李世民對他們的三子四女,個個寵愛有加。只可惜壽命不長,或者命運不濟。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長孫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妻子,兩人的感情決定了他們子女的命運。

隋朝開皇十七年(598年),李世民出生,他的父親是唐國公李淵。

隋朝大業九年(613年),李世民迎娶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長孫氏為妻。

隋朝大業十三年(617年),時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的唐國公李淵起兵反隋,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長孫氏成為敦煌郡夫人。

同年十一月,李淵大軍攻入長安,李淵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隋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長孫氏成為秦國公夫人。

隋朝義寧二年(618年),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

唐高祖封李世民為秦王、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長孫氏成為秦王妃。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大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他們倆所有的兒子,唐高祖被迫立他為太子,並在不久後退位,李世民即位,冊封長孫氏為皇后,改元貞觀,史稱唐太宗。

唐朝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去世,唐太宗悲傷不已。

長孫皇后生有皇長子李承乾、皇四子李泰、皇九子李治等3個兒子和長樂公主李麗質、城陽公主李氏、晉陽公主李明達、衡山公主李氏等4個女兒,他們的人生軌跡和結局,悅史君一一來分析。

第一,皇長子李承乾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李承乾出生,他是秦王李世民的嫡長子。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李承乾被封為恆山王。

唐朝武德七年(624年),恆山王李承乾被徙封為中山王。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即位後,年僅8歲的中山王李承乾被冊立為皇太子。

唐朝貞觀九年(635年),皇太子李承乾娶秘書丞蘇亶的長女蘇氏為太子妃。

唐朝貞觀十六年(642年)二月,魏王李泰主編的《括地誌》完稿,唐太宗非常高興,大肆賞賜李泰,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皇太子的規格,唐太宗最終下詔取消了李承乾出用庫物的限制。、

李承乾因忌憚深得父皇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密謀逼宮,被唐太宗廢黜,廢為庶人,流放黔州。

唐朝貞觀十八年(644年),李承乾鬱鬱而終,唐太宗為之廢朝,並葬之以國公禮。

第二,皇四子李泰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李泰出生,他是秦王李世民的第四子,又因是秦王妃長孫氏所生的次子,也是李世民的嫡次子。

同年,李泰被祖父唐高祖李淵冊封為宜都王。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李泰被進封為衛王,又被授予上柱國,以繼他的叔父衛懷王李元霸之後。

唐朝貞觀二年(628年),年僅9歲的李泰改封越王,並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督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等十六州軍事揚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臺、括六州,不僅不之官,封地更是多達22州!

唐朝貞觀五年(631年),李泰在任揚州大都督的同時,又兼領了左武候大將軍一職,卻並不之官。

唐朝貞觀六年(632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勝、北撫、北寧、北開五都督,餘官如故,仍舊並不之官。

唐朝貞觀八年(634年),李泰兼領左武候大將軍的同時,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職。

唐朝貞觀十年(636年),李泰徙封魏王,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餘官如故。

唐太宗對李泰的封賞、恩賜往往逾越禮制,就連史官都不得不感慨:“其寵異如此”。

唐朝貞觀十五年(641年),由魏王李泰主編的《括地誌》完稿,唐太宗非常高興,接二連三地大肆賞賜李泰,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皇太子李承乾被廢后,李泰藉機向唐太宗提出,自己百年之後定會殺了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唐太宗當即便許諾要立他為皇太子。

但在長孫無忌等大臣勸諫下,唐太宗最終將李泰降為東萊郡王。

唐朝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將東萊郡王李泰重新進封為濮王。

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於含風殿,皇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對哥哥濮王李泰也是優待異常,“車服羞膳,特加優異”。

唐朝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去世,唐高宗追贈其為太尉、雍州牧,諡曰恭。

第三,皇九子李治

唐朝貞觀二年(628年),李治出生於長安東宮的麗正殿,他是唐太宗的第九子,又因他是長孫皇后的第三子,也是唐太宗的嫡三子。

唐朝貞觀五年(631年),李治被封為晉王。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皇太子李承乾因試圖謀反被廢黜,魏王李泰“殺子傳弟”的圖謀被識破後被降封,晉王李治在長孫無忌等大臣支持下,被下詔立為皇太子。

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皇太子李治即皇帝位,是為唐高宗。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不顧元老大臣的反對,下詔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後。

唐朝顯慶四年(659年),長孫無忌在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被逼自殺。

唐朝上元元年(674年),朝廷下詔尊唐高宗為天皇,皇后武則天為天后。

唐朝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在貞觀殿去世,皇太子李顯即皇帝位,大權落入武則天手中。

第四,長樂公主李麗質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李麗質出生,是秦王李世民的嫡長女。

唐朝貞觀二年(628年),年僅8歲的李麗質詔封長樂公主,食邑三千戶。

唐朝貞觀七年(633年),長樂公主下嫁長孫無忌之子,宗正少卿長孫衝。

唐朝貞觀十三年(639年),在公公長孫無忌的請求下,長樂公主進宮勸說唐太宗,最終詔停封建。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23歲的長樂公主去世,唐太宗敕命陪葬昭陵。

第五,城陽公主李氏

城陽公主是長孫皇后的第二個女兒,也是唐太宗的嫡次女。

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將城陽公主許配給了萊國公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荷也因娶城陽公主為妻,被封為襄陽郡公,授尚乘奉御。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杜荷因參與了皇太子李承乾謀反一案,被下獄處死。

不久,唐太宗將城陽公主再次嫁給了出身河東薛氏的衛尉卿薛懷昱之子薛瓘。

唐朝咸亨二年(671年),城陽公主死於房州,唐高宗將她陪葬昭陵。

第六,晉陽公主李明達

李明達是長孫皇后的第三個女兒,也是唐太宗的嫡三女。

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封李明達為晉陽公主,晉陽乃是李唐龍興之地,可見對愛女的重視。

可惜李明達還未成年就早夭。

第七,衡山公主李氏

唐朝貞觀八年(634年),李氏出生,是長孫皇后最小的女兒,唐太宗的嫡四女。

唐朝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氏被封為衡山公主。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決定將女兒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的兒子魏叔玉,後來唐太宗懷疑魏徵與侯君集結黨,氣怒之下便寫了詔書停了衡山公主與魏叔玉的婚事。

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將衡山公主許配給了長孫操之子長孫詮。

唐朝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將妹妹由衡山長公主改封為新城長公主,並增邑5000戶。

唐朝顯慶四年(659年),長孫家族遭難,長孫詮被牽連流放巂州並被地方官所殺。

不久,唐高宗將新城長公主嫁給了出自京兆韋氏的韋正矩。

唐朝龍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去世,唐高宗盛怒之下,殺了駙馬韋正矩。

同年三月,唐高宗以皇后之禮下葬新城公主。

應該說,唐太宗對長孫皇后的這7個兒女,可謂寵愛至極。


歷史這樣說


長孫皇后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再也沒有冊封其他人為皇后,就可知道長孫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長孫皇后生於601年,十三歲嫁給了李世民。武德元年,李淵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冊封長孫皇后為秦王妃。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六月七日,李世民被封為皇太子,長孫皇后即成為太子妃,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為帝,十三天後,長孫皇后被冊封為皇后。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而長孫皇后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明君配賢后,真是珠聯璧合,天設一對,地造一雙。

長孫皇后生活簡樸,不追求奢華,性格溫和,知書達禮,經常勸解李世民要能聽得見諫言,所以貞觀之治也是有長孫皇后的一份功勞,貞觀十年,公元626年,長孫皇后病逝,終年三十六歲,諡號為文德皇后。

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分別是長子前太子李承乾,次子魏王李泰,三子唐高宗李治,長女為長樂公主李明質,次女為城陽公主,三女為晉陽公主李明達,四女為衡山公主。

長子李承乾,生於公元619年,李世民即位後,李承乾即被立為太子,腿上有疾,漸漸有一些不良的行為,次子魏王李泰也有爭太子的想法,所以兄弟兩人關係一直不好。貞觀十六年,李承乾擔心李世民改立李泰為太子。

所以就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駙馬杜荷,侯君集打算造反,不過事情敗露。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出於愛護之心,將杜荷,侯君集處死,而僅將李承乾發配充軍到黔州。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李承乾病死。

次子李泰,生於公元620年,僅小李承乾一歲,李泰十分聰明,又擅長文學與書法與繪畫,最受李世民寵愛,所以李泰對太子之位就有了想法,貞觀十七年,李泰被改封為順陽王,貞觀二十一,封為濮王。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病死。

三子李治,就是後來的唐高宗,貞觀十七年,李承乾事敗後,李世民並未封魏王李泰為太子,因為他知道李泰繼位之後,肯定不會放過李承乾一脈的,所以為了保全三個兒子,李世民最終選擇立李治為太子,李治死於公元683年。

長女長樂公主李明質,生於公元621年,貞觀七年,公元633年,長樂公主下嫁給長孫無忌的嫡長子長孫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長樂公主病逝。

次女城陽公主,約生於公元630年,先是嫁給了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後來杜荷因為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殺,後來城陽公主嫁給薛瓘。公元671年,城陽公主病逝。

三女晉陽公主,是唐太宗最疼愛的女兒,會寫一手好書法,但是十二歲的時候得病去世。

四女衡山公主,也叫新城公主,生於公元634年,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先是許配給了魏徵的長子魏叔玉,但是後來婚事取消了。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嫁給長孫皇后的堂弟長孫詮。

公元659年,長孫詮被殺。後來,新城公主嫁給韋慶嗣的兒子韋正矩,公元663年,新城公主病逝。


歷史簡單說


長孫皇后享年35歲,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為唐太宗李世民生了7個孩子,其中3個兒子,4個女兒。兒子女兒中不乏厲害之人,但大多數下場悽慘。


嫡長子李承乾,他的人生最有意思也是最大起大落的。生下來取名“承乾”,有承繼大業,總領乾坤的意思,可見李世民對他是寄予了厚望的。8歲時李世民登基,他隨即被封為皇太子,聰慧異常,很得李世民的喜愛。在李世民守孝期間,他代父監國,因為表現很出色,受到大臣的敬佩,在群臣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但是,到後來李泰,也就是長孫皇后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並且同樣聰慧優秀,也很得唐太宗的喜愛,聖眷正隆,隱隱有和東宮比肩的勢頭,使李泰有了奪東宮之位的野心,李承乾感覺到了威脅,後來與侯君集,杜如晦之子杜荷準備自保造反,但還未有起事就被告發,於是李承乾被貶為庶人,兩年後死去。



李泰是唐太宗最喜歡的皇子,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寵冠諸王”,他對文學,書畫等頗有自己的見解。後來因太過受寵,唐太宗被大臣進諫勸阻,又因為與大哥李承乾有爭奪太子位的野心,於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不造成他自己殺兄的悲劇,將他改封為順陽王,後來也在封地上死去。


長孫皇后第三子是李治,那個與武則天有著愛情的唐高宗,算是長孫皇后的兒子裡面結局最美好的了。哥哥李承乾李泰相繼被廢以後,他順利當上了太子,繼承了大統。

女兒之中最有名氣的應該是長樂公主了,身為嫡長女,聰明仁愛,長得很美(長孫皇后也是極美),叫李麗質,人如其名。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愛。後來下嫁給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衝,在二十三歲時,因為遺傳了長孫皇后的氣疾(可能是哮喘之類的肺部疾病,長孫皇后就是死於氣疾),芳華早逝了。



剩下的就是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新城長公主了。所以,長孫皇后是一代賢后,她的子女也各有風華,兒子們都很有智慧,女兒們也繼承了母親的容貌,至於後事,留給了後人評說。



不當包法利夫人


長子李承乾封太子,造反失敗,充軍黔州,鬱郁而死。

次子李泰封魏王后進濮王,未得皇位,鬱郁而死。

三子李治封晉王后進太子,接位稱高宗,在位34年,病死。

長公主李麗質封號長樂,嫁長孫衝,氣疾(哮喘)而死。

次女城陽嫁杜荷後改嫁薛瓘,病死。

晉陽公主“明達”,12歲夭折。

新城公主,嫁長孫詮後改嫁韋正矩,傳被虐待至死。


孤獨雜貨鋪


李世民跟長孫皇后的感情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