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用《西遊記》表達什麼?

在我看來,西遊其實是一部講述修煉的書,對性靈的修煉。未成佛前的悟空暴躁易怒,沒個約束。到了最後成佛之後,到了大唐之時,卻都穩重起來了。

吳承恩用《西遊記》表達什麼?

其實我一直在想這取經的幾人真的存在嗎?是不是玄奘自我的思想呢?書中悟空曾說八戒太笨,玄奘又常常護著他,看起來就像是身體一個意識看著另一個意識。

西遊記中這幾個人物的性格太過鮮明,但在生活中很少見到,至少我還沒見過。不過他們的性格混雜起來倒是處處見得,就是我們自己。

吳承恩用《西遊記》表達什麼?

作者的主人公原本是玄奘,可又變成了悟空。但我一直覺得,寫得就是玄奘。即是說他自己一路上靠著一路上他性靈的不同方面助他度過了種種困境。

書中出現的種種別稱,像是木母,金公,黃婆等。若用五行學說看來可以認為這五人就是分屬五行的一個方面,他們秉行著五種不同的行為方式。像是人的身體裡的五臟,古人也給他們分了五行。這就是古人利用五行對世界運轉做出的一種解釋。在面對不同的困境時的會做出不同選擇。

吳承恩用《西遊記》表達什麼?

悟空深得我們的喜愛,孩子們其實很喜歡的是西遊記路上的悟空,因為孫悟空可以保護他們。小時候的我們富有種種幻想,許多故事中都有反派的存在,在心裡害怕時就要找一個寄託,這個寄託就是孫悟空,所以我們可能更喜歡美猴王。

而現在我們成為了則是更喜歡美猴王,那個自由之極的猴子。因為猴子似乎走上西遊之路後就沒有原來的銳氣。

西遊記就是在講成長。西遊路之前都可以認為是人的孩童時期,踏上西遊路後猴子變得成熟,不再那麼肆意妄為,反而處處受了約束。

吳承恩用《西遊記》表達什麼?

但我覺得這一部分其實就是諸多人的形象,長大後發現原來世界並不能一直如自己所願,這種約束感更像是成長後的煩惱。我們每一個人體內都有一個悟空,一個八戒,一個唐僧,一個沙和尚,一匹白龍馬。悟空即是你我,化在心中。可是觀音,如來又代表什麼?

佛教的思想是要教導有悟性之人,自我覺悟,而非假借於外人。而眾生平凡,又怎能悟得通,不得不借於菩薩諸人。可是悟空,玄奘呢?他們沒有去讀那三藏之經,而是苦難過後成了佛,也不用藉由外物。何等有趣?是誰悟了?

吳承恩用《西遊記》表達什麼?

神話、寓言、童話這些最富有想象力的體裁,是最生動的,又是最富有象徵意義的,它以自然生活為創作源泉,是清澈的,所以我們要以一顆虔誠的心去讀去領悟它,用心讀它即能返璞歸真!

《西遊記》,希望我某年某月再讀你的時候,心變得更加清澈、單純,期待著你伴我返老還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